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怪病顽症,瘀血为患,岂可小视乎中医.转载棨

 bscy306175 2016-10-10
 
 

怪病顽症,瘀血为患,岂可小视乎中医

 

 
 

 (2015-05-08 23:32:05)转载▼中医木易生的博客

标签: 经方中医 瘀血 积滞 月经 杂陈 分类: 牛眼看病

中医讲人体气、血、水是生命精气神的内涵,气血水正常循环代谢维护生命机能运转,健康才算是必然的。因各种风寒热邪、气滞、淤血、痰饮、水湿、郁热、食积等等导致机体道路不通障碍,影响了气血的流转,从而出现了以气滞,水饮,瘀血、湿热、寒湿为主的种种杂病,百治不休。我用一些客观事实来验证自己,怪病顽症,瘀血为患的思路。抛砖引玉而已。

 

由于日益西化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说明我们正彻底进入冷兵器时代,中医叫三阴时代。所谓冷兵器,有阳气才能新陈代谢。社会层出不穷的急躁、竞争、压力等等,长期性的劳心劳力,工作紧张,精神抑郁,人人喘不过气来。社会失衡人人感觉信任、诚信缺失,处处冷冰冰的,人人自危。压力大了反弹力越大,总想着降降温,寻求刺激发泄发泄,熬夜泡吧、ktv、酒吧冰镇到底,一发不可收拾。现在不论冬夏天天喝冰冻饮料和啤酒,一感冒西医把凉冰冰盐水挂进去,不把身体搞坏才怪。你要主动去适应这个社会,三百六十五天呆在钢筋水泥和空调里。你的舌头时时会告诉你喜欢吃什么,食材江湖黑幕多,激素多、添加剂防腐剂多、生猛海鲜多。朗朗乾坤,功利横行,一切的一切一天天蚕食着彼此的精、气、神,我们都过度耗阳了,却无力抵抗。人体长期处于压抑积滞的状态,各种淤血,痰湿,热毒,积滞等生理废物不能排除,就会导致全身各个系统都发生障碍,此时特别在手掌和手背,在舌面、舌底、脸部、腹部、腿部、脚部、阴囊上的青筋迂曲暴露就非常明显,得病的症状往往多半夜间加重。棨

 

高富帅的男人,阳刚之气没了。年纪轻轻,头顶秃哩,肚子大了,三高涨了。脸红的像喝了酒,脾气越来越大,烦躁不安。眼睛胀,黑眼圈,脸部肌肉下坠,小便多了,憋不住了,全身机能松了。舌苔白厚,舌边尖红点瘀斑。小便黄,大便一二天一次,每天就一点点黑色的,费力不爽。要不大便难,颜色黑而粘稠,大便时间长,用纸多, 脸黑的象墨那是淤血更重。气短乏力,精神不佳,头脑不清,失眠多梦。 想必各位都知道,为什么是男人吸烟数十年,屡戒不止?原来抽烟是抗焦虑的一种解压方式,正常排谢,但为什么很多人不考虑呢?不惑之年,说话已经不是很灵活,身心疲惫,性欲低下。压抑的阳痿,精索静脉曲张,七尺男儿力不从心,性压抑者偷偷补肾吃伟哥,越吃越凶,容易兴奋容易疲劳白白送了性命。如果血脉垃圾胆固醇、血脂积滞过多,血粘过高则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引起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等心脑血管疾病。 花甲之年引起的老年瘙痒症、脑萎缩、脑痴呆等,多是供血不足而淤血引起的。

 

