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看了那么多书,却感觉没什么进步?

 夜问zzkrgklhbz 2016-09-25

先说几句

今天是个有点特殊的日子,是书单君的偶像,鲁迅先生135周年诞辰。

我觉得对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鲁迅。为此,我写了一篇特别的纪念文章,昨天发出后,不少朋友留言说,开始读的时候在笑,可最后居然看哭了。我想,这大概就是先生之所以是先生的道理吧?

如果你也想了解这位大文豪不为人知的一面可以读读这篇文章:

《撩妹高手,设计大师,理财达人,没想到,你竟是这样的鲁迅!》

(点击阅读)

言归正传。

周日了,“书米”们有没有打算在家看书充电呢?今天,书单君就和大家来聊聊读书吧。

世界上的书数以亿计,每个人选书的眼光、口味可能大不相同。即使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去读,收获的多与少、启发的深与浅可能差别很大。

有些人靠二十本书就能架构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而有些人读了上百本,却依然感觉在原地踏步。

造成这种差异,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读书方法

这一期,书单君和大家分享前海南特区报记者、知名写手李小墨的读书方法论。

也许,你和你想成为的人之间,只差了这篇文章的启发。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我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觉得自己没什么长进?

我想是因为——你在舒适区待得太久了!

避难就易就是人的本性。

在困难和容易之间,我们总是习惯选择后者。可是如果不逼自己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难有长进。

不要待在理解力的舒适区

依照舒适区理论,我们可以将阅读分为舒适区、伸长区和恐惧区三个等级:

在舒适区里:人们阅读毫无难度的读物,虽处于心理舒适的状态,但进步缓慢;

在伸长区里:人们阅读有一定难度的读物,感到某种程度的不适,但跳一跳还是够得着,理解力提升明显;

在恐惧区里:阅读者阅读难度过大的书,由于超越能力范围太多,感到严重不适,难以卒读。

最理想的状态是待在伸长区,但其实很多人待在舒适区里不肯出来。比如,被推荐去看世界名著,翻几页就表示外国人写的书我看不进去。

说实话,我刚开始时也面临这样的阅读障碍:

思想重情节轻;

拗口的人名地名;

陌生的风土人情和时代背景;

......

可是,我又不想错过那些被时间洗礼过的经典。

于是,我从简单一些的《简爱》、《红与黑》,再到大部头的《悲惨世界》、《安娜卡列琳娜》、《卡拉马作夫兄弟》,一本本硬着头皮看下去后,也就不像刚开始时那么难理解了。“外国人的书我看不进去”的刻板印象被克服,新世界的大门也就向我打开了。

所以,阅读应该对自己有难度的要求。



曾经看到过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向钢琴大师学习琴技,大师在第一天就给了他一份难度极高的琴谱。过了一周,年轻人才勉强能弹出完整的曲子。

本以为大师只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但没想到之后大师给出的琴谱一首比一首难,也越来越超出了年轻人掌握的技巧。

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忍不住提出疑问。对此,大师什么也没说,只是让年轻人去弹奏第一天学的曲谱。

这时,年轻人惊讶地发现,对他来说曾经生涩的琴谱已经在他指尖下化为优雅流畅的旋律。

同样地,尽自己所能攻克一本有难度的书后(特别是某个领域集大成的书),你再回过头来看同类型的书,就会有这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比如,你啃完《亲密关系》后,就会对如何建立亲密关系有了系统的认知,回头去看情感鸡汤时,可能就觉得肤浅难忍了。

阅读就应该这样不断地攻坚克难、挑战自己的理解力。比如那种需要跳一下才能够得着的书,就会让你的理解力突飞猛进。

多看超越你已有经验的书籍,而不是沉溺于寻求共鸣;多看突破你当前认知框架的书籍,而不是一味追求观点认同。

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阅读安排,不断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有件印象很深的事,大一时我曾和一个同学谈论过一个议题,当时觉得她的见解还挺有意思的。

到了大三,我们又偶然谈起这个话题,我通过两年的阅读和思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她的观点还是那些老生常谈。

当时我就觉得乏味至极:

你的说辞和两年前一模一样,知识没有更新,理解也没有升级——你就没发现自己一点长进都没有吗?

