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数学易错知识点总结及小学数学知识归类

 秋玲8 2016-10-05



第一部分:小学数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小数相关: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例如:3.25 5.26 都是带小数。

计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十分位,百分位……。  

计数单位:给定一个具体的数字,问他的计数单位,则取其最低数位的计数单位作为这个小数的计数单位。例如1.023的计数单位是0.001;如果问某个小数中的某个数字的计数单位,那么他的数位的计数单位即为所求。如“1.023中,数字2的计数单位”是0.01

整数相关:                                            

整数:正整数,零与负整数构成整数;-2-1012这样的数都是整数  

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自然数由0开始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集体(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数的分类:按一个数约数的个数分,非0自然数可分为1、质数、合数三类。(数学上规定,只要涉及约数和倍数问题时,0这个自然数一般不考虑在内)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质数都有2个约数。  

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合数至少有3个约数。  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

互质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两个合数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约数与倍数: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分数相关:

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4的分数单位是1/ 4 ,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大的分数单位是二分之一,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分数大小相等,分数单位不一定相同。如八分之二与四分之一相等,四分之一的分数单位大。  

分数的意义: 2/3表示把单位“1”分成3份,取其中2份,用分数表示是2/3

换算关系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6平方米   1公顷=104平方米=100公亩    

平年闰年: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年份是100的倍数,如果能被400整除的,那一年是闰年;年份数不是100的倍数,如果能被4整除的,那一年是闰年)  

平年365日,闰年366日(多出来的一天加在2月里,135781012月是大月,每月有31天; 46911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平年的2月是28天,闰年的2月是29天。)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小学数学易失分题型归纳整理:  

1置换问题:  

题中有二个未知数,常常把其中一个未知数暂时当作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假设性的运算。其结果往往与条件不符合,再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求出结果。

典型案例如鸡兔同笼问题即是。一般是已知两个总量(即,总头数和总脚数),求两个分量各是多少?

如鸡兔同笼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是:

①先假设全部是其中一种动物(如:鸡)

兔的只数=(实际总脚数—每只鸡脚数X鸡兔总头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

鸡的只数=总头数—兔的头数

②先假设全部是其中一种动物(如:兔)

 鸡的只数=(每只兔脚数X鸡兔总头数实际总脚数)÷(每只兔脚数每只鸡脚数)

 兔的只数=总头数—鸡的头数

2盈亏问题(盈不足问题):  

题目中往往有两种分配方案,每种分配方案的结果会出现多(盈)或少(亏)的情况,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盈亏问题(也叫做盈不足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应该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求出由于每份数的变化所引起的余数的变化,从中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被分配物品的数量。

其计算方法是:  

当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时每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当两次都有余数时总份数=(较大余数-较小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当两次都不足时总份数=(较大不足数-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3,年龄问题:  

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而倍数差却发生变化。  

常用的计算公式是:成倍时小的年龄=大小年龄之差÷(倍数-1

4,牛吃草问题(船漏水问题):  

若干头牛在一片有限范围内的草地上吃草。牛一边吃草,草地上一边长草。当增加(或减少)牛的数量时,这片草地上的草经过多少时间就刚好吃完呢?(按单位时间单位对象的用量划为一份)

视问题情况可套用如下公式:

1)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多天数-相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少天数÷(吃的较多天数-吃的较少天数);

2)原有草量=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

3)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草的生长速度);

4)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知识归类

一、整数部分

1、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都叫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注: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而不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整数:自然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3、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读完一级要读出级名,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4、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位上一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5、整除: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

注: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的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6、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注:几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

7、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大一个叫做最大公倍数。

注:几个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公倍数。

8、能被2整除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

9、能被5整除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

10、能被3整除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11、同时能被2和5整除的特征:个位上是0。

12、同时能被2、3、5整除的特征:个位上是0;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

13、奇数和偶数:能被2整除的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0也是偶数)

14、质数和合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就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除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

   注: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5、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也就是说必须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并且是质数,并不是每个合数的因数都是它的质因数

16、互质数:公因数只有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二、小数部分

1、小数: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叫做小数

2、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叫有限小数;

3、无限小数:小数部分位数是无限的叫无限小数;

4、循环小数:一个无限小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5、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循环小数。

6、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循环小数。

7、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分数部分

1、分数:把“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2、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真分数小于1)

3、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四、百分数部分

1、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

2、合格率=合格数量/被检产品总数×100%    

出勤率=出勤人数/应到人数×100%    

发芽率=发芽的棵树/种子的总数×100%        

达标率=达标人数/总人数×100%      

出油率=油的重量/果实的重量×100%        

命中率=投中的个数/投球的总数×100%

及格率=及格的个数/参考的总人数×100%      

优秀率=优秀人数/参考的总人数×100%  

出粉率=面粉的重量/小麦的总重量×100%      

含盐(糖)率=盐(糖)的重量/盐(糖)水的总重量×100%

含药率=药的重量/药水的总重量×100%

3、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5、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6、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等于两外项之积。

7、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8、现价=原价×折扣     原价=现价÷折扣     营业税=收入×税率

9、应得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息税=应得利息×5%    

实得利息=应得利息— 利息税  

本息=本金+利息

五、正数与负数

1、正数: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正小数)

