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救人!体验“生死时速”

 昵称mt5Lu 2016-10-04

救人!记者体验“生死时速”

陈凯杰 任茵茵 陈琪伟 刘丽宇

记者与护士争分夺秒推担架。
记者与护士一起复核每个病号的注射药物剂量种类。
医生展开急救。
整理文档。

    谈到120的医疗救护,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救护车鸣着警笛在路上疾驰的情景,这意味着生命的危急,也代表着生命的希望。当病人出现紧急病情,真的可以说是生死一线。此刻,医护人员的努力付出,挽救了千千万万病人的生命。但努力付出的背后,是医护人员用他们的专业知识,用他们的辛勤劳动换回来的。9月24日,记者来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体验了急救中心医护人员是如何工作。

    跟随120救护车抢救病人

    24日早上8点30分,记者赶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姚为学和其他医护人员已经做好出车的准备,马上奔赴雷州市人民医院接一位病重的病人。二话不说,记者也立即上车,跟随救护车前往雷州。

    第一次坐上救护车,记者心情有点忐忑,一路上没怎么讲话。很快,救护车就到了雷州市人民医院,姚为学主任与当地医护人员交接,然后到病床对病人进行了一些辅助检查,针对检查报告,对转运风险进行评估。当病人的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医护人员们开始为病人制定出最为合适的转运方案。随后,医生向病人家属解释转运方案,在和病人家属正式达成共识、家属签字后,便开始对病人进行转运。

    在运载病人回湛江的过程中,护士定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关注检测仪的数据,确保病人的安全。看到护士对病人细心体贴的照顾,记者心中白衣天使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

    回到湛江已是上午10点45分,稍坐一会,11点,急救中心又接到120紧急通知,市区内一位80多岁的老人,已经不省人事,情况十分危急。

    急救中心李志文副主任马上带队出诊。紧接着,记者跟随医护人员上了救护车。由于医院到老人家里的路程不远,在救护行进过程中,护士迅速带好卫生口罩、一次性手套等用具,然后再次检查急救工具,确认无异常。

    第二次坐在救护车里,记者的心情非常复杂,既有对未知的抢救行动的紧张之情,更有面对生命危机的一分庄严。

    伴着救护车的警笛声,记者随车到达老人家楼下。停好车后,李志文首先跑上楼,紧随其后的护士和实习医生也拿好急救医疗设备匆匆上楼。记者也迈开步子紧紧跟着跑上楼。进入老人家里的时候,其已静静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李志文和护士马上拿出医疗仪器对病人进行紧急处理,数分钟后,他面色凝重,“患者已经走了。”老人家属尽管十分难过,但似乎也预料到了这个结果。随后,李志文向老人的家属询问了一些问题,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向病人家属分析了老人去世的大概原因并安慰家属。家属听完李志文的话也感到安慰不少,随后便开始了解相关的后续事项处理方法。

    面对这种生死离别,在一旁的记者心情十分沉重,为生命的逝去感到难过。回医院的途中,护士透露了她的感受:“作为医护人员,我们真的经常经历这些生死离别,尽管也会难过,但不会让情绪影响自己太多,毕竟也需要对接下来的病人负责。”护士安慰记者。

    听到这里,记者对生命的无常多了一些感慨,除此之外,记者更多的是敬佩医务人员,面对这么多的情况,他们会难过,却依旧会以最专业的状态对待下一位病人,这种专业素养让记者非常佩服。


记者(中)与医生、护士合力将病人过床进行诊治。
学习人工急救知识。
了解生命体征仪器的操作方法。
帮助行动不便的病人喝开水。

    模拟掌握急救技术

    回到医院,已是中午。简单吃了饭,记者打算学一点急救知识。首先学习一些急救人员常用的急救仪器的观察以及使用方法,例如心电图机、心电监护除颤仪、血压监测仪等。医护人员需要对仪器的波形和数据十分熟悉,以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情况,从而进行更为科学的急救治疗。

    接着,记者继续跟着护士学习心肺复苏急救技术。护士向记者介绍说:“在我国,由于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率很低,因此在有意外伤害和急性病症发生时,事故现场缺少懂得急救知识的人员,伤病员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现场救护,因而延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增加了伤病员的痛苦,甚至造成可以避免的伤残或死亡。因此心肺复苏技术是每个人应该也是必须得掌握的一项急救技术。”

    在进行模拟急救的时候,护士拿来人体模型,向记者介绍了病人心搏呼吸突然停止的表现,包括意识突然丧失,病人昏倒于各种场合,面色苍白或转为发绀、瞳孔散大,部分病人可有短暂抽搐,伴头眼偏斜,随即全身肌肉松软等症状。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对着人体模型,护士更是手把手地指导记者应该怎样科学地实施心肺复苏急救,“这里是按压位置,下压5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正常成人脉搏每分钟60—100次……”护士详细地解释操作的步骤,帮助记者更快掌握急救技术。

    争分夺秒抢救病人

    中午时分,由于到了喂食时间,记者跟着护士去到留察病房。此时,病床上的一位老人刚刚进食完,在与老人家属沟通过取得同意后,记者便按照护士示范的喂食手法,喂老人喝水。由于老人的身体还十分虚弱,只能躺着。因此记者拿着杯子,学着护士的样子,一勺一勺地喂老人喝水。老人是躺着的,因此喂水一定要小心翼翼,以防老人呛着。

    喂完老人喝水,得知有一位女病人即将被送到急救中心。记者马上跟着护士去急救中心门口等待病人。由于病人是急性腹痛,且未查明原因,因此需要迅速诊治。接到病人后,记者跟护士分别站在救护车担架的两边,齐心协力地将病人推进病房。病人躺在救护车担架上,需要被抬转到病床。记者按照医生提前说好的站好位置,提起担架的一角,在主治医生的口令下“好……一……二……三……抬!”“准备…过!”病人被众人成功转移到病床上。随后,医生对病人进行急救。

    ■记者手记

    提高急救知识很重要

    急救中心副主任陈粤明告诉记者,打120急救电话是有讲究的,市民需要提高急救意识,才能让生命得到最大保障。首先,报警的人需要准确判断病情,如果只是普通疾病,病人可自行到医院就诊,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及影响医护人员对那些急需救护的病人进行抢救。第二,当病人所在的位置比较偏僻时,报警人的电话号码十分重要,一定要保持电话畅通,条件允许的话,应有人在巷口等复杂路段为救护车带路,减少无谓的绕路时间,争取更快抢救病人。第三,学会一点急救知识很重要。如果家人在家突然出现不适,家属如果能正确掌握一点正确的急救知识,可以让病人在等待救护车期间适当减轻一点症状,毕竟救护车从接到指令到到达现场需要一段时间。第四,在路上遇上救护车执行救护任务时,呼吁大家能尽量让出通道避让,因为那是生命的绿色通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