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始混元气层次

 endjiami 2016-10-05

初始混元气层次

(2015-09-02 11:58:06)
      初始混元气层次

   
初始混元气层次  
  它是混元气的原始的层次,故称之为初始混元气。它是一种质地均、性能 没有区别的特殊物质,它充满整个宇宙,并贯穿于万物之中,它也是不可分割的 整体,它可以演化生成不同层次的非实体物质混元气,并进而凝聚成各种有形之 物——实体,它是生化成我们的宇宙的根本。  
初始混元气层次相当于传统气功理论对宇宙中的元气(或称太极)的描述:  
“一气动荡,虚无开合,雌雄感召,黑白交凝,有无相射,混混沌沌,冲虚 至圣,包元含灵。神明变化,恍惚之极……夫天地之始也。”  
  引伸讨论:  
  初始混元气是混元子“打破”向内圈缩之特性,使点空间与点时间解离,使 混元子的无分别的时空特性分解成有了时间、空间内容的特殊状,形成了时空 复合子。初始混元气是时空复合子组合而成的一种只有单纯信息,而能、质还都 处于潜伏状的特殊物,复合子的不同集合可形成各种信息。所以又说它是各 种潜在信息的混化。这时的复合子——初始混元气的基元,已不同于混元子, 因其在开放过程中获得了可以发生演化的能力,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它演化形成 的。这似乎与大爆炸开始后的初一刹那很相似,那时引力与电磁力尚未分开, 尚处在一种混化状,这是一种尚未进入物理世界的原始混沌状。  
  至于混元子生成原始混元气的过程与机制,详见《整体论·宇宙整体观》,这 里仅述其要:当宇宙各星球演化至黑洞时,黑洞内部的时空结构在强大引力作用 下开始发生改变,当达到一定限度时,就产生时间、空间内向圈入而形成混元子 并使引力消失,刹那间黑洞崩解,混元子充斥整个宇宙。在混元子逃逸过程中, 时间和空间发生解离而成初始混元气。对此,古人也有类似的论述,《混元混洞·劫 运部》中说:“元气于眇莽之内,幽冥之外,生乎空洞。”又说“空洞之中无光、 无象、无形、无名、无色、无绪、无音、无声……”这些古人论述与我们的观点 虽然用语不同,分析其内容不是很近似吗?  
初始混元气层次相当于传统气功理论中的太极(元气),《心传述证录》中说:  
“太极者,灵极之渐辟而渐虚者也。洞然不杂于阴阳,朗然不亏于元体,存 变化于无定极之中,而阴阳自有至定极之理。”又说:“不言元极则太极同于一物, 而不足为万化之本根;不言太极则元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物之资始。是以动 静无端,阴阳无始,正太极之妙用也。”  
《道脉图解》中说:“太极者,阴阳之气,升降之理,流行之气理。”对于太 极的体性,从它的“虚灵”特性上分析,则称之为“灵极”,所谓  “藏妙有于虚灵之内,体真无于有极之先,不别而自分,不凿而自窦,将以 启造化之初机,发灵光之始窍。”  
  从它的“有而能化”的特性上分析,则称“元极”,所谓“本元始之凝和,藏 太和之氤氲,粹至精而无色,含一炁而无形”。又说:“具阴阳之体,变化有机, 包三极而立混极之元,还终天而为始天之化,兹非太极之气母乎?”(以上均引自 《心传述证录》)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之所谓元极、灵极、太极是从不同侧面阐述 了仅次于道的这种特殊物的体性,与我们称述的初始混元气相仿佛。 
    初始混元气层次 
   初始混元气也叫原始混元气。原始混元气是由处于绝对状态的混元子生化出 来的。这个气也是非常均的,当然它没有混元子那么均。原始混元气已有时 间、空间的区别了,不过从具体事物来说还没有区别。到了原始混元气就有了气, 传统气功叫它元气、混元一气、化生万物的气,各种万物都是从它生出来的。什 么是原始混元气?它是原始、初的混元气层次,可以变化了,能变成万物了。 而混元子层次它本身是不能变的,它时空都统一了。原始混元气在没变万物之前 非常均,连成一体不可分别,充满整个宇宙,它可以生成具体的事物(正因为 如此,在智能气功的初、中级教材中,我们曾称原始混元气是宇宙中基本的混 元气),而且在具体事物当中还存在着它,但却没有混元子了,混元子只能生成 原始混元气,它进不到具体事物当中来。原始混元气和混元子就区别在这一点上, 这也是我们的混元气理论和传统气功道的理论不完全一致的地方。传统气功说道 也在人体里面,实际它说的道指的是原始混元气,指的是太极,原始混元气和传 统气功讲的太极、元气基本上是相等的。 
