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平阳秘”就是阴阳平衡吗?

 循天园 2016-09-25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一般解释为:阴与阳相互对抗、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以求其统一,取得阴阳之间的相对的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比如明代医家张介宾说:“阴阳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须,缺一不可,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历代医家对“阴平阳秘”多解释为:阴气平顺,阳气固守,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其相对平衡,但略嫌笼统。比如李中梓《内经知要·阴阳》:“阴血平静于内,阳气秘密于外,阴能养精,阳能养神,精足神全,命之曰治。”

宋版《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林亿等新校正云:“阴气和平,阳气闭密,则精神之用日益治也。”接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原意。

鄙人认为祝味菊先生阐释的最为精辟:“阴不可盛,以平为度;阳不患多,其要在秘。”具体可以理解为体内的阴气不可以过多;而阳气则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能够固密。

《素问·生气通天论》原文是:“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大家往往断章取义,忽略了“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这段最为重要的前提。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还记载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大家注意一下,大凡阳气旺盛的人多精神饱满,经筋柔软。比如我们常讲小儿为纯阳之体,因为阳气旺盛,所以小孩身体柔软,精力充沛,不停的在动但不累,哭完马上就笑。所以老子讲:“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你看小孩儿不怕冷也不怕热,因为阳气旺盛。有人说我又怕冷又怕热,是不是寒热错杂呀,看完舌脉后,我说你就是阳虚!有人说我特别爱上火,爱上火的人多为阳虚,因为阳虚,所以稍有寒邪侵袭就必须调动那点可怜的阳气出来与之对抗,又把握不好调多少,所以上火了。就好比过去困难时期,女孩儿照相都把左手腕儿漏出来,以显示自己有钱买上海牌手表,真有钱了就不用这些了花活了。

我习惯在诊查时先摸下患者的手,许多人尤其是一些年轻女孩儿的手冰凉冰凉的,一般舌体多胖大有齿痕,舌苔厚腻水滑,舌质暗红,脉多发紧。多喜热饮,喝啤酒居然要喝常温的。不像老胥经常站桩,喝凉啤酒痛快。这种情况我多用温补阳气的方剂治疗。正因为世人体质以阳虚为多,所以清代医家陈修园提出了“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的治疗原则。今天我们漏脐、露臀、露乳,反正能漏的都漏了。其实都脱光了到没事了,就怕露出一部分。好比冬天在室外活动一般不容易受风,就怕坐在窗户附近而窗户有有个漏风的缝隙,不得病才怪呢?我们科原来的老主任一次发现有人将他身后的窗户开了一条缝,开玩笑道:“你这是害我呢!”。最可怕的就是空调,十几年前,给我家装修那位朋友的发小儿,三十岁时开车去从杭州到上海,累了就睡在沙发上,对面空调吹着睡着了,醒来脑出血。关于“中风”这里多讲几句,当年有人写病历将患者第二次中风写作“重中”,搞得病案室的人糊涂了,不知该如何读。唐宋之前多从“外风”之说,金元四大家开始皆从“内风”。比如刘河间的“心火暴甚”,李东垣的“正气自虚”,朱丹溪认为“痰湿生热”。其实《素问·风论》早就有“风中五脏六腑之俞,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的记载。《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我管病房好几年,许多脑梗及脑出血患者自己讲就是睡觉开风扇或吹空调得的病。

有网友说:“老师我手心脚心发烫但是喜热饮舌苔厚舌体微胖有齿痕,上次您也瞧说我阳虚,但我每天早晨喝姜枣茶就会内热生黄痰。”其实补阳譬如水中投石,轻则溅起水花(比如姜枣茶),所以药量不够的话容易上火;认证准确用药及剂量到位则如重石入水,反倒没有水花。有人讲经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是有深刻道理的。前年家人发烧四十度,我判定是真寒假热之后,下午服了家中备用的汤药,其中里面的黑附片(先煎)是100克(代煎包装的,我感觉相当于自己煎药30克左右),两个小时退烧,晚上又服用一袋,至今未再发烧。后来友人秦大夫儿子十五岁高烧近四十度用抗菌素输液一周不退,束手无策。我处方真武汤加味,其中里面的黑附片(先煎)30克,是自己煎药。服药两个小时后寒战,秦大夫惊惧,我嘱其稍安勿躁,八个小时后烧退,未再发烧。其后小孩儿找我来学站桩,见我十分亲切。但用此方前提是认证准确无误,否则无异于火上浇油,慎之!慎之!

