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文库】从一则案例看企业招用顶岗实习生的用工风险

 morecare 2016-09-26
作者:张华

  原载于《劳动法苑》2016年7-8月,总第74期


  所谓顶岗实习,是指在完成基础技术课程学习之后,到专业对口的岗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掌握操作技能为目的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
  相较于普通的实习管理,法律对于顶岗实习设定了更为严格的法律规制。对此,笔者从一则案例出发,分析企业在管理顶岗实习生过程常见的违规操作,并结合相关法律提出具体实务操作建议。



  李某系工商学校2011级模具专业学生。2013年7月8日,李某、A公司、工商学校三方签订《学生实习协议书》,约定李某到A公司顶岗实习,期限自2013年7月8日起至2014年6月25日止;同时,由学校为李某购买'学生实习责任保险'。
  2013年11月2日,李某周六加班,在A公司独自操作更换模具的工作时发生意外事故,导致右手部等多处因故受伤,后遗右手功能障碍等,相当于道路交通事故XXX伤残。
  此后,就相应赔偿事宜各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于是,李某诉至法院,要求判令A公司、工商学校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本案经过一审、二审,最终由上海市二中院判决:A公司应当对李某的人身损害后果承担80%的赔偿责任,而剩余20%的赔偿责任应由工商学校承担。


  在本案中,一、二审法院均判决由A公司承担80%赔偿责任。分析法院判决理由,主要是由于A公司在对李某进行实习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多项违规操作的情形,从而被法院认定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存在不可推脱的过错,应负主要责任。

违规一:
公司安排李某夜班实习、周六加班

  根据先前有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因《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出台而同时废止)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应对企业技工荒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学生实习每日不超过八小时,企业不得安排学生加班,亦不得安排其夜班实习。而在本案中,事发的前一天是周五,公司不仅安排李某上夜班,更是要求其在周六继续加班。我们无法判定是否是因为李某的连续作业、睡眠不足才导致事故的发生,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司在对李某的实习管理中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

违规二:
在李某加班过程中,未安排专业人士指导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实习单位应当安排有经验的技术或者管理人员进行实习指导并应当跟班实习。而在本案中,由于李某在周六加班的时候,其原先的带教师傅不加班,故并未安排带教师傅在旁指导,故对李某的受伤存在过错。
  对于本案,很多企业HR认为李某亦应当对事故损失承担一定的责任,毕竟在本次事故中,其本人亦存在过错,而公司的责任亦没有严重到需承担80%损失的程度。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然而在本案中,李某在A公司进行的顶岗实习,实质是课堂教学的实践延伸,其专业技能和操作熟练度与正式员工并不能相提并论,所应尽到的谨慎注意义务亦不能以公司正常员工为标准,根据案情,李某尚未达到重大过失的程度。故法院认为李某的一般过失并不能减轻公司和学校的责任。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法律对于企业和顶岗实习生的过错要求是有差异的。在此背景下,企业在管理顶岗实习生时更应注重其合规性,降低用工风险。


  2016年4月11日国家出台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旨在对职业学校实习生的权利进行更为充分的保护。结合相应实务案例,笔者对企业招用顶岗实习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合理确定顶岗实习学生占在岗人数的比例
  顶岗实习学生的人数不应超过实习单位在岗职工总数的10%,在具体岗位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不高于同类岗位在岗职工总人数的20%。对于企业来说,当计划招用顶岗实习生时,理应做好企业的人数统计工作,并明确各个岗位所需招用顶岗实习生的比例,以往招用大量顶岗实习生顶替正式员工的做法已不具备操作性。

  2.对顶岗实习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审查
  在具体的面试环节,企业应加强对顶岗实习生个人信息的审查工作。应拒绝接收未满16周岁和在校一年级的学生;同时,对于未满18周岁但符合其他接收条件的学生,应取得学生监护人签字的知情同意书。

  3.在《三方实习协议》中与学校明确'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投保主体
  根据2009年出台的《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通知》和2012年出台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的通知》,'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投保主体为学校,具体包括各级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
  而《规定》则提出,对于'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的投保主体可以由学校和企业协商确定。对此,企业因和学校充分磋商,就该项约定达成一致,避免相互推诿,导致双方都未履行投保义务。如双方最终都未进行投保,一旦实习生发生意外事故,企业将面临与学校承担连带责任的风险。
  同时,如最终约定由企业承担投保责任,该项保险费亦可从实习单位成本(费用)中列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4.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安排专业人士带教
  目前大部分企业对于招用的顶岗实习生都会进行岗前培训,对操作规范、安全生产、劳动纪律等事项都会与实习生详细讲解。但多企业就专业人士的安排上往往并未完全符合法律的要求。很多企业会在前期安排专业人士对其进行实习指导,一旦认为该实习生掌握了独立操作的能力往往则安排其独立工作。此时,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企业需承担相应过错责任。

  5.在具体的实习管理中,应严格遵守法律的基准规定
  职业学校的实习生虽然不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但在报酬、加班、工作岗位、工作强度等多方面为其设定了严格的基准规定,比如:1)对于顶岗实习生的实习报酬,原则上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试用期工资标准的80%;2)不得安排学生加班、夜班,亦不得安排在法定节假日实习;3)不得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中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实习的女学生从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禁忌从事的劳动。

  而在上述案例中,正是由于A公司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安排李某周六加班的行为,才导致法院认定其应承担80%的赔偿责任。因此,对企业来说,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合法合规管理顶岗实习生,将有效降低招用顶岗实习生的法律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