靓丽的女人,四肢冷的吓人,手掌干裂粗糙,唇暗干燥或面斑发枯头皮脱屑。容易皮肤过敏,皮肤色素沉着雀斑、黄褐斑、白斑、血痣、便秘等。按摩,拔罐,拍打,刮痧容易出现的痧斑点块。先前月经来时乳房闷,月经后更闷,考虑淤血吧,腹部又不痛,无肿块,无压痛,舌象也无淤血表现,这是时间未到。之后,脸色暗黄,无故就产生斑、黄褐斑等衰老迹象。来月经非常的不畅,头天咖啡色,有淤血,月经稀少甚至闭经。卵巢囊肿、输卵管积液,周围血管病,乳腺增生,肌肉下垂松软,经期口腔溃疡、贫血、低血压也是一种。十月妊娠,大部分女人都不会生孩子了?殊不知,剖腹产都遗有淤血,另外手术后后患无穷。受之父母的骨肉之躯,要善待自己的身体才是。月经淋漓不尽,子宫切除术后的问题,疲劳多疑多虑难缠的特点。女性性欲高亢、强迫症等等,经前紧张症同样无故地发脾气,千万不要后悔。七情内伤是什么?不患有抑郁证,但是总有种种压抑的心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久久挥之不去。人老珠黄见老人斑,月经一直后期,不畅,量少色黑,善饥善忘,肌肤甲错,掉头发,头发早白,多半是内有淤血。如果经脉有痰,湿,淤,热,毒,积滞堵塞,就会加剧炎症反映,不通则痛,使痛症加重。,而淤血多半是在少腹。身体发福虚胖就是新陈代谢减慢,血不利则为水,产生多余的水分发散不出来。红颜多薄命,无奈花容月貌东流去,偷偷抹粉养颜美容,于事无补可悲可叹。人真是可怜啊,为什么?舌淡,唇淡,眼皮内无血色。两鬓早白,脸色晦暗,眼睛浮肿是虚劳病?这些足以判断是虚劳淤血了,血都没了啊,这够清楚了吧。

 

各位注意了,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机器,自身不能调节,故而各种不可思议凌乱的表现,其实就是身体在承载着我们的情感。不管什么原因导至的其机理是一样的,就是伤人了,热性体质发不出来,就会有怕冷的症状。所以感觉症状比较繁多,上热下寒,气结在胸,于是病情逐年加重。病只是结果,并非病因,因此上热下寒,气滞血瘀致死的比比皆是,一点也不罕见。高血压病、脑血栓、脑梗死、顽固头痛、偏头痛、狂躁型精神病、皮肤病、哮喘、急性腰扭伤、痛经、顽固性失眠、体内肿块、恶性肿瘤、乙肝、肝囊肿、肝硬化、肾囊肿、虚寒不孕、精神分裂症、产后忧郁症、子宫肌瘤、脉管炎、血尿、便血、牛皮癣、乳房小叶增生病,十之七八的患者会觉得出现上述反应。问题在于,外邪流注不去,痰浊淤血内生。如果在胃肠内有废物,毒素,细菌,粘液,宿便发生积滞,则久积成毒,毒害人体,轻则形成各种黑斑,白斑,血痣,重则导致肿瘤,癌症。 有如此发展趋势,那我们也不用活了?好在中国有中医,中药那么多去淤血的方剂是干什么用的?春风吹又生,何患顽缠不愈?

 

中医治病不是去对抗,而是因势利导,这是中医高明所在。有了病,要先弄清楚病源,才能对病下药?既然是寒性病证,用暖宝宝就好一点、喝姜汤也好些,遇热就舒服,但痛总难以解除。要用温热药才有道理,方子要有驱寒的效果,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脉,细微欲绝,营血不足,血少无力鼓动,也说明寒重,寒性收引,血过来的少,就出现这个不足的脉象。温通经络使血得温则行,辛温走窜温通十二经,散阴寒积冷。此类患者多有宫寒月经不调等妇科病,又有淤血,当归四逆汤能有效逆转阴寒积冷,化开淤血。能调节一身之气机,又能温通一身之血行,还能扶一身之元阳。正如丽日当空,阴霾自散

 

天长日久的各种不良习性所导致的种种淤血病证,应该也可以视为《伤寒论》所讲的太阳病误下吧?伤内有淤血,清除淤血,不用拐弯抹角。下焦有淤血可以用下血汤,也可以说将淤血通过大便排出来。个人感觉桃仁承气丸不仅对小腹的淤血有特效,对神志病其人如狂发狂、失眠肩周炎、腰部扭伤有特效。桂枝茯苓丸似乎对下肢的淤血更有效,具有清除血中物质的专用,不单是走活血通脉的作用。很多有高血压的患者都在用西药降压,很多时候眼里只有药,为降血压而降压,那没多少意思,不妨换个角度思考此病。高血压不一定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引起血压高,必定是另有原因的,要有耐心去查病因,不能随便就以降血压为目的。就没有考虑到气血不足?经络和堵塞?血虚血瘀都可致血压高啊。虚的结得太厉害了,致使气血上不了头,而致头晕、血压增高。西医是没法治高血压的根,因为压根不知道怎么发生的,不知病因,如何出手?我用桂枝茯苓丸合方治高血压、脑梗塞、下肢静脉曲张,瘀血性疼痛效果特好。再说了,下不厌迟!

