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服务和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整体概况 从申万二级子行业分类来看,当前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属于汽车服务二级子行业的上市公司共有12家,属于其他交运设备的上市公司共有7家,从整体的估值水平来看,整个汽车服务二级子行业的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相对便宜,但是从不同的上市公司的维度来看,差别较大,其中有两家上市公司当前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为漳州发展和申华控股,3家上市公司的P/E在31倍以下,分别为广汇汽车、中国汽研和国机汽车,其中广汇汽车当前的估值水平还不足20倍,估值较贵的上市公司有亚夏汽车、中国中期和特里A,这3家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均在100倍以上,其中特力A的估值水平达到300倍以上,中国中期的估值水平达到500倍以上。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的估值水平整体上较高,有4家上市公司当前经营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为深中华A、信隆健康、*ST钱江和中国嘉陵。估值最低的为隆鑫通用,不足20倍,估值较贵的有上海凤凰和林海股份,估值水平都在100倍以上。从整体的市值来看,汽车服务二级子行业12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合计1721亿元,从不同上市公司的市值分布来看,市值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为广汇汽车、特力A和庞大集团,这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合计为901.60亿元,占比达到52.39%,超过半壁江山,说明整个子行业的集中度非常高。市值排名倒数前三的上市公司为龙州股份、漳州发展和亚夏汽车,总市值都在51亿元以下。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7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合计480.22亿元,从不同上市公司市值分布的角度来看,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为隆鑫通用,达到169.06亿元,占比达到35.20%,整个子行业的集中度也很高。 表1:汽车服务和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上市公司估值情况
表2:汽车服务和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上市公司市值情况
二.汽车服务和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从资产负债率的角度来看,整个汽车服务子行业的不同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水平差别较大,12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的资产负债率在35%以下,分别为多轮科技、东方时尚、特力A、中国汽研和中国中期,其中中国汽研和中国中期的资产负债率在15%以下,分别为11.73%和11.15%,说明这两家上市的偿债压力较小。有4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分别为庞大集团、广汇汽车、申华控股和国机汽车,其中庞大集团的资产负债率达到80.13%,偿债压力较大。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的7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水平也差别较大,其中中国嘉陵当前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资产负债率达到104.53%,说明该公司的生产经营出现了较大的困难,未来并购重组的预期较大。*ST钱江、隆鑫通用、上海凤凰和林海股份的资产负债率都在40%以下,偿债能力较小,其中,林海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在25%以下,仅有21.57%。 从负债结构的角度来看,整个汽车服务子行业的12家上市公司中有10家的总负债中,有70%以上的部分为流动负债,这一方面与这几年整个利率水平处于下降通道有关,另外一方面与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和融资能力强弱有关,而中国中期和中国汽研的流动负债占比均在65%以下,其中中国中期的流动负债占比仅有54.98%,多伦科技、亚夏汽车、庞大集团和国机汽车的流动负债占比均在90%以上,其中多伦科技流动负债占比达到97.08%,几乎所有的负债都以流动负债为主。整个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的7家上市公司的流动负债占比都在70%,表明这7家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都较大,其中深中华A和林海股份的流动负债占比都为100%,即全部的负债都是流动负债,这两家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非常大,若经营不善,很容易受到资金链断裂的扰动。 从全部投入资本结构的角度来看,整个汽车服务子行业的不同上市公司差别较大,有7家上市公司的带息负债占比在50%以下,其中有5家上市公司的带息负债占比在5%以下,分别为中国中期、东方时尚、中国汽研、多伦科技和特力A,特力A的带息负债占比为0,即全部投入资本中不含有任何的带息负债,以自有投入资本、增发、配股和其他战略投资资金为主,这表明这几家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较为宽广,并且融资能力也较强。带息债务占比的较高的上市公司有庞大集团、广汇汽车和申华控股,这3家上市公司的带息债务占比都在65%以上,说明这几家上市公司的短期偿债压力较大,也说明它们的其他融资渠道融资能力较弱。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的7家上市公司中,除了中国嘉陵以外,其他6家上市公司的带息债务占比都在55%以下,其中有5家在15%以下,深中华A的带息债务占比为0,可能与它的历史发展战略有关,并且它的负债应该都是短期融资债券。 表3:汽车服务和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情况
表4:汽车服务和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上市公司负债结构情况
