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PO】朗科智能产销两旺 业绩快速增长

 桃花背 2016-09-30

公司所处行业市场空间巨大,主营产品产销两旺,业绩连续多年保持快速稳定增长。随着IPO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快速增长态势有望延续。

 

朗科智能(300543.SZ)是从事电子智能控制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终端产品中扮演“神经中枢”及“大脑”的角色,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锂电池保护、LED和HID照明电源等领域。公司自成立以来,主营业务未发生变更。


招股书显示,朗科智能2015年实现收入7.14亿元,其中公司主营业务共划分为五块:家用电器电子智能控制器、电动工具电子智能控制器、锂电池保护和控制装置、LED电源产品、HID电源产品,2015年销售额分别为3.88亿元、1.05亿元、1.43亿元、3170.36万元、3243.66万元。


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突出

近年来,朗科智能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招股书显示,2013-2016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5.88亿元、7.14亿元 、4.02亿元;实现净利润4229.75万元、5327.33万元、6272.05万元和3537.81万元,2013-2015年复合增长率为 21.77%。


朗科智能在招股书中还披露了2016年前三季度的业绩预告,实现收入5.82 亿-6.3亿元,同比增长20%-30%;净利润6100万-6600万元,同比增长15%-25%,公司业绩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朗科智能表示,公司盈利来源主要为主营业务——电器智能控制器、智能电源及控制器的生产和销售所产生的经营利润,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收入规模持续增加,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依据招股书,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和2016年1-6月,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分别为7.97%、9.06%、8.79%和8.80%。


朗科智能同行业内上市公司有四家:拓邦股份(002139.SZ)、和而泰(002402.SZ)、英唐智控(300131.SZ)、和晶科技(300279.SZ)。2013-2015年,拓邦股份净利率分别为3.92%、5.69%、5.48%;和而泰分别为4.84%、5.37%、6.77%;英唐智控分别为-1.4%、4.94%、2.11%;和晶科技分别为3.59%、3.47%、3.05%。


从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来看,公司2013-2015年的净利率水平高于可比公司。


对此,朗科智能解释称,由于公司规模的提升以及对各项费用支出的有效管理,公司近两年来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低于同期同行业上市公司水平,因此,公司总体毛利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近的情况下,净利率水平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


朗科智能所生产的电子智能控制器产品,是家电、电动工具、汽车、智能家居等产品实现智能控制的核心部件,这些下游行业的市场规模均在千亿美元以上,家电及汽车甚至是近万亿美元级的市场。


据同行业上市公司和而泰招股说明书披露,“根据行业权威研究机构Frost & Sullivan的统计,2006年,仅在北美和欧洲,电子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692亿美元,并预测全球智能控制器行业2005-2010年的复合增长率约为24.9%。”


据此可以推测,目前电子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容量应超过1000亿美元。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各类终端产品智能化、节能化、个性化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子智能控制器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全球电子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从细分行业来看,公司主要服务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锂电池保护、照明电源等下游领域。


2011年,中国家电电子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已超过1000亿元;作为电动工具的主要生产地,中国电动工具行业对于电子智能控制器的市场需求也快速增长;锂离子电源和智能LED、HID照明电源均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相关行业的电子智能控制器需求都处于快速增长的趋势。


另外,中国已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特别是电子制造产业向中国市场转移已是不争的事实。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跨国企业不仅将生产和销售重心逐步转向中国,还将前端的研发设计和采购中心向中国进行一体化转移,这种发展趋势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产销两旺

由于人们对各类终端产品智能化、节能化、个性化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子智能控制器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公司主要产品电子智能控制器的产量增长迅速,一直保持较高的产销率。


招股书显示,2013-2016年上半年,公司设计产能分别为2007万套、2007万套、2710万套、1400万套;实际产量分别为2253.4万套、2264.64万套、3155.87万套、1628.37万套;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12.27%、112.84%、116.45%、116.31%。


朗科智能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部分生产工序的产能利用率甚至超过满负荷,当前公司产能不足的情况限制了公司承接订单的能力,无法进一步发挥规模优势。


而本次IPO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顺利实施后,公司的产能瓶颈将得到解决。


公司本次IPO募投项目投资总额为2.83亿元,共有四个项目:电子智能控制器产能扩大项目、研发中心扩建项目、浙江海宁电子智能控制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及补充经营流动资金,投资金额分别为1.16亿元、1964万元、1.01亿元、5000万元。


依据招股书,电子智能控制器产能扩大项目,由全资子公司广东朗科建设实施,拟通过新建生产基地和新增生产设备,将公司的智能控制器产品生产能力增加1200万套,从而进一步拓展行业规模,提升公司行业地位;浙江海宁电子智能控制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由全资子公司浙江朗科建设实施,拟通过购买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加以修缮后实施智能控制器产品生产及小家电产品代工,项目完全达产后, 每年智能控制器产能将达到1300万套,同时新增家用电器整机生产320万台/年。


朗科智能表示,智能控制器部分下游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上采用资格认证的方式,一旦企业通过客户的认证,这种合作关系将会十分稳定。下游企业厂商对供应商认证的审核程序十分严格,在这一认证体系中,供货的稳定性是考量的重要指标,而供应商的产能状况则直接关系到供货的稳定性。此次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的供货能力将得到大幅提高,有利于巩固、加强与下游终端客户的战略合作,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此外,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年均新增收入和净利润也有望出现较大提高,获利能力进一步增强。


客户和研发优势明显

朗科智能依靠自身的研发实力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赢得了国内外知名厂商的信赖。


招股书显示,公司在家用电器、电动工具、智能电源等领域的主要客户有创科实业、九阳股份、 爱仕达等,上述客户在该领域具有强大的品牌效应、销售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公司与这些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了公司的经营稳定和持续发展。


电子智能控制器企业进入知名下游制造商的供应链体系具有较高门槛,必须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品质保证能力、较大的生产规模及丰富的生产经验。


电子智能控制器企业一旦通过合格供应商资质的最终审定,便可纳入下游制造商的供应链体系,逐步与其建立长期深层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近三年,公司绝大部分销售收入来自上述知名企业,这些优秀的客户群体为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公司客户结构不断丰富,从一家核心客户为主的结构发展成为两家核心客户、4至5家重点客户、10家以上长期客户的结构,公司重点客户数量不断增加,并且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合作关系较为稳定。这些客户资源是公司在行业内的重要竞争优势。


招股书显示,2013-2016年6月,公司对TTI、九阳股份的销售金额占公司收入合计比重分别为64.26%、65.17%、59.35%和56.06%,占比较为稳定。期间,公司还成功开发了Euro-Pro、东莞致远等新客户,拓展了新的收入来源。


此外,公司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技术能力的构建,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已培养了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研发团队。


在电子智能控制器领域,公司已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控制理论、设计思想、软件算法和制造工艺技术。此外,公司还积累了一些具有独特领先优势的技术,如在锂电池控制和保护技术方面,实现了对锂电池组充电电压的精确控制,使锂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得到充分的保证;在智能照明驱动技术方面,可实现智能照明产品高功率因素、低纹波、高可靠性、智能调光等特点,适应多种场合的需求。


公司在研发方面注重对未来3-5年主流趋势产品的技术储备,在趋势产品爆发期到来时,公司能够快速为客户提供可靠稳定的技术方案,抓住市场机遇。公司现在重点推广的空气净化类产品、无刷产品等在4年前就已经开始做相关的技术储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