关于附子,这里多啰嗦几句。李可老先生说过:“我平生用附子超过5吨,经治病人过万,人服己用,未见一例中毒反应。附子乃纯阳之品,其毒性正是救命的仙丹。仲景原方中,炙甘草正可克制其毒。”对一般患者不敢用药到位有诸多原因,其中药品质量是很大问题。我给家人和朋友用的附子都是学生从特殊关系购买的,因为附子当天挖出来后必须蒸熟,不能过夜。因为产量太大,无法当天全部蒸熟,有的附子是用胆巴泡的,以防止其腐烂。这是因为江油附子全年只有七月一日至三、五日之间收获,不然就会在地下烂掉。挖出来也必须尽快处理,不然也会烂掉,所以附子在当地又叫“隔夜烂”。胆巴北方叫做卤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镁、氯化钠等。对胃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使人体器官的蛋白质凝固,而且镁离子被吸收后能抑制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做豆腐时阳离子和豆浆中的蛋白质凝固,所以吃豆腐没有危险,过去北方农村妇女自杀一般都是喝卤水。还有就是煎服法上有时会出问题,比如先煎一个小时有人做不到。更可怕的是遇见糊涂人,前年某日一位中年患者周一见到我说:“您给我开的七付汤药中的附子我一次全给煎了!”,我给她开的是每付30克。我说:“就一味附子?”她说:“是!”我说:“你喝了吗?”她说:“喝了!”我说:“你没事儿?”她说:“挺好的!”我说:“幸好不是你家人打电话告诉我。”她一脸无辜相说:“药房将七小袋儿附子给订在一起了,我没注意就给一块儿煎了。”这位妹妹一次喝了210克附子,我晕!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再给人这样用药了,太吓人了。因为她还经常出国谈判啥的,很细心精明的人,只是体质很好。要是换上体质差的人,不敢想象!前年我一文化部的朋友,患胃病几十年,经常呃逆口臭。我给他开了二十几付汤药(其中附子用到50克),症状消失。后来他有其他问题,没找到我,遂到某医院开药,其中附子10克即出现头晕、口麻等中毒症状,估计是药品质量有问题。

关于剂量,《伤寒论》小柴胡汤中柴胡用量是半斤(八两),相当于现在的125克。而且宋代以前柴胡肯定是野生的,但我一般也不敢用到位。你挖过药就知道了,新鲜野生柴胡根部用手掰开闻起来那叫一个香,那才叫沁人心脾,闻一闻就能感觉到胸部气机通畅,我常给中老年女性患者开小柴胡汤加减,知道为什么了吧。所以中医要采药,光认饮片体会不到药材的气味,中药的四气五味不是虚的,百草是尝出来的哈。我常向龙帅江兄请教南方野生中药知识,当然还有脉学知识,去年他爬到带刺的树上一天给我采了一包野生药材,令我感动不已。龙兄有时用黄芪五百克,我也感到吃惊,当然有特殊煎服法,此处不便细说。

几年前家人感冒诱发头痛宿疾,我开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其中细辛45克,一剂服下去,不仅感冒好了,多年的头痛也好了。但目前你开4克药房都不给你抓,其实细辛水解后毒性是生药的百分之二,这倒要借助药理研究(比如马兜铃科的药物要少开,最好不开)。另一家人多年不孕,我用的也是经方,加上傅青主老先生的方子,几倍其剂量,现在她的小孩已经三岁多了。

我们现在是外有阴风吹,内有冷饮入。怨天尤人,心灰意冷。再用些凉药——凉药苦口利于病不利于人,尤其是用了大量的抗菌素——是抗生素,把生命都给抗短了!

作为中国人,有中医而不信,中药能治好非要去输液,针灸能很好地解决却要去开刀,居然有所谓的科学工作者倡议取缔中医。不由得想起了1978年的高考题——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大家自己用心阅读一下《生气通天论》原文就会知道阳气的重要性了,看看有多少文字在讲阳气,又有多少文字讲阴气,不用听大学教授依文解字的白话,在下正在给北中医的研究生班讲课哈。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能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见湿,乃坐痤痱。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皴,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臃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写,不亟正治,粗乃败之。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胥按:

关于“传精神”,金栋先生(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考据如下:

《黄帝内经素问校补·第五章·素问疑难字校补·生气通天论第三》:“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校补]云:“仁和寺本《太素》‘传’作‘搏’。脉按:俗书‘搏’、‘抟(摶)’不分,《太素》之‘搏’当校作‘抟’。‘传’、‘抟’并与‘嫥’声同通用,义为专一。‘传(抟)’精神,即‘专精神’,谓心无杂念。”

此“由声求义”,是以声符“专(専)”之“传、抟、嫥”声同,求得义为专一。校补为是。

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的有:

1、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g(三钱),

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200 ml)"。又说:“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

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g(一钱)计算”。《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

云“凡云若于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 - 80 ml为宜”等。

2、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6.69g。

3、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13 .92 g

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5、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6、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 g(一两合15 .5 g),新莽时期每斤238 g(一两为14 .875 g),东汉每斤合220 g(一两为13 .75 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