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云昌:移山、劈水、割肋骨,所有你难以置信的事,他做起来只是平常|一刻

 汉青的马甲 2016-09-28

清晨正确的打开方式   和「一刻」欢喜晨读




1967年生于云南的何云昌,90年代初期开始从油画领域转向行为艺术领域,成为中国当代行为艺术最持久的践行者之一,同时也是作品视野最宽广,观念系统最为完整的艺术家。20多年来,他以一种务虚、看似无效方式,用身体的隐忍强悍之力,演绎着他独特的艺术与信念。


1



我是何云昌


1994年我第一次做行为。


我做行为艺术之前我只是觉得有一个念想,想去呈现一下,做完了就不抱什么目的,因为作品是活的作品自身的品质决定它能走多远。


2


“阿昌”这个展览,是关于我个人一个比较全面的梳理,比较集中的一个个展




《龙牙》,是我用我十年做的一个作品十年以来,空闲的时候劈柴,我劈柴的时候把每一次劈柴的日期写在柴上


常当中,大家都忙于应付生存的压力大家的理念和行为准则更功利一些,十年劈柴其实是很务虚的,也是一个很懒散的状态。而且我觉得做一个龙的牙齿,龙本来就不存在,这个东西是非常务虚但它可能是关乎我们每个人心里边久远的念想 


也许我们心理面,从来没有忘却那些久远的念想。




《长生果》是2016年7月8日实施的最新的一个行为作品。我把花生浸泡之后放在这儿,我就坐在透明的小茶几上,三天、七十二小时不吃不喝,等到这个花生发芽,变成长生果的时候,这个作品也就结束了。


芸芸众生,他们其实是处于一种被动的、低消耗模式当中,真的给他一点点水分,给他一点点阳光,他们也完整地、顽强地度过他们的一生。在这个社会进展当中,被无情的冷酷的消磨的最多的还是芸芸众生。它其实和我们心中很多的长生、阳光的理念,相去很远的。在这个作品当中,这两者是以一个很悖论的方式来呈现和进行的。




《英国石头漫游记》它其实是一个比较低效近似无效的一个理念和过程现在社会发展到更高效、更功利、更注重效益的快节奏当中,从人们的认知,到日常的生活工作准则,行为准则,都趋于这种非常的高效和功利化。那么拿一块石头从开始的地方走一百一十二天,然后回到开始的地方,放回去这个过程和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和心境是相去甚远的




《一根肋骨》这个作品是我在2008年8月8日做手术,把我身上左边第八根肋骨取下来,然后做了一个项链。后来我拿这根肋骨做的项链和我妈妈,和几个朋友拍了个合影。


人对两性关系,还有对不同事物的态度方式,是因为你对它持有不同的理念,而产生不同的态度和对应方式的人、物事,如果你在乎的话就是金银珠宝,不在乎的话就是破铜烂铁。


3



我觉得行为艺术它的这种不确定性现场性、灵活有很多优势它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变化,这一块的前景还是比较好的。最容易保存的可以保存最长远的就是行为艺术。


文化艺术是关乎人类非物质利益极具代表性的一个领域,只要人还存在,艺术必然会继续存在下去。但它的表现形态、理念,会不断变化。


我从来没有觉得我成功了,我觉得我一直没有成功。可能你们所说的成功,可能在外边这些人还是有一些名声的,就我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并没有多大质的变化,而且我们自己也,就我自己也没觉得成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