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格里奇75岁生日快乐丨“天才只是永不泯灭的童心”丨阿姐的“童年情景”丨我们不是天才,但应努力理解她...

 红豆居士 2016-10-01


“有的艺术家竭尽全力来雕刻他们的塑像、准备他们墓碑上的碑文,玛塔·阿格里奇跟他们正好相反,直到最后一口气,她也只有一个信条:‘生活,自由自在地生活。’这不是一个教条,更不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她的自由,在这个一切都受到限制的世界里,是一种宿命。她根本不可能用另一种方式来生活。”——《童子与魔法 :钢琴女王玛塔·阿格里奇传》


Pianist Martha Argerich and Grand Piano on LEGO


 阿姐七十五周岁生日快乐!

玛塔·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1941.6.5— )

阿格里奇的舒曼钢琴协奏曲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阿格里奇/里卡多·夏伊)



里卡多·夏伊(Riccardo Chailly 1953年-),意大利指挥家。 


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阿格里奇/帕帕诺)



Antonio Pappano


Antonio Pappano出生于1959年12月30日,是英国指挥家和钢琴家。他13岁随家人到美国康涅狄格州定居。在美国他经过几年严格的钢琴训练,在纽约市成了有名的钢琴伴奏者,当时Pappano还是那里最年轻的指挥家。1992年也就在Pappano32岁时成为La Monnaie乐团的指挥,至2005年,Antonio Pappano已经指挥过很多乐团,如克里夫兰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柏林爱乐管弦乐团和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等。Antonio Pappano因其出色的钢琴演奏及指挥表现受到社会好评。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54

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是他唯一的钢琴协奏曲,倾注了他火热的心和高度的热情,是“世界五大钢琴协奏曲”之一。作品完成于1845年。1841年舒曼试图改变传统钢琴协奏曲的写法,作了《钢琴主奏a小调幻想曲》的单乐章钢琴协奏曲,但被出版社退稿。后来舒曼不得不另外新作了两个乐章。该作品是在舒曼一生中最幸福的年代完成的,当时,他和克拉拉的爱情冲破重重阻力而取得成功,创作也随之出现高潮。乐曲主题鲜明,表现了作者的生活理想以及为之而斗争的信念。虽然在外表上与古典的协奏曲相比并不显得新颖,但实质上这是一首极具浪漫主义特色的钢琴协奏曲。作品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

热情而有感情的快板,a小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 乐章的第一主题在a小调上,显得压抑、痛苦。 第二主题则在明亮的C大调上展开,光明,富有幻想色彩。这两个主题的发展时而痛苦哀叹,时而浮想联翩;时而冥想苦想,时而慷慨激昂。表现了坚韧的斗争精神。

第二乐章

间奏曲,优雅的行板,F大调,2/4拍子,三段体。这个乐章充满着极为甜美的感情,简直像一首浪漫温和的协奏型牧歌。乐曲在开始时,弦乐与钢琴优美的对答,柔和地展开主题。这种醉人的气氛,在以往的协奏曲中是找不到的。有人认为这里是在描写克拉拉动人的形象。乐章结束后不停留地直接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

活泼的快板,A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钢琴辉煌地奏出了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乐思,弦乐器以闪耀般的音阶性上升加了进来。主题舞蹈性旋律棱角分明,有一种向一切鄙俗势力宣战的气势。这一乐章的结尾由钢琴奏出了绚烂的旋律,充满热情和信心地形成高潮而华丽地结束乐曲。

阿格里奇的舒曼《童年情景》

Schumann: Kinderszenen; Kreisleriana

这是阿格里奇于1994年6月9日发行的专辑。

《童年情景》并不直接描绘儿童生活,也并非供孩子演奏的小曲,它是为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而作。舒曼曾对克拉拉说:“由于回忆起你的童年时代,我在维也纳写下这部作品。”他还说:“每次弹这些曲子,孩童时代的许多情景就会在脑子里苏醒过来,使我深深感动。”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 1810~1856)所有的钢琴音乐,几乎都有所指涉,试图将文学阅读产生的情绪具象化,或是描写真实或想象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在他的心灵构思、小说及抒情诗篇之间的交互作用。钢琴对于舒曼的意义,一如对于肖邦,是自我的延伸。舒曼的作品显示他对钢琴的音色及特性有与生俱来的直觉。他喜爱强而有力的和弦架构,但并不打算将钢琴转化为管弦乐团,也不向李斯特那样要展现钢琴家灿烂的技巧。相反的,舒曼是要彻底利用平台式钢琴的响亮声音、结构上的丰富感及音调的份量。因此要想成功演奏舒曼作品的钢琴家,必须具有哲学家素养的气质,且须有能力因应音乐的情感,并收放自如...