不要待在熟悉领域组成的舒适区

除了在阅读深度层面上的不思进取外,还有一种舒适区是指在阅读广度层面上的,这里有三种情形。

第一种是把自己局限在所学专业内,只看专业相关的书籍。

我大学学的是新闻学,大部分课程都是新闻相关的专业课,但有一个学年,课表里多了一门叫“社会学概论”的课程。

课上,老师推荐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就是这本薄薄的小书,让我突然理解我从小长大的村子,理解了中国为什么是个熟人社会,也明白了——就算当今中国攻城拔寨一般地城镇化,就算乡村如坦克过境一般地衰败和没落,乡土社会的规则仍然融在我们的骨血里。

那时我就开始想,我读的是新闻学,就只学新闻相关的东西吗?这样的话,我岂不是会错过更多能帮我认识自己和世界的视角?

于是,我开始思考,能否不受专业限制地学习各种知识。

通读《论语》时,看到“君子不器”四个字,脑子里突然电闪雷鸣。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工具性的教育,这才有利于服务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但是,君子不器。因为完善的人不该只是工具——当体制要把我们变成工具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对抗这种体制。

对抗的方式就是不受专业限制地进行广泛阅读,什么也不能阻挡我们去好奇地、自由地探索这个世界。



你可能一直都在接受专业教育,但你要知道世界上不止专业教育一种答案。

第二种是把自己局限在职业里,只看有用的书。
 

工作以后,提高工作能力是很多人最大的阅读动机之一。

当然,所谓“术业有专攻”,以专业或职业为轴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只看有用的书,也未免太无趣。读书就像吃饭一样,营养要均衡。

每个人都应该让自己尽可能地广泛涉猎、博览群书,这样才能培养起广阔的视野,而不是轻易把偏见当成真理。

人文社科看,自然科学读物也看;论说性的书籍看,虚构类的文学作品也看;有用的书应该看,有趣的书也应该看。



我最欣赏的,就是那些荤素不忌的阅读者:

他既可以严肃脸地给你讲《国富论》,也可以不正经地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色情小说发表一番高论;

他既可以结合实例谈论《联盟:互联网时代的人才变革》中提到的雇主与员工的新型关系,也可以毫无违和感地念一段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先知》。


还有一种,是局限在自己喜欢的某一类型的书中。
 

这种人有一种倾向,就是只看一种类型的书或作家,更夸张的是,只看一个作家或者一本书,仿佛除此之外就再无入他法眼的读物。

我不相信世上再无更优秀的书籍,只不过是自己局限自己罢了。

见过很多女生,她们只喜欢和自己气质相近的女作家,总是沉溺在书里无法自拔,并模仿着写出多愁善感、小女子情态、被人一眼就识穿的文字。

这就是典型的舒适区行为,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倾向。

希望通过阅读有所长进的我很怕变成这样,就曾经有针对性地看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因为读此书可以培养浩然之气,也可以洗掉文字的矫作感。

所谓兴趣,都是培养出来的,太狭隘的喜好反而是自己给自己设限。

不要待在阅读速度的舒适区

还有一个最致命的舒适区,与阅读速度有关。

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要对自己的阅读速度有所要求。但也不要拿质量比数量重要当挡箭牌,放任自己。

你确实是在看好书,你确实拥有很多书,可是如果只是高兴看一会儿、不高兴就停了——这样的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到底可以为你的知识和思想增加多少分量呢?

你只是看起来像是在认真阅读罢了。如果不逼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可以读得多快、多好。

记住,只有跳出舒适区的人,才能野蛮生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