表5:汽车服务和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上市公司全部投入资本结构情况
三、汽车服务和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分析 从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的角度来看,汽车服务二级子行业的12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分布非常不均衡,整个子行业的收入集中度非常高,从最新公布的中报数据来看,整个汽车服务二级子行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4.0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分别为广汇汽车、庞大集团和国机汽车,这三家上半年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占整个子行业的比例达到90.24%,其中广汇汽车上半年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7.43亿元,占比达到44.64%,接近半壁江山,说明整个子行业存在寡头垄断特征。排名倒数前三的上市公司分别为多伦科技、特力A和中国中期,这三家上市公司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均在5亿元以下,其中特力A在2亿元以下,中国中期在5000万元以下,三家上市公司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占比还不到1%。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的7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98亿元,整个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分布也很不均衡,较汽车服务子行业的分布有所分散,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分布为隆鑫通用、*ST钱江和信隆健康,这三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占整个子行业的比例达到86.16%,其中隆鑫通用一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就达到38.81亿元,占比达到59.73%,超过了半壁江山。排名最后两位的林海股份和深中华A的主营业务收入都在2.5亿元以下,其中深中华A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仅有0.66亿元,合计占比不足整个子行业的5%,说明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的集中度也较高。从主营业务收入的成长性来看,上半年汽车服务子行业的12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上市公司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为特力A、漳州发展、龙洲股份、东方时尚和国机汽车,其中东方时尚和国机汽车下滑幅度超过10%。7家实现了正增长,其中有4家的增长幅度在10%以上,3家在20%以上,分别为广汇汽车、中国汽研和申华控股,1家在50%以上,为申华控股。 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的角度来看,汽车服务子行业12家上市公司中,上半年有1家处于亏损状态,为申华控股,去年同期还是处于盈利状态,本年度首度转亏,亏损金额达到7300万元,其余11家均处于盈利状态,这11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23.85亿元,排名前三的上市公司分别为广汇汽车、国机汽车和多伦科技,这3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的净利润就达到20.16亿元,占整个汽车服务子行业的比例达到84.54%,其中广汇汽车上半年就实现净利润14.64亿元,占比达到61.37%,超过了半壁江山,排名倒数前三的上市公司分别为特力A、中国中期和漳州发展(不含亏损的上市公司),上半年这3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都在2000万元以下,合计占比不足0.50%,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的7家上市公司中有1家处于亏损状态,为中国嘉陵,亏损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其余6家盈利的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5.44亿元,其中隆鑫通用就实现4.67亿元,占比达到85.67%,说明整个子行业的其余上市公司基本都处于微利状态。从上半年净利润的增长情况来看,汽车服务子行业的12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负增长、6家正增长、1家扭亏为盈、1家由盈转亏,其中东方时尚上半年的净利润的下滑速度都在15%以上,其中增速较快的主要有亚夏汽车、特力A、庞大集团和广汇汽车,其中亚夏汽车和特力A的增速较快主要是因为去年的低基数,庞大集团和广汇汽车实现了净利润的稳步增长。上半年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的7家上市公司中,有3家实现扭亏为盈,分别为*ST钱江、上海凤凰和信隆健康,1家亏损扩大,为中国嘉陵,2家负增长以及1家实现正增长,为隆鑫通用,上半年的同比增速达到26.94%。 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的角度来看,汽车服务二级子行业盈利的11家上市公司中,有5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在10%以上,其余6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均在5%以下,说明整个汽车服务二级子行业的盈利能力分布不是很均衡,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其中多伦科技和中国中期的净利润率能够达到25%以上。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净利润率较高的上市公司有*ST钱江、上海凤凰和隆鑫通用,其中隆鑫通用的净利润率超过10%,上海凤凰的净率超过6%,并且较去年年末的年末的净利润率均有所提高,主要是由于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导致的。 表6:汽车服务和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上市公司近几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动情况