玛尔塔·阿格里奇(Martha Argerich) 的演绎,正是情到之处,金石为开。相比其它钢琴大师的演奏,玛尔塔弹得快时更快、慢时更慢;时而放热情,有时又具有阴沉忧郁的格调,表现出作品内在、沉思的诗意,对比更加强烈。她的演奏音色铿锵有力,光彩夺人,人们除了赞叹拜服之外,实在找不出批评的字眼。


《童年情景》(Kinderszenen Op.15) 钢琴套曲舒曼作于1838年。该作品没有直接描绘儿童生活,而是从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角度进行创作。舒曼以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法,深入儿童心灵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幽默、神态逼真并富有情趣。全曲由13个标题性小曲组成,下面我们为大家提供了三个版本的聆听,大家可以仔细比较下不同版本的差别: 

(1)异国和异国的人们。平稳四分音符夹杂着不安分的附点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听到异国故事时诧异好好奇的神情。 

(2)奇怪的传说。突变的节奏使乐曲显得夸张活泼,仿佛古怪离奇的故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3)捉迷藏。上上下下飞快跳跃的顿音逼真地展现出孩子们你躲我藏、追逐游戏的情景。 

(4)孩子的请求,亲切温柔的旋律充满稚气,并带有祈求、幻想的情绪,最后结束在属七和弦的七音上,形象地描绘了孩子提出请求期待答复时的神情。 


(5)心满意足。欢快的旋律音型在高低声部轮番出现,内声部固定的切分节奏、丰满的和声都微妙地刻画了孩子得到所期望的东西后满足幸福的心理。 

(6)重要事件。夸张而单纯的顿音、呆板的节奏,呈现出孩子一本正经的严肃面孔,令人发笑。 

(7)梦幻曲。这是其中最精彩迷人的一首,常单独演奏,还被改编为各种乐器的独奏曲,并广为流传。乐曲节奏缓慢平稳,旋律起伏均匀,细腻动人,在丰满温和的和弦衬托下,渗透着梦境般静谧甜美的诗意,把人们带入梦幻境界。

(8)在壁炉旁。柔和舒展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充满融融之乐,和谐温暖的家庭图景。 

(9)木马游戏。在持续音上奏出带切分节奏的旋律简洁生动,使人联想到前后晃动的木马和木马上兴高采烈的小骑士。

(10)过分认真。跨小节的绵绵不断的切人构成严肃单调的主题,恰当地描绘出孩子努力思索神情。 

(11)惊吓。平静的主题交织着紧张的半音经过的弦,经音乐罩上一层恐怖色彩,刻画了儿童听到鬼怪故事后害怕惊恐而又好奇的心理。 

(12)入眠。晃动的节奏型加上卡农手法的运用,形成了摇篮曲般温和宁静的气氛,中间的转调更增添了乐曲的梦幻色彩,最后平静舒缓的音乐表明孩子已酣然入睡。 

(13)诗人的话。这首终曲是以成人的口吻写成,旋律悠缓,蕴含着迷惘惆怅的心情,表达了舒曼对已逝童年的忧伤和感慨。


本专辑中另外一部作品是《克莱斯勒偶记》(Kreisleriana Op.16) ,该作品标题取自一位指挥家克莱斯勒(Johannes Kreisler)之名,他是霍夫曼音乐评论中的虚构人物,深受幻觉之苦。舒曼在这位指挥家身上看到自己。1838年4月他仅花了四天时间就完成这组八首幻想曲,题献给肖邦。这组作品是舒蔓所作最主观的钢琴音乐,开头部分掌握狂乱的热情,接下来是揉和焦虑、失望、怪诞及浪漫渴求的幻想曲,然后进入高昂的抒情、冥想的遗忘中。



