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跳槽高峰期,跳槽的人都增值了,谁亏了?资深HR来告诉你!

 旷野苍狼图书馆 2016-09-28

作为资深HR,每次离职面谈时听到对方说:“额,对方公司比这边的高了**%,你说我跳不跳?”我只能瞪大眼睛,心里翻江倒海“这丫也值这个钱?!”情绪归情绪,但是跳槽的过程中薪水增幅是肯定的,只不过有的加的多,有的加的少而已,但是总体来说,跳槽还是遵循着一定的经济学原理。

一、管理水平高的公司赚了,管理水平低的公司亏了。

管理水平高的公司以价值为导向,能够权衡员工离职带来的损失、挽留员工需要的成本和员工能够创造的价值。

管理水平低的公司关注手段而非目的,管理水平低的部门关注KPI而非绩效,管理水平低的管理者追求卓越的人才而不是合适的员工。常用的台词是:“公司除了老板离开谁都照样运转”,“哪个说的都挺好,还是看干的吧,先使用,不行开掉换一个”。公司确实离开谁能运转,但是不同的人离开有不同的机会成本;如果没有标准,试用又能看出什么,能力没看出来,成本付出很多。如果管理者不在乎成本,不关注产出,你说他会赚还是亏?

二、信息不对称+过度自信+管理者懒得花小成本解决问题,却愿意用大成本试错。

1.根据行为经济学,过度自信理论(Overconfidence Theory) ,人们在面对极度困难的问题时,倾向于过度自信;人们期望好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高于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概率,甚至对于纯粹的随机事件有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对自我知识、能力、学历、经验、背景的综合评估毫无疑问属于极度困难的问题。

2.根据行为经济学,懊悔理论(Regret Theory),对于多数人,行动的懊悔,要大于忽视的懊悔。所以,有时候我们宁可将错就错,也不愿打破现状,对其他选择故意忽视。所以企业管理者倾向于漠视现有员工流失,直至因缺少人力资源不得不在外部市场高价招聘新人。

三、公司和员工双方都满意了吗?

1.管理水平高的公司满意了。根据ROI,把值得留的人留下,让不值得留的人离开。把值得招的人招入,把不值得招的人拒绝。

2.职业规划清晰,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的员工满意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懂得取舍,用现有收入换未来机会就叫远见。

3.长于表达(忽悠),弱于执行的员工满意了。这边忽悠不下去了,该换一家继续忽悠了。

管理水平高的公司,招到第二种员工,踢出第三种员工管理水平低的公司,流失第二种员工,招到第三种员工,招到第三种员工,招到第三种员工……还要感叹,为什么中国没人才!

四、创业公司如何留住人才?

创业公司首先要考虑的不是留住人才,而是吸引人才。

如果给不起待遇,就要给信任、职位或股权。每个创业者都是“学会技能,另起炉灶”,如果原来的公司也处处防着你,哪有你的今天?要走的员工你拦不住,何况一个创业公司也没什么可被员工“偷”的东西。让员工在职期间都能克尽其才,然后好聚好散,将来说不定还有合作的机会。做不了偶像派,就做实力派。没有魅力,就靠真诚。

创业公司想要吸引人才,除了上面提到的方式,当然还有一种比期权更容易吸引人才的方式——给员工量身打造一份BAT级的“特殊福利”,同样的薪水,更低的成本,员工做事更安心,老板才能更放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