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孩子的作文“真实”起来

 江山携手 2016-09-24
  作者:广州智康1对1谢彩玲老师

学生家长曾问我,孩子总是编造作文,这好吗?

的确,以编造自己没经历过的故事为作文素材,这是目前大多数孩子的作文都会有的毛病。其原因是什么呢?孩子的回答通常是“我想不到自己身边有什么可写的”,再者,现在的生活是电子化、网络化的,透过电视、网络,孩子可以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信息。现在大多数孩子由于学业的压力,一般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平时的生活,不是听课,就是做作业,生活体验单一。于是当孩子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写的时候,有的网络、电视素材成为了孩子编造故事的原材料。这种编造情况的出现,究其根底,是因为孩子生活单调,思维受束缚。为此,孩子缺乏对生活高度的观察力、敏感力与思考力,而此时,家长或老师又没有给予恰当的指引,孩子无从辨别身边的哪些事情可以转化为作文中的素材。  

此外,我们常说作文就是做人。如果一个学生总是去编造故事,内容华而不实,没有从生活中得到自己真实的认识,那么其对待生活的态度就容易逐步走向虚伪。所以,我们不能鼓励孩子去编,而是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从生活中积极寻找素材。因为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的小孩,他们现有的表达、沟通能力尚未成熟,有时即使是真实的事情说出来都不能令人相信。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编造的作文与阅历丰富、善于细节描写的作家的作品相比,自然会是破绽百出,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假的、编的。而一篇高分的考试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内容充实、情感真挚,一看就觉着虚假的文章,能拿高分吗?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须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写真情,让学生作文真实起来,让学生做一个真诚的孩子。同时,作文指导应该指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如校园生活、课堂学习、操场活动、家庭活动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细节、有文章,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善于观察与发现的眼睛,有没有一颗善于体味的心,有没有一种努力提炼的思维意识。

举个例子:我的一个学生写一篇题为“_______最美”的半命题作文。他写了“诚信最美”,内容大致为他在上学的路上,看到同校的一个小男生为了信守约定,把伞准时还给一个陌生的叔叔。虽然快要打上课铃了,很着急,但他最终坚持等到把伞还了,才飞奔回教室。看完这篇作文后,我对学生说,“这是你编的,对不对?”学生腼腆地点了点头。

  然后,我开始发问,“你觉得家里、学校里什么最美、最漂亮?”学生想了想,摇了摇头。

  我又转了方向,问“你最喜欢哪位老师?”

  学生回答,“以前的英语老师。”

“为什么?”

“因为她很亲切,不会像现在的英语老师总骂人。”

“那老师和你之间有没有发生过什么事,让你觉得她很亲切?”

“有。有一次,老师叫我抄练习题,我抄错了,我很担心她罚我、骂我,但她说“没关系”,没有骂我。”

“你现在觉得这个老师美不美?”我再问。这时,通过恰当的指引,孩子已经明白了面对这个作文题目,他可以写什么了,而不用去编造。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作文素材,将生活转化为文字,就是在培养起孩子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逐步积累起无数的生活细节,感悟其中蕴藏的道理,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对人生、对未来的感受、认识与理解能力。这是最重要的写作素养,也是作文素材最根本的来源。在这里,我建议学生可以每周末找一个时间,坐下来,回想这一周学校里、家里发生的事情,然后将自己印象最深或者是觉得最有意思的事记下来,写一篇生活随笔、感悟。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文笔,也可以让学生积累起一定量的素材。每周写好一稿,改好一稿。若每周坚持,时间久了,其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学生也就不愁写“真情实感”了。

活动推荐:

华杯赛、小英赛、小语赛系列公开课火热进行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