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各类征兆早知道,拦截中风不用愁

 gztxd 2016-10-08


我国是中风高发的国家。据统计,全国每年有200~250万名新发脑血管病患者。更有资料表明,约有70%的中老年人易在秋季发生中风。由此可见,秋季尤其需要重视中风的预防工作。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中医师苏慧指出,患者在中风发作前,其实并非毫无预兆,准确地了解这些征兆可以帮助患者以及家属及时地控制病情,预防中风的发作。


指导专家


苏 慧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中医师


细数各类中风征兆


中风的征兆有很多种,最为人们所知的应该是嗜睡、头晕、眼前发黑等,这些都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最直接的身体表现。除了这些直接的征兆外,还有很多非典型的症状,这些症状比较隐匿,有的即使发现,也未必会与中风相联系。


1、哈欠不断

据临床报告,中风病人有80%在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不断的现象。通常人在疲倦、睡眠不足等情况下打哈欠是正常的,但如果睡眠充足时仍然哈欠连天,那么最好及早检查是否可能是脑缺血引起。

2、肢体麻木

中风发作前,有些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的现象,可见于手指、手臂、腿部、脸部等,比较多见一侧的上下肢麻木。还有些患者肢体麻木会表现为行动迟缓,如吃饭时,手臂抬不高,或是走路时不明原因地摔倒等,这些不明原因的变化,均要引起重视。尤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患者,须格外注意,警惕中风发生。

3、眼前突然发黑

眼前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多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一大信号。 

4、舌头僵硬

有些患者在中风前会表现为舌头的症状,如舌头的僵硬,从而导致吞咽困难、易流口水、说话不清等,有些还会出现呛咳,即在喝水或进食时出现呛咳。当出现以上症状时,请及早就医治疗,不仅仅是为了预防中风,更是为了防止食物误入气管等情况的出现。 

5、说话不清

此处的说话不清与舌头僵硬所致的说话不清不是一个概念。舌头僵硬会导致说话不清晰,但此处的说话不清指的是患者可能说话没有障碍,甚至可以正常交流,但是“一直在说,一直说不到正题”,即患者对话语的理解会出现偏差。当家属出现此类情况,千万要检查是否可能是中风先兆。


除以上症状以外,苏慧指出,有些患者还会表现为情志的改变,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这些表现均与脑缺血有关。


夏秋交替,严格控制血压


苏慧表示,中风发病率在秋季出现明显增高,与季节有着密切的关联。夏季由于温度原因,人体的血管舒张,血压会比其他季节低,而到了秋季,血管会收缩,从而导致血压的增高。而如果患者不能及时调整用药,或是本身患有动脉硬化、高血脂等疾病,那么出现中风的几率将大大增高。所以除了全面了解中风的征兆以外,最先要做到的就是控制血压。


“尤其是很多老人有晨练的习惯,在出门前常常因为没吃早饭就放弃吃降压药,那么患者就将陷入血压晨峰与运动后血压增高的双重危险中,这时中风也更容易找上门。”苏慧提醒,转季时节,高血压患者要及时更正用药习惯,早晨出门前一定要记得吃药,如果担心空腹吃有副作用,可咨询医生目前服用的降压药物可否空腹服用。

润燥滋阴防中风


中医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阴阳之间应当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苏慧表示,秋季中风与秋燥有着密切联系,所以秋季多吃一些润燥的食物,有助调理体质,预防中风。多吃些应季黄色水果,如梨子、柚子、橘子、香蕉等,葡萄也可多吃。除此以外,在煮粥、煲汤时,也可放入些润燥滋阴的食材,如百合、麦冬、沙参、山药、玉竹、黄精等。

推荐食疗方


百合麦冬枸杞粥


材料:百合、麦冬、枸杞各10克,米1杯。

做法:将白米洗净后,放入药材,加适量水,煮粥,每次吃1碗,可以取代3餐中的1餐。

功效: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麦冬润燥益胃、滋阴生津。


沙参瘦肉汤


材料:瘦肉250克,北沙参30克,蜜枣4个,各种调料适量。

做法:将北沙参、蜜枣(去核)洗净;猪瘦肉洗净切成小块。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滋养润燥,中老年人秋季可常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