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池上》白居易 |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寒露正是一年之中气温由凉爽到寒冷的开始。 |寒露三候|鸿鴈来宾。鴈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此时可见天空中的鸿雁成群结队南迁,它们时而排成一字型,时而排成人字形,成为天空这张大纸上一抹靓丽的工笔淡彩。 雀入大水为蛤。天气进入深秋,寒气开始逼人,雀鸟们都躲藏起来,而海边出现了很多蛤蜊,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所以古人以为蛤蜊是雀鸟变成的。 菊有黄华。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漫山遍野的菊花凌寒怒放,给肃杀凄凉的深秋涂抹上了一丝勃然生机。 节气|气候
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北京人登高习俗更盛,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节,更会吸引众多的游人。 穿不完的长长旷野,一处比一处荒芜的秋草上,站立着苍黄时光。山坡上一丛丛纵横交错的森林,此刻到是热闹极致,红彤彤的枫叶自然还是最吸引人眼球的,毫无顾虑地举着热辣辣的思念在阳光下招摇。流云悠闲,秋阳艳丽。 对蝉声的期盼只有再等来年了,天气晴暖,再也不闻其鸣。麻雀的晨会也有些噤声,至少早晨不再是喳喳喳地闹腾。池中,莲子已成荷叶残,秋意深浓。 节气|习俗因寒露节与重阳节相近,所以,寒露节有许多习俗与重阳节相似,比如登高、赏菊、吃花糕、喝菊花酒等。 1. 赏枫叶
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名句说的也是这个季节的习俗,不过寒露节气还没有红枫叶,到了暮秋时节才有红枫叶。这个“赏”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台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叶子就算了。北京地区观赏红叶的时期是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其中最佳时期是10月15日至30日。有句话说“北京之美在秋季,秋季之美在香山,香山之美在红叶。 2. 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3. 赏菊花
每个季节都在寻找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菊花开得最艳丽的时节。 4. 登高
秋风肃杀,淫雨霏霏,面对草枯叶落、花木凋零,更容易使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和在外游子触景生情引起凄凉、忧郁及悲愁伤感的心绪。秋天登高就是化解悲秋的方法之一。我国素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在此时登高不仅可以怀古、陶冶情操,而且通过登高,人们可以借此抛开工作烦恼,通过与自然的接触,缓解压力,放松自己。 节气|养生寒露时节是深秋的开始,天气越来越冷,那么寒露节气如何养生呢? 1. 衣:收纳短袖,适时添衣
“一场秋雨一场凉”,寒露节气后气温逐渐下降。到了此节气,夏天的短袖也可以洗净收纳了,除了不能赤膊露身外,凉鞋也不能穿了,以防凉气从脚底侵入体内。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为主。 2. 食:多饮枸杞菊花、少食柿子
寒露时节的饮食应注意荤素搭配,适当进食一些高蛋白食物补充能量。秋季神经兴奋,食欲骤增,要防止饮食过量。要少吃辛辣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热饮热软食物。中秋之后,天气干燥易出现口渴咽干唇燥皮肤干涩等“秋燥病”, 因此,应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多喝白开水、绿豆汤、牛奶等;水果以应季水果为主,橘子、梨、葡萄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3. 住:调整起居,保证睡眠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论段,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 寒露时节已是深秋,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 5. 行:适当运动,扫除抑郁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秋天气候适宜,空气质量较佳,不妨多接近自然、多运动,吸收天地精华,有助于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扫除抑郁。 节气|食谱
【大枣莲子银杏粥】具有养阴润肺,健脾和胃的功效。秋季气候干燥,应多食这种柔润食物少吃辛辣之品。 原料:百合30克、大枣20枚、莲子20克、银杏15粒、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莲子先煮片刻,再放入百合、大枣、银杏、粳米煮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粥稠时加入冰糖稍炖即成。 |
|
来自: 兰天早晨 > 《文件夹3(地,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