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辈出下的中国古代玉雕发展史

 昵称70965419 2020-07-29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艺术,距今已有近八千年的历史,从高古玉时期的“红山、良渚、齐家、龙山、巴蜀”的“神玉”时代;到周朝成立专门管理制玉的政府部门——“玉府”;玉雕开始进入“官玉”时代;再到明清时期,资本经济开始萌芽,民间制玉高手辈出,中国玉雕进入“民玉”时代。


而到了当下,玉雕这个“旧时王谢堂前燕”,更是完全“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全民皆可观赏、把玩的艺术品,也由此涌现了一大批名扬四海的玉雕大师。

从“神玉”时代的众人协作制玉,到“官玉”时代的皇家专用,再到如今“民玉”时代的百家争鸣,中国玉雕在发展的历程中,大师辈出!可以说,正是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国玉雕发展史。今天,让我们跟随大师的脚步,将时间拨回到中国玉雕最开始的地方:

史前时期
史前时期的中国玉雕,多以神话故事里的瑞兽或者实际生活中的动物为创作题材,表达的是对神明的敬仰,因此也被称作“神玉”时代。且史前时期的玉雕创作多是众人协作,而又没有文字及相关的记载,故而这一时期的玉雕大师们都无从考证。

到了周代,“玉”成为了贵族专用于祭祀和象征天地的“宝器”,这个时期,出现了用于祭天的玉壁、祭地的玉琮、传今的玉圭、封官爵的玉佩等。而为了更好地制造和使用“玉器”,周代特别设立了专门管理制玉的政府部门,叫“玉府”,其职责是“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之藏”,负责这项工作的玉雕匠人们也被称作“玉人”。但因“玉府”是专为周天子及贵族服务,故而,即便在有文字记载的周代,水平再高的“玉人”也很难留下名字。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是中国玉雕业的第一次巅峰,百家争鸣的思想成就也推动着玉雕制作的发展。在这一时期,玉雕创作非常注重造型之美。因此,即便历史书籍中没有留下这些玉雕大师们的名字,但出自他们之手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却仍然值得我们现代的玉雕艺人们学习!

秦朝

秦朝是第一个有历史文献记载着制玉大师的朝代。史料称“秦兼七国称皇帝,李斯取蓝田之玉,玉工孙寿刻之,方四寸,斯为大篆书,文之形制为鱼龙凤鸟之状,稀世之至宝也。”而《拾遗记》中说,始皇元年,骞霄国献刻玉善画的工匠,名裔,刻玉为百兽之型,毛发宛如真矣。曾刻两白玉虎,不仅形象生动,毛发皆栩栩如生。孙寿和烈裔便是最早出现在文献中的玉雕大师。

汉代
到了汉代,但凡达官贵族下葬,必有玉器陪葬,在南昌“海昏侯墓”挖掘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玉器”。据史料记载,当时广陵国吴郡,即今天的苏州,有一位制玉大师名叫颜规,他常被叫到广陵王府解玉制玉。这位颜规可以说是苏州玉雕的老祖宗了。

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玉雕业也一度中断。直至隋统一后,玉雕业才又重新恢复,并且玉器更多的成为室内装饰品,而不仅仅是“法器”和“佩戴品”。据《大业拾遗记》记载,隋炀帝幸江都,看中垫脚女吴绛仙,但她已嫁玉工万群为妻。万群的老婆能被隋炀帝看见,可见万群绝非一般的“玉工”,因为一般玉工的老婆是不可能出入如此高规格的场所的。


此外,隋代还有一位大师名叫何通,《隋书》只有三个字的记载“善斫玉”,斫者,用刀斧砍。能进入《隋书》的人,其技艺必有过人之处。


宋元时期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经济高度发达的一个朝代,彼时的“美玉”不再是王公贵族的专利,而是逐渐向下渗透到文人士大夫阶层。并且,受文人士大夫的影响,制玉工匠也逐渐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如:赵荣、林泉、崔宁、陈振民、董进等,都是当时久负盛名的玉雕大师。


到了元代,由于蒙古的马蹄,横跨欧亚大陆,使得该时期的玉器也极大的吸收了一部分舶来的工艺,如印度的痕都斯坦工艺。并且,由于蒙古族的豪放,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也逐步出现了大型的“器皿”件,如元朝开国元勋忽必烈在开国大典宴请群臣盛酒用的"渎山大玉海",就是一件巨型玉雕品。用新疆和田整块大玉经5年雕琢而成,重1750kg,可储酒 30余担。


而提起元代的制玉大师,就不得不提起当下被北京玉石业行会尊为琢玉业祖师爷的丘处机。传说他能“掐金如面,琢玉如泥”,曾被元帝封为高官,掌管造办机构。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可以说是玉雕业发展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诸如贺四、李久甫、陆子冈、王小溪等,这些知名艺人社会地位较高,其中尤以陆子冈名气最大,发展了"刀刻法以及"连环会"制作工艺,创造了各种阴阳浮雕于一体的玉雕工艺制品,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到了现代,还有大型玉雕展会举办玉雕精品评选活动就是命名为“陆子冈杯”。

清代距离现在较近,史料记载的名家达几十个,但其中比较著名的当属朱永泰、姚宗仁、朱时云、芝亭、谢士枋。而关于他们的史料文献,则更是不胜枚举。据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有良玉虽集京城,工巧则推苏州。可见,明清时期的玉雕,非常看重“工艺之精巧”,而以“巧工”见长的苏州玉工界涌现了一大批制玉大师。

玉雕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玉雕技艺的精细程度越来越高,玉雕作品的创作题材也越来越丰富,这自然离不开每个时期的玉雕大师们,引领和推动。因此,中国古代玉雕史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大师们的传承和发展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