 

好些病人之前服的药,效果也是常常不尽如人意,服用中药者,那只是暂缓而已。或是有效但不断根,以我来看,即淤血证体质没有彻底改善。治血不忘兼治水,血水同治其效彰。当归芍药散,活血补血通经利水,活血化瘀补血并用,美容养颜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恁光鲜靓丽风采。不言而喻,不祛除身体中的於水、淤血,则气机不利影响气血运行,正如车在途中停滞不进,后车难行。道理是一样的,根源就是营血不足,或运行不好,徒以祛除邪之障碍,而不予以扶正,盖终不能平复故障再起,车亦停滞不前也。

 

西医是治人的病,中医是治病的人。要达到断根不复发,病家不调理体质是不能断根的。举例说慢性胃炎患者出现胃痛,不是用止胃痛的中药就能止住的,关键是要看这人是属于什么体质,然后针对体质对证开方,胃热胃寒的需化热散寒,属于虚羸的更需扶正,由此推论,必须祛邪扶正,同时并进。再者进行调体质就必须针对生活、方式、习性及饮食、职业及嗜好等进行寻找,只有把看得到的东西基本看完了,再去摸索分清那些没看到的东西。掘地三尺,其实就是个人反应不一样的,改变的异常迹象。

 

这里只是个人对疾病的一种思考,不只是用固定的模式思考疾病,这些都是教训,也算是经验,值得重视。怪病顽症,瘀血为患,岂可小视乎中医!

 

 

当归四逆汤、棨编整

 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等熬制而成,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功效,常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

 

处方

当归 12克;桂枝 9克;芍药 9克;细辛 3克;通草 6克;大枣 8枚;炙甘草 6克

 

2 功能主治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本方常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

 

3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4 禁忌

斟酌。

 

5 方解

本方证由营血虚弱,寒凝经脉,血行不利所致。素体血虚而又经脉受寒,寒邪凝滞,血行不利,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末端,营血不能充盈血脉,遂呈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此手足厥寒只是指掌至腕、踝不温,与四肢厥逆有别。治当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栓枝、细辛燥烈大过,伤及阴血。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棨

 

6 化裁

治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者,可酌加川断、牛膝、鸡血藤、木瓜等活血祛瘀之品;若加吴茱萸生姜,又可治本方证内有久寒,兼有水饮呕逆者;若用治妇女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及男子寒疝、睾丸掣痛、牵引少腹冷痛、肢冷脉弦者,可酌加乌药、茴香、良姜、香附等理气止痛;若血虚寒凝所致的手足冻疮,不论初期未溃或已溃者,均可以本方加减运用。

 

7 临床应用

本方常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现代常化裁运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小儿睾丸鞘膜积液、偏头痛、新生儿硬肿症等属于血虚,阳气不足,寒侵经脉所致者。

 

具体有以下应用:

 

1.虚人感冒 用本方加减:当归、白芍、桂枝、细辛、木通、防风、紫菀、生姜、大枣、甘草。日1剂水煎服。治疗虚人感冒42例,结果:全部治愈。

 

2.老年慢性头痛 用本方加减:当归9g,桂枝9g,赤芍9g,细辛3-6g,甘草6g,通草6g,大枣1枚。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川芎、生地、白术;肝肾阴虚如以肝阳偏亢为主者则加天麻、钩藤、白蒺藜、蔓荆子;若以肾阴虚为主者则加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痰湿郁甚者加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川芎、莪术;疼痛甚者加蜈蚣、地龙、全蝎。日1剂水煎服。治疗老年慢性头痛76例,其中男28例,女48例;年龄最低60岁,最高83岁,平均65岁;病程8年以上15例,5年以上28例,2年以上18例,6个月以上15例。结果:基本治愈24例,显效29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8%。

