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笔记之阴阳基本内容条文集解4-5》

 野之老 2016-09-30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1.《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阴阳-阴阳大论》曰: 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注曰:先邪伤卫气致痛,后形肿者,谓卫气伤及于形也。曰: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注曰:邪先客于皮肤为肿,而后壅卫气为痛者,谓形伤及于气也。

2.类经-卷二-阴阳类第一-阴阳应象》曰: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注曰:气先病而后及于形,因气伤形也。形先病而后及于气,因形伤气也。

3.《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曰:然其为肿为痛,复有相因之机。先有是痛而后发肿者,盖以气先受伤,而形亦受伤,谓之气伤形也;先有是肿而后为痛者,盖以形先受伤,而气亦受伤,谓之形伤气也。形非气不充,气非形不生,形气相为依附,而病之相因者又如此。(按:《至真要大论》帝曰:五味阴阳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4.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曰: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注曰:气无形故痛,阴有形故肿也。夫形归气而气生形阴阳形气之相合也故气伤则转及于形形伤则病及于气矣。以上论气味阴阳寒热偏胜之为病。

5.杂解: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素问经注节解-卷二》注:“按经自‘寒伤形’以下至此三段,虽以形气对言,似乎一气贯下,然细观之,实有层次不同。首节言寒热之所伤,次节言形气既伤则或痛或肿,未则交互言之以尽病之变。------凡人之病,有单证,有兼证。痛者未必肿,肿者未必痛,此单证也;既痛而肿者,是兼证也。然兼证之中,实有先后;先后所分,治法异焉。先痛后肿,肿因于痛,治其气而形无伤也;先肿后痛,痛因于肿,治其形而气亦无伤也,本端则标自正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