  引申讨论: 
  原始混元气是怎么来的?只有讲清这点之后,我们才能对混元气有更深刻的
了解和认识。混元气是混元子演化来的,而混元子是怎么形成的?时间往里边合, 空间往里边合,交合到一个点上来,它本身既是时间又是空间,混合到一起了。 混元子生混元气时,就是这个点,它本来是向里边圈入的,现在不往里边圈了, 而是往外一散开,空间往外一散,占有空间了,两边有端头,有空间性了;时间 往外一散,时间有了,有了时间性了。这么展开之后,混元子就不再是一个时间 中有空间、空间中有时间的彼此密不可分的混化状态了,而是时间和空间加到一 块儿成为复合状态了。所以这样可把原始混元气叫做“时空复合子”,时间和空 间的复合状态。由于时间和空间两个复合到一起,有点区别了,有了时间特性和 空间特性了,当这些“复合子”一结合,就会有各种不同的联结、联合,就可以 造成各种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特性,就可以生出万物来。混元子则不同,你怎么结 合都是一样的。 
 对这个问题大家可慢慢想一想,到了这个层次只能靠理性思维去想,因为它 本来是个超常智能状态,现在没有超常智能就要想。宋明理学把这个层次就叫 “理”。有人说宋明理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其实它讲“理”能生万物,这个“理” 在常态智能下是个道理、理论,可在超常智能状态下是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能 生成万物,因此实际上宋明理学也是唯物主义,不是唯心主义。古人好多理论, 如果按哲学分析,并不是唯心主义,只不过是词用的不确切。因为过去语言少, 词汇少,他们表达不出来,这样就把精神的东西,脑子里概念的东西和那个真实 存在等同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情。所以对时空复合子我们也从脑子里想有这么 个东西实际上不是想才有,是用语言说不出来,你只能用脑子思维,通过思维来 认识它。当然二程和朱熹他们的确也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没能认识那个存在, 没感觉到那个存在,所以他们只能叫“理”。清朝的王船山也是这个样子,他研 究事物的理研究较多,因为“空”的那一层次,他本身没有进入进去。 
混元子怎么演化成混元气,在讲整体观时要详细讲,在这儿简单说一说。混 元子生混元气是整个宇宙变化过程当中的一个环节,混元气慢慢也会变成混元 子,这是一个一开一合的过程。实际上这一开一合就在宇宙形成的刹那,按照天 文学来讲也是我们这个宇宙消失的一刹那、新的宇宙形成的一刹那,这个环节是 混元子和混元气生灭的过程。当宇宙各星球演化至黑洞后,黑洞里边质量非常大, 什么进去都出不来,引力越来越大,里边越来越小,越来越小,强大的引力把每 个物质都往中心引,使原始混元气每个点都粘不住,时间和空间往里边回缩,成 为混元子。在形成混元子一刹那,这时引力就消失了。引力一消失,里边密度非 常大,由于引力和斥力都是相对而言的,引力一没有了,力的惯性作用就使斥力 向外散开,往外一散开,时间和空间又出现了,又成了时空复合子,即原始混元气,原始混元气从混元子变化过来仅是一刹那的时间。由于我们感觉不到混元子, 因此这一点是根据传统气功理论、现代科学,结合我们练功的考察、分析,借助 理性思维提出来的,不是完全从练功上搞的因为如果没有混元子,只有混元气, 那么黑洞把物质都收进去,再一爆炸开,在这个过程中的转换,就说不清楚,宇 宙的回归循环就解决不了。