 

3.肩周炎 用本方去通草、大枣,加葛根30g,鲜姜3片。日1剂水煎服。同时配用十香暖脐膏(附子、干姜、吴萸、丁香、肉桂等),松香散(松香、姜黄各10g,冰片3g)外贴痛处。治疗肩周炎33例,结果:痊愈17例,显效6例,有效10例)。又用本方加减:当归、桂枝、白芍、细辛、通草、鸡血藤、甘草、大枣。日1剂水煎服,12剂为1疗程,一般服l-3个疗程。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2例,男24例,女8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结果:痊愈30例(无疼痛,功能恢复正常),有效1例(疼痛轻微,功能恢复稍差),无效1例。

 

4.肥大性脊椎炎 用本方加狗脊、伸筋草、杜仲、牛膝。日1剂水煎服。治疗肥大性脊椎炎24例。临床上除局部症状外,常见冷痛、活动受限等寒痹征象。结果: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例。

 

5.坐骨神经痛 用本方加减:白芍15-30g,当归、桂枝、乳香、没药、制川乌各10-15g,威灵仙10-13g,细辛3-5g,甘草5-10g。日1剂水煎服。随证加减。并用小活络丹,每次5丸,日2次服。治疗坐骨神经痛62例。结果:痊愈55例,基本痊愈3例,显效3例,无效1例。又用本方去通草,加牛膝15g,威灵仙、鸡血藤各30g,制川草乌、乳香、没药各10g,痛剧者酌加田三七末(冲服)6g。治疗坐骨神经痛20例。结果:痊愈18例,好转2例。

 

6.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本方加地龙、牛膝、丹参、制乳没、桃仁、红花等。日1剂水煎服。每治疗寒瘀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3例。结果:临床治愈22例,好转10例,无效1例。又用本方去细辛、甘草,加川椒、丹参、益母草、王不留行、川郁金、公英、银花、元参、川附子、鹿角胶、鸡血藤、潞党参、黄芪、川牛膝。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0例。结果:痊愈9例,1例中途停药,情况不、明。又用本方去大枣,加川牛膝10g,丹参15g,赤芍12g,生黄芪12-30g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5例。结果:治愈13例,显著好转1例,进步1例。

 

7.冻疮 用本方加减:当归20g,桂枝15g,芍药20g,细辛5g,炙甘草5g,木通10g,生姜10g,大枣5枚。诸药加水500ml,煮沸(文火)后5分钟离火,用蒸气熏冻疮部位,待药液降至适当温度,将冻伤部位浸入带入药渣的药液内浸泡15-20分钟,日2次,1剂药可连续用4次。治疗Ⅰ度-Ⅱ度手足冻疮的学龄儿童100余例。结果:经2-4次熏洗症状明显减轻,6-8次后,患处肿消,痛止,色退而愈,无不效者。

 

8.霉菌性肠炎 用本方加薤白为基本方,热毒盛者加黄连、黄柏、银花;气滞者加槟榔、枳壳;阴虚者加生地、麦冬、玄参;食积者加山楂、鸡内金。治疗霉菌性肠炎21例,结果:痊愈19例,无效2例。

 

8 方论

方中当归既能养血,又能和血养血为君;桂枝温通经脉,以畅血行,芍药益阴和营,二味相配,内疏厥阴,调和营卫为臣;细辛散表里内外之寒邪,通草入经通脉为佐;甘草、大枣温养脾气为使。诸药合用,有温养经脉,通畅血行之功。

 

【附方】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伤寒论》)、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附注】 本方是养血温经散寒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为辨证要点。

 

