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了二十年网球,今天才知道原来发球动作根本不能搔背!!!

 Andywolf914 2016-09-29


“搔背”,我特地查了下在线翻译

英文译作“scratch the back




用痒痒挠搔背自爽国外有不有我不知道

但我知道国内很多教练用此“术语”来教发球


教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



搔背带的不良后果:

1:拍头过于贴近后背,

导致随后的挥拍击球轨迹不顺畅

2:拍头缺少足够的运行加速空间


瞧瞧人桑普拉斯的后引拍

——球拍远离后背



付老湿先面壁三分钟……

因为上面的孩纸是我教的


书归正传,重新做人

注意下面,发球时的整个拍头运行轨迹



拍头向上 ? 向外 ? 向下 ? 向内,流畅运转

其实,除了向上,后面三部分对于任何一次发球都是一样的:

并不需要格外考虑它,

实则就是一个投掷动作!


记住!

绝不是痒痒挠,而是略微外旋前臂

使拍头朝外



目的是除了保证更顺畅的加速轨迹外,

增加额外的击球时的内旋幅度



细微的区别,可能导致发球的成功率偏低、速度牺牲


看看当年发球机器罗大炮的发球吧


拍头远离身体的一个明显挥拍标识是:

拍框对着球的距离增长



搔背的理念很容易导致右边错误:

过早用拍面对准球!


拍面过早对着球,既降低了挥拍流畅性,又牺牲了手臂内旋幅度



最后,再次提醒各位球友:

发球的拍头在身后既不能像搔背一样停留着,




更不能像搔背一样贴近身体,

否则你们的发球就要跟妮妮的似的……




请一起熏痛妮妮三分钟!

离开红土,发球时时处处挨打……


郭天王有言在先,发球的拍头应该远离身体地《动起来》!



● ● ●


好动网球全国联赛

城市总决赛报名正式启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