“天才只是永不泯灭的童心”


玛塔阿格里奇,当今世界最具传奇色彩的钢琴家,她的演奏风格浪漫豪放,被人们称为“音乐的女大祭司”。《童子与魔法》是阿格里奇首部中文版传记,完整地呈现了阿格里奇的传奇经历和伟大成就。“天才只是永不泯灭的童心”,波德莱尔的话仿佛是为阿格里奇而写,或许也道出了隐藏在所有艺术中最温暖的秘密。


下文是法国“蓝色钢琴”网站对该书作者奥利维耶贝拉米(Olivier Bellamy)的采访,标题为编者所加。购买这本书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本公众号的音乐图书推荐书店购买。

带着阿格里奇去孤岛

访《童子与魔法》作者奥利维耶贝拉米

问:什么使您决定给玛塔阿格里奇写一部传记?钢琴家本人对您的这个想法反应如何?

答:我是2000年认识玛塔阿格里奇的,当时她跟内尔森弗莱雷在法国拉罗克当特朗国际钢琴音乐节演出。我被她的音乐深深震撼了,台下她又那么热情、友好。看到我跟她的接触很顺利,《音乐世界》的主编纳塔莉克拉夫交给我一个重任:采访玛塔。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法语谚语说得好:“‘不可能’不是法国人的风格。”这个采访机会,我争取了两年的时间才得到!这篇采访记得到了我的同行们的敬佩和广大读者的赞扬,我本应十分满足,可是我却想更上一层楼!当我跟玛塔透露写一本由不同采访记组成的书的想法时,玛塔生气了,说:“我对自己不感兴趣,我只对别人感兴趣。”几个月后,我又跟她重新提起这件事。那一次,是在布鲁塞尔她的家里,已经是曙光在即的清晨六点了。欢度了新年除夕之后,所有的客人都走了,只剩下我们两个人面对面。我向她提出一个建议,说我要通过采访她的朋友、她的三个女儿、她的乐伴来写一本关于她的书。这个主意让她觉得很好玩,她说:“那随你的便。”2007年,刚刚被聘用到 Buchet-Chastel 出版社的加埃勒迪布迪厄得知我的计划,马上跟我签了合同。然后,我花了两年的时间来写作。

问:为这本书的写作,您采访了很多音乐家和玛塔阿格里奇本人,这些各色各样的面谈是如何进行的,特别是跟钢琴家本人的面谈是如何展开的?一般面谈多长时间?这些人如何接受您的请求,回忆过去?

答:跟玛塔的每次会面都惊心动魄、令人难忘,可以以此为内容另写一本书!因为她不喜欢一个人旅行去开音乐会,我好几次坐火车或者飞机陪她去(我得到她的经纪人和朋友雅克泰朗的配合),当然,没忘记手上拿着我的笔记本。有时候,她同意谈谈;有时候,她不同意。我必须抓住合适的时机,这些时刻常常是在深夜。有一次,在鹿特丹,我在她的旅馆房间里,已经深夜四点了,我还在记录她滔滔不绝的回忆。我累得几乎支撑不住了,可还在原是音乐会节目单的小纸片上写呀写呀。

我跟她的女儿交谈了很多次,我跟她们成了好朋友。作为记者,我在旅行中采访了十几个音乐家:查理迪图瓦,斯蒂文科瓦切维奇,克劳迪奥阿巴多,丹尼尔巴伦博伊姆,鲁诺-莱奥纳多格尔贝……在洛杉矶,我采访了为玛塔癌症动手术的两个外科医生之一。开始,他疑心重重,后来在了解了我的情况之后,特别是知道玛塔并不反对我的计划之后,他把一切都告诉了我。我也多次跟玛塔的一些知心朋友交谈,比如马丁·蒂耶普,还有那些她小时候就认识的朋友。他们知道我跟玛塔关系很好,都很信任我。我花了五年的时间来做这个工作收集材料。

问:您还有什么别的资料来源?

答:我去了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阅读了很多档案材料:报纸的文章、乐评、照片、信件、玛塔儿童时代的笔记本,等等,这些材料是她母亲保存或者收集下来的,现在由玛塔的弟媳戴安娜来保管。戴安娜非常热情、可爱。

问:玛塔阿格里奇在很多城市生活过,这是否给您的传记写作工作造成了一些麻烦?