9 方剂比较

《伤寒论》中以四逆命名的方剂有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三方主治证中皆有四逆,但其病机用药却大不相同。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入里,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腕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症;四逆汤之厥逆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症;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因其寒邪在经不在脏,故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兼见肢体疼痛等症。因此,三方用药、功用全然不同,正如周扬俊所言:四逆汤全在回阳起见,四逆散全在和解表里起见,当归四逆汤全在养血通脉起见。(《温热暑疫全书》)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三方均是在桂枝汤基础上演化而来。其中当归四逆汤主治血虚受寒,寒凝经脉的手足道冷及疼痛证;若在当归四逆汤证基础上兼见呕吐腹痛者,乃寒邪在胃,宜使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素体虚弱,微受风邪,邪滞血脉,凝涩不通致肌肤麻木不仁之血痹。

 

 

《伤寒论》:当归四逆汤

 

【药方名称】当归四逆汤棨编整

 

 

【处方】当归9克 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细辛3克 甘草6克(炙)通草6克 大枣5枚

 

【功能主治】养血散寒,温经通脉。主厥阴伤寒,血脉凝涩,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或肠鸣腹痛,下利不止;或阴颓疝气,睾丸掣痛,牵引少腹。现用于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足踝酸痛、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荨麻疹、精索静脉曲张、女子闭经、痛经、月经不调、冻疮、皲裂等属血虚寒凝经脉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当归既能养血,又能和血养血为君;桂枝温通经脉,以畅血行,芍药益阴和营,二味相配,内疏厥阴,调和营卫为臣;细辛散表里内外之寒邪,通草入经通脉为佐;甘草、大枣温养脾气为使。诸药合用,有温养经脉,通畅血行之功。

 

【摘录】《伤寒论》

 

《卫生宝鉴》卷十八:当归四逆汤

 

【药方名称】当归四逆汤

 

【处方】当归尾2.1克 附子(炮)官桂 茴香(炒)柴胡各1.5克 芍药1.2克 茯苓 玄胡索 川楝子各0.9克(酒煮)泽泻0.6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主疝气,脐腹冷痛,牵引腰胯。

 

【用法用量】用水3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八

 

《重订通俗伤寒论》:当归四逆汤

 

【药方名称】当归四逆汤

 

【处方】全当归3钱,桂枝尖5分,北细辛3分(蜜炙),鲜葱白1个(切寸),生白芍3钱,清炙草5分,绛通草1钱,陈绍酒1瓢(冲)。

 

【功能主治】滋阴通脉。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用法用量】如宿病寒疝,小腹痛甚,口吐白沫者,则加吴茱萸以止疝痛,生姜汁以止吐沫。

 

【各家论述】方中归、芍荣养血络为君;臣以桂、辛,辛通经脉,使经气通畅,络气自能四布,尤必佐以绛通、葱、酒者,一取其速通经隧,一取其畅达络脉;使以炙草,辛得甘助而发力愈速也。此为养血滋阴,活络通脉之良方。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医略六书》卷二十四:当归四逆汤

 

【药方名称】当归四逆汤

 

【处方】附子1钱半(炮),官桂1钱半,白芍1钱半(酒炒),柴胡5分,当归3钱,吴茱1钱(醋炒),楝子2钱(酒炒),小茴3钱(醋炒),泽泻1钱半。

 

【功能主治】阳虚寒疝,脉紧细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阳虚于下,寒束于经,虚阳不能布敷而经气被遏,故虚疝时时发作焉。附子补火扶阳,官桂温经散寒,当归养血荣经,白芍敛阴柔筋,柴胡升清阳以除邪,吴茱降逆气以下达,泽泻泻浊阴清肾府,小茴温经气却疝疾,川楝子泻湿热以平虚疝也。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四

 

《杏苑》卷六:当归四逆汤

 

【药方名称】当归四逆汤

 

【处方】当归1钱5分,官桂1钱5分,白芍药1钱5分,细辛1钱5分,甘草(炙)1钱,通草1钱,吴茱萸5分。

 

【功能主治】阴(疒颓??)大如斗,诸药不能效者。

 

【用法用量】用生姜5片,水煎熟,空心温服。

 

【摘录】《杏苑》卷六

 

 

当归四逆汤(转载)

