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尔山城始筑年代考辨(4)

 waiwlu 2016-10-06


  五
  高句丽势力由东向西扩张,有一个渐次渐远的过程,顺藤摸瓜,我们会一步步捋出这条线路。
  汉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玄菟郡首次迁徙,落脚于当时的高句丽县(新宾永陵南城址)。通过对该城多年的调查和勘探,采集了大量遗物,有人据此分析,该城“应系汉城址”,“至魏晋时期仍沿用”。如此看来,晋时,高句丽势力向西尚未占领苏子河流域,怎么能在苏子河更西的抚顺地区构筑新城呢?近年,对该城又行发掘,在魏晋时期的遗迹上,发现叠压有高句丽遗迹,表明高句丽进入这里的时间不会早于魏晋。这一地层关系又告诉我们,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玄菟郡迁离此地,直到西晋时期,这里仍是汉人的聚居地。
  汉与高句丽的分界线,《三国志·高句丽传》有一段记载,值得注意:“汉时赐鼓吹技人,常从玄菟郡受朝服衣帻,高句丽令主其名籍,后稍骄恣,不复诣郡,于东界筑小城,置朝服衣帻其中,岁时来取之,今胡犹名此城为帻沟溇”。
  “帻沟溇”,是筑于玄菟郡与高句丽“东界”上的一座小城,它在哪?


  经过多年调查,在新宾县红升乡白旗村发现一处汉代城址,地表上仍可采集到许多汉代陶片和瓦片,由此向东,新宾境内再无汉代遗存的发现。它基本上位于由东向西流的苏子河上源,由此东进15公里许,则为高句丽早期活动的主要地带富尔江流域,富尔江由北向南流,它与苏子河一纵一横,呈T字形相对,沿江分布2座高句丽早期山城,即转水湖山城、黑沟山城。白旗村汉城,极有可能就是幘沟溇,富尔江或富尔江与白旗村之间,应是玄菟郡与高句丽的东界。
  《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又载:“正始中(244),俭以高句丽数侵叛,督诸军万人出玄菟,从诸道讨之。句丽王宫将步骑二万人,进军沸流水上。大战梁口,宫连破走”。沸流水,是流经今桓仁地区的浑江及其支流富尔江的泛称。《清史稿·地理志》云:“富尔江口盖古梁口也”。分析毌丘俭从玄菟出发,沿今富尔江而下,至桓仁北甸子乡富尔江口,与高句丽展开了大规模的厮杀。由此得知,三国时期,高句丽与玄菟郡的交界线,仍在富尔江一带。


  六
  咸和八年(333),慕容廆去世,其子慕容皝继为平州刺史,重新进行了权力分配,以高诩为玄菟太守,阳骛为辽东太守,说明此时玄菟、辽东辖境仍在慕容政权手中。
  不久,高句丽势力向西有所推进,第二玄菟郡址的新宾永陵南城址没入了高句丽势力范围之内。下面战事可作间接证据。
  咸康八年(341),慕容皝迁都龙城(今朝阳市)。为了谋取中原,扫除后顾之忧,在庶兄慕容翰的劝导下,率军四万,大举进攻高句丽。慕容皝兵分两部,从高句丽著名的南北道向高句丽王都推进。
  《晋书·慕容皝载记》:“皝迁都龙城。率劲卒四万,入自南陕,以伐宇文、高句丽,又使翰及子垂为前锋;遣长史王宇等勒众五千,从北置而进。高句丽王钊谓皝军之从北路也,乃遣其弟武统精锐五万距北置,躬率弱卒以防南陕。翰与钊战于木底,大败之,乘胜遂入丸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