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的个性:陶瓷上的文字

 nangongcunfu 2016-10-06

看惯了陶瓷上装饰的多姿花卉,也该领略一下文字装饰陶瓷的魅力。


古人营销学——陶瓷上的文字广告

磁州窑酒具中,有一批广告性诗句,古人用这些美好的词句标明功用来达到广告目的。这些器物一般都为民间瓷器。

民间瓷器多为实用器,其商品性明显。既然是商品,必然就要推销。从长沙窑开始,瓷器上就出现了很多画龙点睛的广告文字。

此宋代磁州窑诗纹梅瓶上有“酒中曾得道,梦里遇神仙”的广告语,放在现在也是不错的广告术语。


就是这些瓷器广告中,竟然还有一种“王婆式”的直白广告语。

扬州琼花观附近曾出土一件瓷片。胎质粗疏,发色灰暗,砂底,圈足根部两面斜削平切,有洪武至永乐民窑的特征。令人称奇的这块瓷片装饰的兰草右边书写了四个字———“此碗多好。”

这样的广告,不知消费者能不能领情。



古人“小聪明”——陶瓷上的诅咒

北京北海附近曾出土过一块明晚期的瓷片,底款用青花书写两行八字:“拿去用者,男盗女娼”。很显然,这件瓷器是为当时祭奠死人时候用的,具有很明显的功能性。如此“诅咒”装饰,也使得这件很普通的瓷碗买去后很难被其他人偷去。



古人宣传单——陶瓷上的生产厂家

以人名或者广告语作为品牌的款识在清代中晚期比较多见,有的瓷器在盖子上会写上自己商铺的信息。北京前门地区改造时候,出土过一些小件瓷器的盖子,上面用青花写着:“京都前门外大栅栏西头路北”。它意图表达的也非常明确。经过考察,这件瓷器上所写的地方在清代中期应该是一个药铺的所在。



古人品牌意识——陶瓷上的企业文化

南宋到元左右的时期,龙泉窑有些茶盏或者碗中心会出现一些印章款识,“河滨遗范”就是其中款识之一。河滨遗范这个款识,应该是在茶盏或者古代瓷器烧制中最早出现的品牌意识。河就是黄河,范就是做瓷器的模子,“河滨遗范”表明自己的茶盏瓷器是最正宗的,是“名牌”;而“遗范”两字和今天的“SINCE 1902”、“始于康熙多少年”作用一样,企业文化放在这里,焉有欺客道理?



古人的“使用说明书”——陶瓷上的“心灵鸡汤”

耀州窑磁枕举世闻名,除了那些婴儿、花卉纹样的磁枕之外,还有诗文磁枕头。

这是一首名为《落梅风》的元曲:“愁如醉,闷似痴,闷和愁养成春睡。珠帘任谁休卷起,怕莺花笑人憔悴。”这样的磁枕,还给人心灵的慰藉,磁枕的诗词和花卉,保你睡中梦魂香。



古人的“人生观”——陶瓷上的“人生哲学”

江西高安有一只馆藏元青花高足杯,在杯子的里面写着:“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意思是人活百年,每天饮酒也不过三万六千次而已。字体飘洒,好似酒仙最后一笔呵成,浪漫地表达出“人生苦短”的哲学思想。



参考资料:

“雅昌艺术网”《陶瓷上的中国——中国陶瓷文字器》

《石狮日报》电子版2003年08月20日《两件明早期民窑青花的即兴之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