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秉绶:来自清代、具有现代装饰风格的隶书

 大敏pe237ka6hg 2016-10-04

伊秉绶(1754 - 1815) ,清代书法家,字组似、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洲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 进士,授邢部主事、迁员外郎,后任惠州知府、扬州知府。著有《留春草堂集》。
书法之美无外乎结构与笔法,二者的万千之变化给了我们诸多的审美揭示,丰富着书法美学的内质。元代大书画家赵孟瞓论书有言: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用笔即笔法,笔法由构成文字的线条直接体现。因此,千百年来书法中笔法乃为核心。
伊秉绶在其隶书艺术的创作中,对笔法的研究与表现有其独到的一面。在人们的印象中,伊秉绶隶书的线条平直、均匀、齐整、少有变化,“简直可以说是对线条的变化熟视无睹”①。然而细观默察之后,你会发现伊氏隶书的线条是极其丰富多变、耐人寻味的,它好像一位大智若愚、精纯内藏的深山老道,只有虔诚而不舍的叩问才能窥见其深藏的内蕴。下面,笔者拟从几个方面来窥探伊氏隶书的线条之美。
方与圆
线条的方与圆是指起收和转折处的笔势与形状。汉隶风格多样,有以圆笔为主的,有以方笔为主的,但大多数都是方中带圆、圆中带方、方圆相互参用的。伊氏隶书的特点是方处极方,圆处极圆,造成强烈对比。伊氏用篆书笔法写隶书,藏锋起笔,裹锋中锋涩行,或顺势收,或藏锋收,起、收处大多数为浑圆之形,偶尔作方形或圆中略带方意,转折处却绝不用篆书圆转笔法,而纯作方折,且折角为直角,方正之极。很少有外方内圆,外圆内方或亦方亦圆的折笔。由于折画的方正,加之横坚画的平直,使伊氏隶书的字形非常方正,内部空间多为正方形和长方形,在有斜画的字中则为三角形,很少有不规则的内部空间(汉隶中则多为不规则状的内部空间) ,如作品“宋拓仅存”四字、“散邑盘铭”四字等,皆如此。字形和内部空间的方,使伊氏隶书显得静穆、沉稳、刚硬、饱满、苍拙;线条起止的圆使其显得流转、温润、优美、精巧。伊秉绶有少数作品用笔以方笔居多,线条有方硬、果断之感,如作品“贞烈垂芳”、“临(裴岑纪功碑) ”等。方和圆在强烈的对比中求得了统一和谐。窃以为这种方圆处理比不方不圆、亦方亦圆的处理更为高明。
曲与直
直的线条显得稳健、刚强、壮美,曲的线条柔和,有动感,显得优美。过直则易呆板、生硬,过曲则失之软弱、无骨无力。以书体而言,篆、草多用曲,楷多用直,行、隶则直曲兼重。伊氏隶书多用直线和折线。有些笔画本来是曲线,他却有意写成直线。如“乐”的“幺”、“公”的“厶”、“陶”的“阝”。撇和接大多写得近乎直线。伊氏较少用曲线,但用得极巧妙,如作品“贞烈垂芳”四字中横竖画的平直均匀与曲线、点画形成对比,有动有静,既稳重又生动。“垂”字的末笔本为直画,但伊氏有意变为很有弹性、动感很强的“U”字型曲线,独具匠心。作品“经经纬史”对联中三个“糹”,前两个用直线,第三个用极其婉转流畅的细劲曲线,一下子将规整呆板之态打破,生气顿生。伊氏有时又变直为曲。如“传”字中间本为直笔,他却有意变为有装饰意味的圆弧;“欧”字的两“口”字变为圆弧线,增加了灵动之感。
伊秉绶在师法《张迁》、《衡方》、《孔宙》、《韩仁铭》、《裴岑将军碑》、《魏受禅表》等碑方正、拙朴风格的
基础上,使直者更直,曲者更曲,加大反差效果,增强了形式感。
粗与细
伊氏隶书中,早期作品笔画较粗壮,晚年渐趋细劲。如两副对联作品“政声韩吏部?”、“变化气质?”与横幅作品“长生长乐之斋”、“爱曰吟庐”等皆横细竖粗,撇捺亦比较粗重,粗细形成两个基调,构成对比。同时根据总体布局的需要,他还对个别笔画作了夸张处理。如对联作品“变化气质?”中“气”的上部中间一横变为很细的四个短竖,分割出四块较大的空间。“质”字的“贝”中的两横很细,与其他笔画构成对比。“灵”字中间的三个“口”线条亦很细。这些处理都是在总基调基础上的细微变化,起到了提神点睛的作用。



伊秉绶书法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