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胀气难受老想吐,应急就按按这里!(四缝穴

 一夫堂 2016-09-30

  1为什么会胀气?

  胃肠道胀气是人们对消化不良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消化不良多表现为饭后腹部疼痛或不适,常伴有恶心、嗳气、打嗝、肚子胀等。其中,嗳气、腹胀、腹痛、排气过多、打嗝等多被认为是胃肠道胀气。

  中医认为,气行不畅是百病之因,气滞体内,自是阻郁循环。气不畅则精不生,内脏活力自然受损,造成各部位的酸痛与疲劳。肠胃不适,也正是如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有胃胀气的现象。据专家分析脾胃虚弱的人群经常会出现胃胀气的现象。

  引起胃胀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如消化不良、精神压力、胃肠道疾病等。如果胃胀气不及时就医的话也会危害我们身体的,大家一定要提高重视。


  2胀气常按五处穴位

  对于肠胃胀气,我们可以采用中医按摩的手段去缓解。

  四缝穴

  四缝并非是一个穴位,而是四个穴位的合称,分别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第二指关节相交处的横纹中点。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用穴。

  四缝原本被医家用来治疗小儿消化问题,后来证实,成人使用四缝治疗消化不良效果也非常好。

  ● 按法:按摩时,采用坐或卧式,一般选用拇指或中指,以指腹按压穴位,每次15下,每日按2-3次,以带酸胀感为宜。坚持一周即可缓解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症状。


  足三里

  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就是足三里穴。

  ● 按法: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可促进胃酸分泌还能止疼。


  内关穴

  按摩内关穴有助于消除胃胀气的情况,内关穴位于手腕横格纹以上大概三个手指宽的地方。

  ● 按法: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压20-30次,并且按摩1分钟,就会逐渐减轻胃胀气的感觉。


  中脘穴

  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也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

  ● 按法: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

  同时,我们也可以按揉中脘穴下方的下脘穴,它的位置距离脾胃很近。中医有个选穴原则,叫“临近选章门穴”,意思在病患部位的周围和附近选穴。


  丰隆穴

  在膝盖外侧与脚踝连线正中间点。按丰隆穴可以治疗胀气恶心,具有健脾化湿,促代谢,纾解肠胃胀气,止嗝的功效。

  ● 按法:用指腹以画圆方式按压,带酸胀感为宜,每次15下,每天按2、3次。


  3胀气该怎么预防?

  晚餐少吃产气食物

  少食豆类。豆类所含的低聚糖被肠道细菌发酵,能分解产生一些气体,进而引起打嗝、肠鸣、腹胀、腹痛等症状。因此老年人晚餐最好少吃豆制品。

  高纤维食物别过量

  过量吃高纤维食物容易在胃肠内产生大量气体。比如麦麸纤维含量高达31%,笋干达到30%,辣椒超过40%,其余含纤维素较多的有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等,各种杂粮如荞麦面、玉米等也属高纤维食品。吃这些食物要注意搭配,不能过量。

  多吃护胃、顺气食物

  有些食物有养胃和顺气作用,比如山药健脾胃、益肾气,可促进消化吸收,黏稠质地也有保护胃壁功效;白萝卜可顺气,但要熟着吃,比如炖汤。此外,山楂、洋葱、大蒜都对胃肠有益。


  杜绝狼吞虎咽

  这种习惯会将气体带入肠道,因而产生腹胀。尽量少喝碳酸饮料和啤酒,含有果糖或山梨醇的甜点,也是产气的食物。

  克服不良情绪

  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其结果是胃气增多,腹胀加剧。

  小编提示:想要预防肠胃胀气,要做到定时定量地吃放,同时要保证好的心情哦。

  最后临近祖国母亲的生日,在此,小编络络祝大家假期愉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