这本书写完之后,我近看到一个材料说,搞黑洞的 科学家霍金认为,我们宇宙起源于黑洞。这跟我们写的基本差不多,有些地方相 仿。慢慢懂得这些道理后,混元子、混元气古人说是一个东西,现在就好理解了。 元气就是道,道是元气,因为真正行使道的生化万物、自然变化的作用是“道理”, 而真正体现要体现在元气、原始混元气上。因为真正起变化是原始混元气中的时 间和空间特性,功能是时间的内容,结构是空间的内容,不同时空结构就产生不 同的物质、结构和功能。 万物的混元气虽然它的边界不是很清楚,但总有个“边”。人和人、物和物、 星球和星球、宇宙之间它们都有个边,有个范围。范围外面的空间是什么物质来 联系着呢?,现代科学认为就是引力在联系着多种多样的物质,而从气功道理来 讲是混元气在联系着,引力只是混元气的一种物理特性。引力和原始混元气不等 同,但是一产生原始混元气之后,就开始有引力了,它是伴随着出现的。因此引 力和原始混元气是相并而行的,可以从引力的普遍性上来考虑原始混元气,但是 不能划等号。如果在非常安静的时候,随随便便地想一想银河系中心,非常遥远, 一想银河系中心,那个联系,就绝对不是电磁波作用的联系了。那种非常深远的 状态,已经是初步的模模糊糊的原始混元气的状态。这需要慢慢考察,越来越详 细,越来越细微,就可以通过练功来感知到具体状况了。所以古人说元气是个恍 惚,道是个恍惚,实际上是元气的恍惚自然,古人对道的许多描述,其实是对元 气的描述。 
   课本引了古人的一部分论述,大家看看就行了,能懂得多少就算多少,懂了 之后还要琢磨,到了这个层次,没有超常智能只能靠理性思维去想。如果会这么 思维了,就叫做“以理作意”,明了道理用这个道理去想、去琢磨,琢磨着了, 感觉到了,脑子里会有一种特殊感觉——无形无象的。感觉到它以后,功夫就上 长了。我们是先明理,然后去琢磨,琢磨之后有感觉了,马上逮住它,经常是一 动就有,一动就逮住它,总是历历在目,这样功夫就不一样了。要用它化你的身 体,充满身体的每个地方。有时躺在床上,就闭着眼想银河系中心,银河系中心 在哪儿你也不知道,反正非常遥远。一想,脑子里有一种特殊的空空荡荡的感觉, 而且是非常快的一刹那。总那么空空荡荡又不对了,又不是它了,是脑子里边的 气在起作用了,一想的一刹那,一种“虚、灵、空”的感觉,那才是它,才是元气。一下子不易想着,就要经常想,一下想对了,里边是一种特殊感觉——舒服 畅快,但不是无,它和任何形象都不一样,想着它之后,这才是想着原始混元气 了。古人认为想着原始混元气就解决一切了,其实这与体察到意识活动还不等同, 这只是感觉到原始混元气了,不是“见性”。 学习这些内容,同学们可结合着古人说的和我们讲的互相讨论,你说你的, 他说他的,也别争,谁也别说谁不对,谁都证明不了谁对谁不对。这些问题大家 凑一块多嚷嚷,三五个人在一块儿讨论讨论互相启发。其实谁说的也不对,我说 的也不对,它本来是超常态的内容,用常态怎么能说对呢?你说点我说点,由于 你说不是靠你的语言,而是靠你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一“说”,你激我一下, 我激你一下,可以加深大家的领会和理解。这就是不让同学们记笔记的道理,你 要只听我用语言这么说,那不行,你要用心听,我说着说着你觉得心里边一动弹, 那一动弹就是个感觉。“以理作意”,这样做,就是让你练功夫、长功夫的,用这 个理论练功夫去,你就经常想它,它是什么你不知道,用这个“不知道”,支配 你去想。这不是矛盾吗?对,就是这样,在这个矛盾当中你能理出头绪来就是功 夫。所以过去根本大道不好学,就在这点上,不好悟,不好理解它。不好理解还 要理解,这样琢磨……就出本事了,这是根本大道。对于根本大道,还有很多东 西,以后再讲。过去说点开玄关窍,要点开它还得靠你自己开。我这里用语言说 一说,你一收,有的人感觉到了,“噢,对了,玄关窍就是它!”可不是我用手给 你掰开,理要悟,你自己去琢磨,去悟去。玄关窍在什么地方,怎么搞,怎么体 会,那是要传,方法要靠自己苦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