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气”与“阴平阳秘”解析(一)

 为什么73 2023-01-16 发布于北京

阳气是《内经》气概念家族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在《内经》中共出现 150 次[1],其中《灵枢》47 次,《素问》103 次,排在第二位的“邪气”只有 115 次。阳气由“阳”和“气”组合而成,同时涉及中医最核心的两个概念:“阴阳”和“气”,是《内经》复杂程度最高的概念之一(另一个是“脉”)。另外,与阳气概念绑定的还有“阴平阳秘”,是阐述中医阴阳平衡的核心观念,解析阳气是理解其思想的关键。


第一节 天之阳气

杨学鹏教授指出,原始的“阳”是阳光照射之意,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称为“阴”[2]10。后来阴阳与气结合,形成了阴气和阳气,表达两种性质相反、又相反相成的作用因素,可理解为现代科学的变量。阴气和阳气的变化规律构成了阴阳学说,杨教授概括为节奏律、稳定律和生老演化律,合称为整体三律[2]。

按照阳气出现的频次排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素问·脉解》15 次、《素问·厥论》13次和《素问·生气通天论》10 次。虽然《素问·生气通天论》仅排名第三,但其中有 5 次出现“阳气者……”的定义语式。《生气通天论》篇名中的“生气”主要指阳气,阴气在本篇中只出现过一次;另外,现代人最喜欢引用的“阴平阳秘”一词,用以说明中医阴阳平衡的思想,也出于此篇,因此,《素问·生气通天论》可视为阐述阳气的专篇,对理解阳气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内经》中,天和人都存在阳气,天之阳气主要表现为阳光的照射,人的阳气与天之阳气相对应。《素问·生气通天论》讲: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这段话是用天上的太阳比喻人体的阳气,“天与日”不应该是天和太阳,而是“日于天”即太阳在天上的意思,天的运行规律是以太阳的光明照射表现出来的。“天与日”还强调了阳气应该在上、在外,阴阳用于人体定位时,阳为表,阴为里,阳代表身体的浅表部位。故后面“阳因而上”中的“上”,按照圣人坐标系”指内外的外[3],“因”是靠近、接触的意思,整句话强调阳气位于身体的外侧浅层。“卫外”进一步对阳气的部位和功能做出了说明,即保卫人体免受外邪的侵入,与卫气分布于身体浅层、具有卫外的功能完全相同。

《素问·生气通天论》进一步描述了天之阳气在白天一天的运行规律及人之阳气的对应变化: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从语言逻辑上看,“平旦人气生”应该是“平旦阳气生”,即早上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来时阳气从无到有的过程(生),到中午太阳光变强(隆),黄昏日落时阳气由强变弱(虚),上述规律显然是太阳光的变化过程。“平旦人气生”可能也非传抄错误,而是某撰写者想表达人的阳气也是同样的变化,“人气”实指“人之阳气”,天之阳气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时也是人之阳气的规律,日西时人的阳气也变虚,故气门关闭,气门即汗孔。气门的开阖与阳气正相关,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

第二节 人之阳气的热量特性

人之阳气与天之阳气有很大的相似性,太阳光最直接的效应就是给大地带来热量。地面被阳光照射后,根据阳光的强度、地面散热及热容量等情况,地面被加热升温,显示出阳光的热量效果,人的阳气也具有类似特性。《内经》中有很多阳(气)与身体寒热关系的描述,如:《素问·调经论》中有: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由于阳气在外,故阳虚则外寒,阳盛则外热,显示出与大自然阳气-阳光的类似效应。《素问·疟论》也指出:

“……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

这里的气指前面的邪气。上述文本说明阳气具有产热的特性,两者有因果关系。人体体表的热量是身体产热和散热综合作用的结果,基础代谢的 50%以上以热能的形式维持体温。身体内核的温度一般比外周要高几度,血流循环将体核的热量带到体表,再通过体表散热的形式排出,皮肤血流量是这一形式的主要调节途径。人体体表温度通常大于环境温度,在接受体内输入热量的同时,会向环境散发热量,包括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四种方式,其中汗液蒸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手段。体表有时也接受来自环境的热量输入,特别是高温炎热的时候,因此,体表的热量约等于:

体表热量 = 浅表组织产热 + 机体深部输入的热量 ± 环境输出/入的热量

体表热量通常处于稳态,并将体表组织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形成稳定的体温,如果这个稳态数值发生了变化,则引起体温的升高或降低。

《内经》不仅描述了阳气的热量属性,还阐明了阳盛外热产生的原因。《素问·调经论》指出: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上焦是卫气组织液产生的源泉[4],上焦不通,则组织液不能到达浅表组织,无法实现卫气“充皮肤、肥腠理”的功能,导致皮肤过于致密,腠理(包括汗孔和微小的皮缝)堵塞不通,卫气组织液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进行蒸发散热,使浅表组织中的热量淤积失衡,形成外热。古人清楚地知道体表热量的散失与汗液蒸发有关,发汗是中医退热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人之阳气的另一个方面——卫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首次出现“阳气”一词的地方在第二段: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苍天之气”包括天之阳气,但含义可能更广泛。“苍天之气清净”是指天气变化有规律,这时人的精神活动稳定(志意治),顺从天气的规律变化,则人的阳气密固,邪气难入。这里,阳气是因“志意治”而被密固在身体内,阳气是密固的对象。本段随后说出了相反的情况,“失之”是相对于“顺之”“通神明”而言,“神明”即天的运行规律[5]。即不符合天的规律,将出现九窍不通,肌肉水肿和卫气散解。“卫气散解”和“阳气固”是相对立的两种情况,由此可知卫气即前面说的阳气,“气之削”即卫气减少,是卫气散解的结果。

卫气之所以被称为阳气,是因为阳代表身体的“表”。我们已对卫气的生物学内涵[4]和卫气的卫外功能[6]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卫气主要指人体浅表组织的组织液,以气为组织液,阳为表,阳与气组合即为浅表组织液。浅表即皮肤和皮下的组织液中含有大量免疫物质,它和淋巴系统共同构成了卫气卫外的功能,也符合“阳气者……卫外者也”的阳气属性。

“卫气散解”的含义在《灵枢·营卫生会》中有更明确的描述: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剽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潜心泄。”

这里明确讲到卫气以汗的形式流到身体之外,是“卫气散解”的具体途径,是阳气不密固的结果,故卫气组织液也是一种阳气。若以体表热量为阳气中的阳(阳中之阳),则卫气组织液可视为阳气中的阴(阳中之阴)。

待续■

图片

《腔调中医》系列文章及视频来源均为授权原创,相关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如需转载,请标明文章出处,且不可用于商业用途。视频或文章中所涉及所有处方及操作,均作为学术交流探讨与学习参考之用,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学习、使用,本公众号不对任何人进行模仿学习、使用时引发的任何不良后果负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