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魔都地标】杨树浦水厂,135年来自来水从这里流入千家万户

 cxag 2016-10-09

从本月起新实施的《上海环境保护条例》,强化了对水源地的保护。饮用水的安全,事关千家万户;而一座城市何时拥有公用自来水,也是衡量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杨树浦水厂,它不仅是全中国最早的地表水厂,也是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见证者。



在黄浦江边有这样一组建筑群,红灰色的砖墙、英国古堡式的建筑风格、绿树成荫的环境,常让路人以为是一座隐秘的公园;在诸多国际奢侈品牌看来,这里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秀场,但不可进入;而对于生活在上海北部城区,如宝山、杨浦、虹口等区的居民来说,这里又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画面右下角的杨树浦水厂,位于北外滩的延长线上。


这个神秘的地方,就是杨树浦水厂,它不仅是全中国最早的地表水厂,也是上海现代化城市进程的见证者。这个夏季,上海观察·解放日报记者获得特别许可,进入这片安防要地,看看流入千家万户的自来水,到底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空中航拍,这座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水厂,仍在安全有效地为城市供水。

 

从本月起新实施的《上海环境保护条例》,强化了对水源地的保护。一座城市何时拥有公用自来水,是衡量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作为全中国第一个拥有正规城市供水系统的上海,杨树浦水厂的建立过程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875年,上海立德尔洋行设立中外合资水厂,厂址就位于现在的杨树浦水厂南部厂区内,占地115亩。1881年,厂区出售给英商麦克利沃特,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在伦敦注册成立,同年8月,杨树浦水厂全面开工建设。


杨树浦水厂内,处处都有岁月的痕迹。

 

早年的自来水厂,俨然是个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不要说遥远的1880年代,就是在上世纪90年代,整个自来水厂也有上千名工人,以确保作为城市安全保障的自来水,经过复杂的处理工艺后,能够通过城市管道送往寻常百姓家。不过最近十几年来,随着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维护全厂设备安全有序运行的工人数,在每一个工作班次中,不超过十人。


水厂监控室。


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和高度自动化的现代仪器设备有关,也和复杂严谨的净化工艺有关。在杨树浦水厂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大概要数一连好几个大大的水池,从絮凝池、沉淀池,到过滤池,可以直观地看到原水怎样一步步净化为符合出厂标准的自来水。


来自长江青草沙的原水管道。


进水加压泵房。


弯弯绕绕的絮凝池。


沉淀池,水流的速度明显降低。


沉淀池出水口。


过滤池。


清水出厂泵房。

 

不过,在这样一所现代化的水厂内,还存在一项以生命为代价的检测手段。记者在水质检测中心,见到一个特殊的鱼缸,作为检测水质的生物预警工具,里面的小鱼万一有异常情况,就能说明鱼缸里的水有问题。为了排除其他干扰因素,这些鱼儿不得喂食任何饲料,直到饿着肚子寿终正寝……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的鱼儿一般能活十来天,它们平静地离世,便是带给人类最好的消息。嗯,向鱼儿们致敬!


检验室。


用来检测原水水质的小鱼。画面右侧的水龙头,24小时不间断出水,为检测原水、出厂水质提供水样。


现在距离杨树浦水厂开工建设,已经过去了135年,无论是当年李鸿章亲自启动的阀门、还是英国进口的锅炉、蒸汽机,都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可是,当我们打开自来水看到汩汩流出的清泉时,也许会更加意识到水的珍贵,并感谢那些辛勤严谨的工作人员、高速运转的机器、以及“英勇”牺牲的鱼儿们。

 



摄影报道:章迪思 李芷澄 海沙尔 张春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