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 CSA&TISC 眩晕论坛-慢性前庭综合征

 夫大 2016-10-07
本届2016 CSA&TISC眩晕论坛中,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的鞠奕教授就慢性前庭综合征(CVS)的病因、诊治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强调了病史问诊及体格检查的重点,有助于临床医师CVS临床诊疗思维的培养,具体内容如下。

1. 慢性前庭综合征的定义

一组以慢性眩晕头晕或不稳为主要症状,持续数月至数年,通常有持续性前庭系统功能障碍(视震荡、眼震、步态不稳)的临床综合征,通常具有进行性发展和恶化的病程特点。如下图。




2.慢性前庭综合征的病因

慢性前庭综合征病因复杂,其主要病因如下图。




2.1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

PPPD其实是由恐惧性位置性眩晕(PPV)和慢性主观性头晕(CSD)整合而来。PPV并非精神障碍,而是一种具有行为因素的神经-耳科状态。主要症状为非眩晕发作的姿势性头晕,由环境或者社会刺激因素(如人群)诱发的波动性站立不稳,这些症状不能由其他的神经科-耳科疾病来解释。CSD症状主要为非眩晕性头晕和站立不稳>3月;个体的自主运动、暴露在复杂的或活动的刺激环境中(如商店、人群)、以及需要精确视力集中的任务(如阅读、使用电脑)都可能导致或加重站立不稳。基于PPV 、CSD核心特征,ICD-11将两者整合为一个综合征即PPPD。

(1)PPPD主要症状:持久的感觉摇晃站立不稳合并/或者非眩晕性头晕持续超过3个月;症状出现在白天(每30天至少发作15天);大多患者存在日间症状。

(2)PPPD诱发或加重因素:直立姿势(站立或直立坐位);头部或肢体运动;暴露于复杂或者多运动的环境(运动时、大范围的视觉刺激、小范围的精细视觉会加重病情)。

(3)PPPD激发事件:通常迅速发生于一些疾病之后(引起急性眩晕、站立不稳、头晕、平衡破坏的情况)。外周或者中枢前庭紊乱(如BPPV、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卒中);前庭性偏头痛;头晕伴有惊恐发作;轻微脑外伤(脑震荡或挥鞭伤);家族性自主神经异常(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4)PPPD行为症状:行为评估可以正常和/或出现低水平的焦虑和抑郁。三种方式的行为因素导致PPPD的形成,A.焦虑、内向的性格或之前存在的焦虑症状可能诱发患者在诱发事件之后形成PPPD;B.前庭系统疾病急性发作期时过度焦虑,过分紧张身体症状,过度担忧结局,可能在PPPD发生中起重要作用;C.焦虑和抑郁导致更高的PPPD发病率。

(5)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无明确的神经耳科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的阳性体征。辅助检查:行为评估可以正常和/或表现焦虑和抑郁,可能合并其他精神障碍;神经影像学检查和平衡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度异常但不足以解释患者目前的症状。

(6)PPPD治疗




2.2 慢性双侧前庭病

慢性双侧前庭病包括双侧前庭病(BVP)、双侧前庭功能丧失(BVL)、双侧前庭功能衰竭(BVF)。慢性双侧前庭病的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原发性具体病因还不明确,约占50%;而继发性双侧前庭病主要来自于老化、神经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等)、非神经耳毒性病因、伴有双侧前庭疾病的其他疾病(如脑膜炎、双侧梅尼埃病、双侧前庭神经元炎、双侧前庭神经鞘瘤或听神经瘤、自身免疫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梅毒、神经结节病、先天性畸形、头部创伤、血管病变等)。

慢性双侧前庭病的主要症状为姿势步态不稳,黑暗环境及道路不平坦时加重,头部运动时出现视震荡。临床检查时要进行定量前庭功能检测,观察是否双侧异常,常用检测有冷热试验与旋转试验。关于治疗,要注意某些疾病发展至BVP的可能,早期防治;避免使用前庭抑制药物,尽早开始前庭康复训练。

2.3 小脑退变性疾病

小脑退变性疾病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可伴其他多系统受累(见下图)。小脑退变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主要在于寻找病因,并给予病因治疗对症治疗。




3.慢性前庭综合征临床诊疗思路




4.慢性前庭综合征病史询问重点

鞠奕教授在诊疗思路中就已经强调,病史问诊尤为重要,她指出,要注意进行“引导性”问诊方式,养成良好的问诊习惯。




病史问诊要注意寻找疾病初期线索,注意病情变化,还原疾病发生的真实场景,分析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的变化,关注患者目前需要解决的重点情况。


5.眩晕体格检查及重点

鞠奕教授详细介绍了眩晕体格检查项目,并指出眼部检查、头部检查、步态/平衡检查、位置性试验是需要重点进行的眩晕查体项目。





来源:中国卒中学会学术年会(CSA)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S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