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上了高年级之后做题上的一些问题就渐渐显露,例如做题慢、遇到难题本能的后退、马虎等等。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毫无头绪,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究其问题的根本就是“做题习惯没有培养好”。 针对此问题小编要提醒各位家长,习惯要从小养成,切勿等到问题严重时才想起补救,“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有的家长喜欢盯着孩子做作业,一旦发现有问题,或字写错、写歪了,一边帮着孩子涂擦,一边批评、埋怨、责怪孩子 孩子在这种紧张、焦虑的氛围中,孩子的学习的兴趣和能量之门很难打开。这个时候,家长再怎么说教,他是听不进去的,也是改不过来的。 做完作业时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首先不要指出具体错误之处,而是说出大体范围,如“做得不错,但这个题有些不对的地方,你再看看。” 或者在有问题的地方画上—个小圆圈,让孩子自已找出不正确的地方改之。若孩子找出来了,就及时称赞和鼓励。 培养孩子做题时的专注性 如当发现孩子做题拖拉,家长感到必需制止时,可以走到孩子身边,用手边抚摸他的头,说:“是不是遇到了难题,做不下去了,要不要妈妈帮你一下?” 这样首先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学习上。通常情况下,孩子会说没有难题会做,这时大人要表现出一种平静的神情:“你很聪明,马上会做完的,妈妈等着你好吗?” 这种方法,实际上首先是中止了孩子拖拉的行为,然后使孩子明白:大人在关注他,希望他快一点完成题目。 遇到难题家长该如何辅导 有的孩子确实需要家长点拨那些不会做的习题或“爬坡”难题,家长作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拔,是必要也是必须的。只是在辅导、点拨时要讲究技巧。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大多数的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会做,很难,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 遇到这种情况大人一定不能迁就孩子,立即告诉他如何做,而是应该鼓励孩子,让孩子多读题。当孩子做出来后也记得要及时的鼓励孩子。这种方法会使孩子感到主动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得自信。 如若真的遇到数学难题,家长们可以先和孩子一起分析它的关键点在哪里,想要解出答案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让孩子通过大人的引导,去思考、去列式计算。 总之最关键的一点是永远不要直接给孩子列出解答方法,要一步步的去引导孩子的思路,这样才是最有效的帮助孩子打开思路的方法。 上述方法需要在家长时间、耐心、知识储备等方面都兼备的情况下才可实施,所以仍有部分家长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陪伴孩子学习,但是这绝对不是你没有正确培养孩子做题习惯的借口。
你可以选择市面上优秀的,具有引导意义的教辅材料,通过书上的模块分配亦可引导孩子学习。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已经错过最佳培养时间的孩子。
因为此阶段孩子渐渐成熟,更希望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空间不希望家长过多的干涉,所以有效的教辅引导页可以帮助孩子合理,有效的学习。
说到教辅小编不得不给大家推荐3本书——《课内培优》、《练好字》、《数学思维汇编》逐一对应解决小编上文提到的三大问题。 市面同步类的教辅不占少数,但是今天小编强调的是引导孩子独立完成,而不是简单的刷题。 本书讲练结合,配备了专业教师录制的视频讲解,可以有效的代替了老师和家长的角色。 总结了课内知识考点,真正的做到与学校教材接轨,严格按照教师授课课时进行编写,让孩子可以独立消化新知识。 每小节的内容由3模块组成:知识小屋、智慧阶梯、思维跳板。 分别列举了本小节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的题目练习,最后难题升华,练习孩子对题的掌控性。 又要强调“独立”二字,孩子在学习中难免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时候就很需要一个引导者来答疑解惑。 本书由专业一线教师有针对性的录制常见问题,以供学生参考。并可以与老师一对一沟通。 能踏踏实实把字写好,孩子的专注力一定不会差,同时练字也能短暂的使孩子的大脑得到放松。 所以练字对孩子来说是最简单最有效的练习专注力的方法。 对于孩子而言,怎么能让他更快乐的写字,认字也是我给大家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想要写好字,练好字不说有捷径但是也是有科学的方法的。 此系列图书所有汉字除基础的描红、临写之外还全方位的分析了每一个汉字。所有汉字均由司马彦书写,保证学生练习的是最好的字。针对各年级学生对字的掌握特点开启“书法课堂”模块。 绝对不仅仅只是一本字帖,词语积累模块例举了包含近义词、反义词等多种词语形式,轻松积累词语知识。邀请名师模拟真实课堂,二维码轻松一扫,马上名师到家,帮助学生检 验学习效果。 本系列图书分为小学1~6年级,每个年级一本。一个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必须进行适当的解题训练,通过边学习、边练习逐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套解题方案。 数学思维在以后孩子的学习上会起到一定的帮助,可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等。养成孩子多方位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家长们不要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数学思维很难,是参加竞赛的孩子才学习的,我们孩子学习课内是用不到的。 小编今天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笼子里有10只鸡和兔,一共28条腿,有几只鸡?几只兔? 这是一道课内所学的鸡兔同笼问题,家长孩子一定都不陌生,没有学习过“数学思维”的孩子会用他的正向思维来计算: 鸡:10、9、8、7、6、5… 兔:0、1、2、3、4、5… 腿:20、22、24、26、28、30… 通过这样一个个数的方式可以算出当鸡有6只,兔有4只的时候一共有28条腿。但是学习过“数学思维”的孩子就会用到所学的“假设法”来解这一道题 假设10只动物全部是鸡, 应该有10*2=20条腿 每把1只鸡换成兔,增加4-2=2条腿 一共增加28-20=8条腿,要把8/2=4只鸡换成兔, 所以共有4只兔,6只鸡。 两种方法相比较不知大家可否看出哪种更好,第一种方法就是一般没有学习过“数学思维”孩子的方法,本道题目数字较小尚且可以,但是换个数字孩子便答不出来了。 而第二种方法使用的是“假设法”这种想法的好处在于:在条件给的只数较大时,仍然可以快速的解决问题。“假设法”同样也可以解决其他类的问题,包括工程类的问题。 题目经过精挑细选,几乎囊括小学数学中全部的知识点和解题思想方法,可以说本书锻炼的是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整理出一套自己的解题思路。 有题就要说到答案,小编只能说太详细了,从知识点到思路,再到解题方法,最后解题的标准答案,详尽完备解题思路对于不会的题目,也能自己轻松搞懂。 —— 团购细则 ——
—— 团购方式 —— 根据购买年级不同价格不同 全国包邮(边远地区除外,港澳台暂不发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