表7:汽车服务和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上市公司近几年净利润变动情况
表8:汽车服务和其他交运设备子行业上市公司近几年净利润率变动情况
四、汽车后服务市场的未来前景展望 汽车后服务市场以其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不断增加的资本涌入,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项目投资热点。而目前我国的汽车后服务市场,属于良莠不齐,群雄逐鹿的状态。 (一) 国内和国外的汽车后服务市场的整体状况对比 当期全球几大地区的汽车服务行业基本数据如下所示:(1)美国:乘用车保有量约4.7亿辆,终端汽车服务店面数量约为20000家,洗车中心数量约为5100家,发展年限约为50年。(2)德国:乘用车保有量约1.6亿辆,终端汽车服务店面数量约为3700家,洗车中心数量约为1500家,发展年限约为60年。(3)中国:乘用车保有量约1.7亿辆,终端汽车服务店面数量约为1200000家,洗车中心数量约为200家,发展年限约为20年。以上数据能够清晰的看出几个方面的内容,德国和美国汽车后服务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以及不断优化组合的今天,乘用车保有量与终端店面之间的比例为基本平衡的,并且呈现品牌化连锁体系,整个行业基本被几家公司所统治。且洗车服务与汽车后服务并没有关联性,为独立运行体系和行业,因为在欧美洗车属于环保部门独立批复且独立经营的连锁体系模式。再看中国地区的乘用车保有量与终端店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并且终端汽车服务店超过95%基本配置洗车业务,如果按照欧美数十年相对成熟发展经验来看,中国汽车终端服务店面数量严重过盛,120万家店面最终会被行业淘汰掉比例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超过60-80万家,并且洗车业务会被国家相关部门快速进行剥离,不再属于汽车服务行业所经营或有连带关系。这些数据我们不能忽视,它表明了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定位。未来的中国汽车后服务将呈现出以专业化汽车美容养护、专业化换油保养及快修、专业的钣喷中心及大型维修中心、轮胎中心等几种业态形势存在,毋庸置疑的几大板块业务成为了众矢之的。 (二) 国内汽车后服务市场当前阶段面临的转变 (1)汽车后市场正在向多中心、多区域、多模式的方向转化 以前,汽车后市场的流通可能分为几个中心,例如以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地区,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以后,会逐步形成以每个省为中心的区域市场,辐射省内市场,经济发达的省份可能不仅一个中心,例如山东,有临沂、有青岛,会对省内区域进行重复覆盖。这一现象应该引起物流企业的关注。北京、上海等一级市场将向深圳、成都、重庆等一级市场汽车限制使用后出现的新兴市场延伸。二、三级地市级市场乃至县镇级市场将变得越加活跃,用车中心点正在转移,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这些市场的物流基础设施及运输、配送条件等成熟度应该引起物流企业的关注。未来一级市场的汽车消费将体现在单车平均消费的增加,但这个增加程度有限。而新兴的二三级及下级市场,是市场容量在增加,势必带来消费市场的增长。在细分市场中,需要大家关注2个内容,一个是份额最大的维修保养。虽然目前维修保养的市场份额已经是最大的了,但其增长空间依旧很大。在物流布局时,要根据物流产品的特性,研究后市场各类别产品的特性,不同产品对物流的需求不同。另一个需要大家关注的是汽车改装市场的发展。虽然目前汽车改装市场还很小,但在未来,汽车改装市场有可能成为引领汽车后市场(除零部件市场之外)的领头羊。改装市场是一个C2B的概念,意味着小、散、杂,与物流业有些类似。改装商品是车主的个性化定制,但是这些商品是需要到店改装的,所以,改装商品的配送问题值得物流企业研究。国外的改装市场很成熟,超过其他后市场的总和,但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 (2) 用品类车主消费习惯及经销渠道变迁 (3) 施工服务类终端模式遭遇融合重构 目前各种主体扎堆涌入后市场。其中有主机厂,例如通用要自己建1200个店,大众也在筹划,主机厂要脱离4S店,自己做维修保养。其中的经销商集团也在走融合之路,一方面收、一方面卖、一方面转型,今后的4S店都不是4S店,都成为服务店。今后的服务店将成为主流,融合了目前所有的业态。快修快保、美容连锁目前还很小,但日后也将成为主流。上面的各种业态是目前资本进入后市场的几种业态选择,我更倾向于B2B。现在更多的资本也已经不投O2O,转投B2B了。在中国,B2B形式将长期持久存在,不过是2个B之间的距离更近了。生产厂把很多环节收编了。目前的市场还是产品驱动消费,今后的市场将是服务驱动产品、服务驱动消费,先提供服务,再提供产品。服务是个难题,谁解决了服务,谁将占领后市场。 (三) 国内汽车后服务市场未来发展方向 (1)资本进入对于汽车后市场未来影响 以上讨论的是资本进入后场的不同领域。这其中,二手车还不太明朗。汽配也不清晰,原因是还有4S的垄断,等垄断破除后,过两年再探讨互联网汽配会更现实些。资本市场的好处是带入了好的理念。互联网及其技术都是成熟的,前几年在谈互联网对汽车后市场的影响到底是什么?互联网是在天上的行云流水,后市场在地上还没站起来。天上地上有很大的落差,需要地上的先站起来,才可能接到天上的东西,现在依旧如此。互联网有强大的技术,有很好的融合能力,有很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落不到地上。例如后市场O2O中的上门洗车,消费者对服务的否定,否定的不仅仅是这一次服务或是这一名服务人员,而是对这种模式的否定。后市场之所以还没有站起来,是由于人员、技术、体系等都还没有解决。资本进入后会逐步解决这些问题,行业将会有个新的开始,这个时间不会太久,应该就在3-5年。 (2)资源整合力决定未来后市场大格局 后市场的模式将向服务店模式转变。这里面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今后的汽配市场、用品市场不要再搞大建、特建的批发模式。以后的趋势是建服务市场,面向C,不要面向B了。所有的C都要找服务市场做落地。上面罗列了后市场闭环中涉及的方方面面,与物流相关的有3个。物流在影响未来的汽车后市场格局。物流到什么程度,能解决到哪个层级、货物能够在什么时间配送到消费者手中、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体验,决定了后市场发展的方向。B2B能否绕过现有的流通体系,减少流通环节,使渠道扁平化发展,物流对后市场的发展将是决定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