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太难做了!老板不重视,其他部门不配合,现在我做梦都在招人,快得抑郁症了!怎么办? 作为一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超过22年的HR,李太林老师想说没有老板不重视的人力资源,只有老板不重视的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的不是人力资源,而是整个企业的运营。 职业生涯规划,规划的也不是职业生涯,而是整个人生。 员工关系,不是处理员工投诉,而是满足员工的人性诉求。 工资薪酬,不是给员工发钱,而是分钱。 绩效考核,不是考核员工的绩效,而是激励员工创造更高的绩效! 为了更好的支持粉丝们,我将分享一份从未对外公开的KSF设计模版 企业类型:生产制造业 岗位职务:生产部经理 原方案(传统模式): 1. 薪酬构成:月基本工资1800元/每月+月绩效工资800元/每月+年度业绩奖金5000元/每年 2. 月基本工资计算方法:按:月基本工资(基准)÷规定月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计算; 3. 绩效考核标准: 出现的问题: 1、生产部门只干分内事,完全不顾公司目标、客户需求,与销售部、设计部常有争执。 2、生产经理只在工作时间内做事,想各种办法拒绝更多的工作。 3、生产经理忙于做事,但不愿对结果负责。 为何会这样,是该生产经理工作态度有问题吗? 1、传统薪酬结构设计: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加班工资+技术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分红)奖励… 2、这种设计最大的缺点是: 1)弹性小:固定的部分比重大,例如非业务岗位的固定部分可达80%以上。 2)无法衡量:员工收入与其价值不能相对有效地衡量出来。 3)薪酬与员工价值失衡:价值应等于价格,员工付出、创造的结果与其收入没有直接对等关系。工作量=产值+价值 现方案(薪酬全绩效模式KSF): 说明:此为某企业实操落地方案,遵循保密条款特将核心机密部分做省略处理。 KSF设计原理: 1)提升薪酬的弹性创造力,弹性部分占50%以上----越灵活的部分越具有创造性。 2)将员工的价值进行划分和细分,将价值分类定价,创造多少价值获取相应的薪酬回报。真正实现多劳多得、多创造多回报。 3)将产值量化与价值量化相结合,一切以结果为导向,深入分析价值模式与产值关系,并建立相互融合的计算模式。 实施效果: 1、产品不合格率:导入KSF三个月后,马上从8.3%降到4.1%,车间主管原来在车间的时间每天约4小时(其他时间均在办公室喝茶聊天),现在每天至少7小时在生产现场严格把关质量,所以不合格率迅速下降。 2、产量:导入KSF两个月后,产量达到公司目标。之前已连续半年不达标,总经理责问生产经理,其总将皮球提给人力资源部,比如工作流失大,招聘不到新工人,培训不利导致工人技能差等等,现在主管身先士卒带头加班加点,每月开动员会,并积极配合公司在生产线推行积分式管理。 其他方面效果如需了解,欢迎加微信:13697743227 【答疑互动】 如需解答关于企业的组织梳理、薪酬绩效、积极性如何提高、股权、合伙人模式如何做? 欢迎留言评论! 我们会有资深的辅导老师回您解答! 文/编辑:吴志伟 关注“绩效研究院”头条号,学习企业组织管理、激励机制知识。 微信号:13697743227,加好友深度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