2、负数: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包括负整数、负分数、负小数)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所有正数都在0的右边,所有负数都在0的左边;所有正数大于所有负数;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六、数的改写

1、整数的改写:

(1)改写成以“亿”或“万”做单位:只要在“亿”位或“万”位数字的后面添上小数点,再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亿”或“万”字。(末尾的0要去掉)

(2)改写成近似数(四舍五入到“亿”或“万”位):找到“千万位”或“千位”上的数字,如果“千万位“或”万位“上的数字比“5”小,直接舍掉“千万位”或“万位”后面所有的数字,添上“亿”字或“万”字;如果“千万位”或“万位”上数字比“5”大,要向前进一,再舍掉“千万位”或“万位”后面所有的数字,添上“亿”字或“万”字。

2、小数化成分数:将小数扩大100倍,添上百分号;

3、分数化成小数:去掉百分号,缩小100倍。

4、小数化成分数:先将小数写成分母为10(一位小数)、100(两位小数)、1000(三位小数)….的小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5、分数化成小数:先将分数写成乘法算式,算出算式的结果。(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6、分数化成百分数:先将分数化成小数,再将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分数:先将百分数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能约分的要约分

8、化简最简整数比:

(1)90:60=(90÷30):(30÷30)  

(2)0.25:0.4=(0.25×100):(0.4×100)=25:40=5:8

(3)两边都是分数:两边同时乘以这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例:2/5:3/4=(2/5×20):(3/4×20)=8:15

(4)一边分数一边是小数:先将小数化成分数,再两边同时乘以这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例:0.4:3/4=2/5:3/4=(2/5×20):(3/4×20)=8:15

(5)一边是整数一边是分数:两边同时乘这个分数的分母。

例:3/4:7=(3/4×4):(7×4)=3:28

9、常用的分数化小数:

1/40=0.025   1/50=0.02   1/100=0.01   1/2=0.5   1/4=0.25   3/4=0.75   1/5=0.2    2/5=0.4   3/5=0.6   4/5=0.8   1/8=0.125   3/8=0.375    5/8=0.625    7/8=0.875   1/10=0.1    1/20=0.05    1/25=0.04

七、数的大小比较:

1、整数比较: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如果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相同数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小数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看它们的小数部分,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的;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依次类推。

3、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就大;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先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

八、方程与等式

1、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但方程一定是等式。

4、解方程的公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九、运算定律与性质

1、加法交换率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分配律:a×(b+ c )= a×b+ a× c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加法运算性质:a-b-c=a-(b+c)

6、除法运算性质:a÷b÷c=a÷(b×c)

十、常用的公式

速度×时间=路程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单价×数量=总价

每亩地产量×地的亩数=总产量            

每块地砖的面积×块数=教室总面积

每组(每队)人数×组(对)数=总人数        

每包的册数×包数=书的总册数

每天用煤数量×使用天数=煤的总数            

每瓶的容量×瓶数=总容量

十一、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

  注: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出现次数都是最多的,那么这几个数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如果所有数据出现的次数都一样,那么这组数据就没有众数。

3中位数: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当有偶数个数据,为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4找中位数的方法:把一组数据按从大到小顺序或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当数据是奇数个时,正中间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当数据个数是偶数个时,取正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十二、常用的计量单位

1、长度单位:千米(km)米(m) 分米(dm) 厘米 (cm)  毫米(m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2、面积单位:

平方千米(km2) 公顷(hm2) 平方米(m2) 平方分米(dm2) 平方厘米(cm2)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体积单位:立方米(m3 ) 立方分米(dm3) 立方厘米(cm3)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4、容积单位:升(L)   毫升(ml)

1升=1000毫升 =1000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5、重量单位:吨(t) 千克 (kg)  克(g)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6、时间单位:世纪    年     天      时     分     秒

1世纪=100年  1年=365天(平年)(平年2月28天)  1年=366天(闰年)(闰年2月29天)

1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    1小时=3600秒

7、单位换算方法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十三、线

1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长,无一定长度。

2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边无限延长,无一定的长度。

3线段:有两个短点,有一定的长度。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5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十四、角

1、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无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2锐角:小于90度的角。

直角:等于90度的角。

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

平角:等于180度的角。  

周角:等于360度的角。

十五、三角形

1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特征:

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3、三角形分类:

(1)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

(2)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两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每个内角都是60度)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都不相等)

十六、常用图形公式

1、正方形:周长=边长×4(C=a×4)  

面积=边长×边长(S=a×a)

2、长方形:周长=(长+宽)×2 (C=(a+b)×2)    

面积=长×宽(S=a×b)

3、平行四边行面积=底×高(S=a×h)

4、三角行面积=底×高÷2 (S=a×h÷2)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6、圆的周长:C=2πr (r= C÷2π)  C= πd  (d= C ÷π)

7、圆的面积:S= π r2

8、长方体:

棱长总和=(长+宽+高)×4  

棱长总和=长×4+宽×4+高×4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体积=长×宽×高

9、正方体:

棱长总和=棱长×12    

表面积=棱长×棱长×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10、圆柱体: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C h)  

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体积=底面积×高(V=S h)V= π r2h

11、圆锥体积:V= ? S h   V= ?π r2h

12、周长:绕物体外部一周的长度。  

面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

表面积:立体图形外部所有面的面积之和。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下篇文章《小学全年级语文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