发表者: 602人已访问

【组成】

当归12g 桂枝9g 生白芍9g 细辛3g 炙甘草6g 通草6g 红枣4枚

【用法】

水煎服

【主治】

1.血虚受寒,症见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脉细欲绝者。

【方义体会】

四逆者,有阳衰、气逆、血滞之别。四逆汤以回阳立治,四逆散以和解立治,当归四逆汤则以散寒通脉立治。所以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方中当归养血活血,桂枝、芍药调和营卫,细辛温经通末,通草通经通脉,更以大枣、甘草益中气、助营血,诸药配伍,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临证凡见血虚寒滞、湿痹挛痛之证,皆可得治,故此方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临床应用】

1.阵发性掣痛不休头痛例:梁×,男,32岁。头项牵掣疼痛,时发时止,痛紧则四肢逆厥。多方求治不效.某医院认为结核性脑膜炎,屡用链霉素及镇痛药,头痛无减。诊见:面容苍白,终夜失眠.怕声畏光,胸闷不适,舌淡,六脉俱细.处以当归四逆汤,令服五剂。服四剂后,头痛渐止。

但有便秘.遂加麻仁12克,继服六剂而痊愈。

按头痛之症,种类颇多。此例头痛,属营血久虚,肝不藏血。风寒伤及厥阴所致。常有阵发性掣痛,精神萎顿,形寒肢冷,脉象沉细兼弦诸症,故多以当归四逆汤治之奏效.2.痛经妇女通经者,临证多见,其症大致分为两类,一为血实气滞,二为血虚寒凝。当归四逆汤养血驱寒,治疗血虚寒凝之痛经,疗效显著。症见面色苍白,口唇色淡,四肢不温,少腹冷痛,月经错后,经水初来色暗,继则色淡,腹痛牵及腰背,且有头晕,心悸,倦怠诸症,投之无误。

例:王××,女,37岁。痛经十余年,时重时轻。近年内,月经常错后,经量较多,色黑,且有血块.月经前后,少腹抽痛难忍,触其四肢清冷,六脉皆细。治以当归四逆汤,令其月经前3至5日,服2剂,连用8个月。服后,该患者痛经得止,经量适常。

3.寒腹痛及寒疝腹痛无论男女,有四肢清冷,小腹抽痛,绵绵不己,服止痛药不效者,服当归四逆汤治之定效。

若寒疝腹痛已久,或少腹两侧,或一侧下坠抽痛,或睾丸坠痛、阴囊肿胀,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6克,生姜9克,二、三剂可收效.4.肢体麻木素日气虚血虚,血行不畅,上肢或下肢麻木.症属血痹.若针灸不效者,可与当归四逆汤治之。

例:仝氏,女,87岁。四肢麻木.已半年不能下床活动,面黄肌瘦,四肢不温,触之皮肤不仁,其脉沉弦。处以当归四逆汤,令服三剂。服后,麻木有知,四肢温和,再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四剂,麻木基本消失,已能下床行走。

5.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例:任××.男,48岁。患者右足趾发冷,疼痛,趾背红紫青肿,已四月之久,医院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与当归四逆汤,令服五剂.疼痛减轻+下肢渐温,再与服四剂.疼痛基本消失,跌阳脉已触及。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初期多见患指(趾)红紫,麻木,冷痛等症。与当归四逆汤治之,既增强气化功能,促进循环,又通经活血,驱寒止痛.故此症用之,收效很好。余治此案病例甚多,兹不赘述.6.末梢血管痉挛李××,女,35岁。患者双手指冷痛麻术一年余.受凉,生气后痛麻加重,遇冷则手指变白。面色萎黄、神疲懒言,纳差,脉细弱,先以当归四逆汤加黄芪30克,鸡血藤20克。间断服用毕半个月而病愈。

此外,余临床治疗素日畏寒肢冷者,或由此而引起心悸,性冷淡诸症,服之数剂可愈。

 

   副主任医师

 

 

断血汤

开放分类:中药方剂药方棨编整

 

断血汤,中药方剂之一。主治:气虚血壅,小便流赤浊,似血非血,似溺非溺,溺管疼痛。

 

