每当听见卫生间里传来类似声音,脑洞太大的我一不小心就要展开丰富的联想。但回头一想,不对,估计是有人又便秘了… 不过真要较起真儿来,恐怕没多少人能真正知道,究竟什么情况才算便秘?问题大条不大条?哪些方法可以改善? 难道,这样就便秘了?如果我们天天都能顺畅、舒爽的便便,那感觉不用多说,只有一个爽字能表达。但人事实总告诉你,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不小心一傲娇,可能就堵住了,让你既不顺也不爽。 那么问题就来了:难道这就是便秘?我就这样便秘了? 其实,对于便秘,医学上是有明确的判断标准的:
所以,记住这个标准,这样在排便情况有变化的时候,就知道该怎么处理啦。 完蛋了,便秘了,需要去医院治疗吗?看完标准一衡量,很多拖延症晚期的亲们肯定默默在想,问题不大,饮食调节调节就好。然而,便秘…… 便秘也许是身体生病了 对于 40 岁以上突然出现,或者伴有消瘦、便血等报警症状的便秘,需要去医院做检查,排除存在其他疾病的可能。特别是如果经过调整生活方式,以及常规的通便药物治疗,仍然改善不明显的话,也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明确便秘类型后,对症处理。 很多人觉得便秘算不上是“病”,不去医院正规治疗,而是用各种泻药、润滑剂、民间土方“应急”,甚至用手强掏。这虽然能暂时缓解症状,却埋下了健康隐患。 事实上,肠道就像人体的“下水道”,主要负责体内的脏活累活。一旦发生堵塞,大便长期滞留肠道内,就可能引起急性或慢性便秘。此时,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会被再次吸收,出现精神萎靡、皮肤痤疮、腹胀腹痛等不适,毒素刺激肠壁,还可能导致肿瘤发病率的增高。因此,如果感觉到自己排便次数明显减少,两三天或更长时间才有一次,大便明显干结、发硬,排便困难时,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外,便秘所造成的痛苦和危害远不止于排不出大便,时间长了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长时间用力排便很容易引发意外。 老年人如何预防和改善便秘情况?6.长期应用泻药,可导致结肠黑变病,长期便秘者还易发生结肠癌。 为了预防便秘,要戒烟、戒酒,少食辛辣食物。生活要有规律,按时就寝,按时起床。保持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操、跑步等。平时要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排便时间(起床或早餐后),不管有无便意都要按时上厕所。排便时注意力要集中,不看报纸、不听广播,只要坚持,就会形成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平时可做提肛运动,平卧或坐位时进行肛门收缩运动,肛门一收一缩,以锻炼提肛肌的收缩力。 (5)多与老年人交流、沟通,缓解他们的精神紧张与焦虑。 要爽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建议便秘的人:多锻炼、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和谷物。当然,也要规律排便。但是对于一些情况严重的人来说,除了改变生活方式以外,还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是要及时征询医生的意见。 |
|
来自: 老年人CWK > 《健康、医药、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