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哀乐中年》这部完美的国产神作,不敢相信是70年前拍的!(太超前)

 yushi823 2016-09-23

在当下所有华语导演中,李安是对中国家庭文化把握最精准的一位。


在他的《饮食男女》中,家庭和个体的变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都被极其细腻地表现出来。



很多影迷都把他这种「保守的张力」,认为是学习于日本的小津安二郎



直到今天鱼叔看了一部六十多年前的中国电影,才惊喜发现


原来李安的「根」,在这里——

 

《哀乐中年》

 


这是一部1949年上映的片子。

 

香港导演李翰祥(六十年代就凭借《倩女幽魂》《杨贵妃》提名过金棕榈)将这部片子誉为


「当时最有价值的影片之一」

 

香港评论家刘成汉称它是


「内容和技巧都接近完美的中国电影」

 

目前豆瓣上评分高达9.0

 


(要知道能达到这个分数的,基本都是怪物级别的作品了)

 

虽然评分人数只有两千不到

 

但是95%的人,都打了四星及其以上

 



真正的零差评!

 

所有的评论都在惊呼,中国竟然在六十多年前,就有了如此神作!

 


 

毫不夸张地说,这部片子带给鱼叔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二字。

 

你根本无法相信,这居然是一部1949年的电影。

 

因为这部片子,从内容到形式,都实在是太!超!前!了!

 



故事的背景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


小学校长陈绍常,也就是本片的男主角,早年丧妻,独自抚养两子一女长大




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还算过得去。


虽然时常有人来撮合男主角再娶,但是考虑到事业和家庭,他一再推脱。


尤其是在目睹朋友的女儿备受后母虐待后,更是彻底断了念头。




不久挚友亡故,他的女儿刘敏华被后母带走。


一别就是十年。


等两人再相见,陈邵常已经人近中年,子女都有了体面的工作。




刘敏华也已经出落成新时代的独立女性



为了摆脱后母的控制,刘敏华成了陈绍常学校里的一名教员。


然而讽刺的是。


刘敏华虽然童年饱受后母虐待,但是却始终保有独立自强的开放思想




而陈绍常的子女们有着充分自由的成长环境,长大后却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沦为了「保守」的一方




随着陈家子女们社会地位的提高,长子开始嫌弃老父亲小学校长的身份丢了全家的脸。


要求父亲即日辞职,安心在家做「老太爷」


看着自己一手创办的小学日渐壮大,陈绍常内心自然十分不舍。


他不理解,为什么他一定要当这个「老太爷」。




结果长子却说:


一个人的身份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由他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现在你在别人眼里应该是个老太爷,你就该有个老太爷的样子。否则让别人看着就不顺眼。


陈绍常更不理解了,自己不当老太爷,还让别人不顺眼了?


按这道理,我们是活给别人看的了?


怎么个活法,还得看别人顺不顺眼?


没办法。


陈绍常还是顺了子女们的意,开始学习当「老太爷」;


可是玩邮票玩花鸟玩园艺,真的是一点也勾不起他的兴致。




「别人都说我在享福,可这根本就是在活受罪!」


从观念到生活习惯,父亲和儿子两代人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长子在一次关于《年轻人的修养》的广播演讲中,说年轻人最忌讳的就是麻将一类的赌博。自己就分毫不沾这玩意儿。




然而实际上。


他日常生活里最喜欢的就是牌九一类的消遣。




听着儿子虚伪的演讲,陈绍常直截了当地说:


现在的社会大概都和我儿子一样,拿欺骗当职业。


一瞬间,鱼叔以为他说的,就是我们当下这个社会


相比之下,他和女儿刘敏华非常聊得来。




当陈绍常准备向年轻人的观念妥协的时候


「大概这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了吧」




刘敏华反而发出了惊世之语:


你以为他们是年轻人吗?他们不过是未老先衰的一群


她一点也不赞同陈绍常的子女们把老爷子关在家里养老的举动: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只有青年和老年,好像没有中年似的,其实中年最宝贵。


明明刘敏华是后辈,反倒是她鼓励陈邵常回学校工作,做点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事情。


他那一身的丰富的阅历和厚重的内涵,要是憋在家里,可就太浪费了!


很难想象。


一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女性就有着如此超前、开放、独立的思想




反观现在,这种追求独立的新女性反而不多见了


倒是那些一边喊着女权自由解放,一边又嚷着要房要车要人养的女权婊,现在是一抓一大把。(这个话题还是留着给马香玉吐槽好了)


然而这部片子更惊世骇俗的地方是


在长久的相处后,陈绍常和刘敏华竟两情相悦,互生情愫




于是,差了一辈的两人,决定结婚!


要知道,这是1949年的片子!


老夫少妻的故事放到现在都依然稀罕,更何况是六十年前!


这一举动,立刻遭到了儿女们的强烈反对。




也真是奇了怪了。

 

父亲从来都主张自己的孩子自由恋爱,从不干涉他们的婚姻;


现在他想结婚了,孩子们反倒如此激烈地反对


然而世俗的眼光,并不会干扰到陈绍常和刘敏华。




于是两人决定放弃之前的所有工作和生活,另起炉灶,重新开启了自己新的生活。


精彩的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嫌晚。




不管是掷地有声的台词,还是老夫少妻的姻缘,都让这一部片子拥有了超越时代的价值


在此之外,鱼叔还惊异于石挥先生精湛的表演

 



喜欢看老电影的鱼友一定清楚,在那个深受话剧和舞台剧表演技法影响的时代,电影演员们的表演都是略显浮夸和生硬的。

 

这部片子中的很多演员都有这个问题。

 

相比之下,石挥先生面对镜头时的自然和收放自如,就显得异常有魅力。

 



石挥,这个曾被誉为「话剧皇帝」的一代奇才,对现在的大多数年轻观众来说却是极其陌生的。


他在话剧界的名声自不必说,编演导过《家》、《雷雨》、《福尔摩西》大量名家名作。

 

 

(1943年石挥在话剧《飘》中饰演白瑞德的剧照。)


电影方面也是佳作频出。


与本片的导演桑弧,有过多次合作。


石挥在电影《太太万岁》中的剧照


自己也导演过不少优秀电影作品,其中就包括《天仙配》《鸡毛信》等家喻户晓的作品。

 

《鸡毛信》剧照


可谓才华不可限量。

 

然而在1957年5月11日,石挥在上海《解放日报》发表杂文《东吴大将“假话”》。

 

有人不喜欢别人说真话,有人不允许别人说真话,有人不敢说真话。有人说真话吃了亏,有人说了假话反而得了尊重。


因为这番大胆言论,石挥被打成「右派」。

 


1958年上半年,石挥的尸体在上海吴淞口外被发现。

 

享年43岁。

 

一代英才就此陨落,现在想来依然令人痛惜不已。

 

但假使石挥先生能暂时避得了这一劫,以他这不服软的性格,在之后的「十年」也怕是凶多吉少。

 

「死了好,死了好啊,死了还能少受点儿罪」

 



政治的东西,鱼叔不想多谈。

 

但是这部片子前卫先进的思想,实在是让人惊叹于民国时期思想的开放。


这部片子最大的寓意,是子女们在父亲陈绍常50大寿之时,送了他一座墓园




而片尾,父亲却把墓园改建成了一所小学,从头开始。




「开放」的父亲和「保守」的子女。


到底是谁在教育谁,谁在葬送谁?


六十年前,我们的电影早已拥有如此「开放」的现代思想;


六十年后,我们的电影怎么反倒愈发「保守」了呢?

 

借用刘敏华在片中的一句话:


中国人真是奇怪。我们只关心死,很却很少关心怎么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