答:没有,倒是被我用来设置传记的结构:同时按照时间顺序和地理顺序。我们从一个城市旅行到另一个城市:她出生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跟古尔达学习的维也纳,十六岁获得比赛第一名的博尔扎诺和日内瓦,开始演出生涯的汉堡……而且,我也保留了这个地理上的结构来介绍她的朋友:跟斯蒂文科瓦切维奇相遇的伦敦,跟查理迪图瓦结婚的蒙得维的亚,跟内尔森结成忘年之交的里约热内卢,她创办了自己的音乐节的日本别府。


古尔达教阿格里奇弹琴

问:为什么您给这本书起了《童子与魔法》这样一个标题?

答:这是拉威尔的一个作品的名称。拉威尔是玛塔最心心相印的作曲家之一。科莱特的作品一开始就写道:“妈妈!”要知道,没有她的母亲胡安妮塔这个非凡的人物,玛塔肯定永远不会成为钢琴家。拉威尔创作这个作品时,刚刚失去了他一生挚爱的母亲。而母亲去世时,玛塔也痛苦不堪。科莱特跟她自己的母亲西朵也有着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再者,这个标题很好地概括了玛塔的一生:年幼时就已经拥有了成年人的意识,可是一辈子都保持了不泯的童心。魔法,指的是她与钢琴的神奇的关系。她不太清楚在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是怎样让钢琴发出那些魔力无穷的声响的。

我也在首页题铭里写上波德莱尔的句子:“天才,只是永不泯灭的童心。”全书以巴黎结束,她在巴黎普莱耶尔音乐大厅演奏舒曼的《童年情景》。首尾就衔接上了。

问:在您看来,玛塔阿格里奇的演出生涯中,哪些时刻、哪些地方、哪些相遇是最重要的?

答:跟她的老师古尔达的相识是最关键的。是古尔达让她发现了她自己。可是,实际上,一切都很重要:在意大利跟米凯兰杰利没上的“课”,在纽约跟霍洛维茨没见成的“面”……通过她,读者了解了二十世纪的几个最伟大的音乐家,走进了钢琴这个辉煌迷人的世界。

问:除了她作为钢琴家的天才之外,您认为玛塔阿格里奇身上最吸引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答:一方面很透明,另一方面难以捉摸。她对别人的关心是真实的,这也让她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命运对她的支配。她同时是一个超级明星、一个深刻的女性、一个永远的少女、一个吉普赛人和一个伟大的却不自以为是的艺术家。

问:对您写的传记,玛塔阿格里奇是怎么想的,她跟您说了吗?

答:她对我说她很感动。可是我想,这部传记也让她忐忑不安,她如此赤裸裸地暴露在读者面前,她很迷惘。一些朋友对她说,她一如既往地保住了她全部的秘密。这些话使她心宽了一些。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吧。

问:如果您只可以带玛塔阿格里奇的一盒带子到一个孤岛上,您选择哪一盒?

答:每天我的选择都不一样。其实,我最希望的是,带着她到这个孤岛上。可是,这也将是投身于地狱。

阿格里奇七十五岁了,数字是可怕的。

如果你热爱一个钢琴家,你最不希望的就是祂变老。

但变老又意味着祂一定留下了足够丰厚的生命和艺术给我们。

有人经常问,喜欢钢琴曲,何必那么迷恋钢琴家?


钢琴如何离得开人呢?

不同的演绎有不同的生命,

但只有极少人的演绎让我们惊讶人的复杂。

阿格里奇便是那种不断给我们丰厚感受的钢琴家。

我们聆听她的琴,也就爱上了她的人,她到底是什么人呢?


阿格里奇是神秘的,

我们并不知道她太多喜怒哀乐。

但我们还是在努力捕捉她的生命感受,

一种方式是通过聆听她的琴声,细细体味;

另外一种便是了解她的成长,她说过什么,做过什么。

对这两种方式,我们绝不厚此薄彼,只要有助于了解她,就追求

“天才只是永不泯灭的童心”

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应该努力去理解她的“童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