断血汤 - 组成

黄耆1两,当归5钱,三七根末3钱,茯苓3钱,丹皮3钱。

断血汤 - 出处

《辨证录》卷八。  功效:补气止血。

断血汤 - 主治

气虚血壅,小便流赤浊,似血非血,似溺非溺,溺管疼痛。

断血汤 -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断血汤 - 各家论述

[1]此方用黄耆以补气,用当归以补血。气既旺,无难推送夫败浊矣。况所化精血,久已外出,所流者乃旧血,而非败血也。今用补气、补血之药,以生新血,新血一生,旧血自止,况有三七根之善于止血乎。方中丹皮清血中之火,茯苓以分其水中之血,自然清浊不至混杂,壅阻得以疏通也。

《本草备要》:生滑行血,炒涩止血。……生用性滑,行血消瘀,通经脉,利小便,祛心腹膀胱寒热,同五灵脂,治心腹血气痛,名失笑散。疗扑打损伤,疮疖诸肿。一妇舌胀满口,以蒲黄频掺,比晓乃愈。宋度宗舌胀满口,御医用蒲黄、干姜末等分搽之愈。时珍曰:观此则蒲黄之凉血、活血可知矣。盖舌为心苗,心包相火,乃其臣使,得干姜是阴阳相济也。炒黑性涩,止一切血,崩带泄精。

 

《本草新编》:或问蒲黄非急需之药,而吾子取之以备用,不知何用也?夫蒲黄治诸血症最效,而治血症中尤效者,咯血也。咯血者,肾火上冲,而肺金又燥。治肾以止咯血,而不兼治肺,则咯血不能止。蒲黄润肺经之燥,加入于六味地黄汤中,则一服可以奏功,非若他药如麦冬、五味,虽亦止咯,而功不能如是之捷。

 

《医学衷中参西录》:善治气血不和、心腹疼痛、游风肿疼、颠扑血闷、痔疮出血、女子月闭腹痛、产后瘀血腹疼,为其有活血化瘀之力,故有种种诸效。若炒熟用之,又善治吐血、咳血、衄血、二便下血、女子血崩带下。外用治舌胀肿疼,甚或出血,一切疮疡肿疼,蜜调敷之,皆有捷效。……又善利小便。

 

与清下破血汤相关的词条

 

下载医学百科手机客户端

百科词条:清下破血汤

本词条最后修订于2009/12/11 8:18:32,共92字

 

摘要:《中国接骨图说》方名清下破血汤组成柴胡、川芎、大黄、赤芍药、当归、黄芩、五灵脂、桃仁、枳实、栀子、赤牛膝、木通、泽兰、红花、苏木。主治下膈被伤者。用法用量上生地黄煎,加老酒、童便和服。......

 

查看全文

 

破血汤

 

2.2 组成

 

桃仁(去皮尖,研)、红花(酒洗)、川芎、香附(童便浸)、青皮各等分。

 

2.3 功效

 

破血行气。

 

2.4 主治

 

瘀血所致的胁痛。

 

2.5 用法用量

 

(口父)咀。水煎服。

 

清下汤

 

2.2 组成

 

大黄(醋炒)3钱,牡丹皮3钱,归身3钱,白芍1钱,苦参1钱,焦栀子3钱,生甘草8分,北细辛2分,通草1钱5分。

 

2.3 主治

 

大小便血,血淋,舌上出血。

 

2.4 用法用量

 

上加鲜荷叶1片,水煎服。如无鲜荷叶,以藕1斤煎汤代水。

 

2.5 加减

 

小便尿血,加琥珀1钱,滑石3钱;血淋症小腹滞痛,湿热内蕴,加琥珀1钱,滑石、瞿麦各3钱,去细辛;舌上无故出血,加川连8分,炒蒲黄7分,乌贼骨1钱,去细辛;痰血交互,去苦参、细辛,加姜半夏1钱,川贝2钱,真化橘红1钱。

 

2.6 各家论述

 

方中用大黄以入阳明经驱瘀荡热,丹皮溶血中之热,白芍泻肝,归身养血,细辛温经,勿使寒凉伤血,苦参清湿火,栀子泄三焦之火,通草渗湿清热,生甘草解毒以和诸药之性。

 

下林为经穴别名

 即下巨虚之别名[1][2]。见《圣济总录》。《圣济总录》:下林,穴在上林下一夫。

 

下巨虚为经穴名(Xiàjùxū ST39[3]。《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名巨虚下廉,《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名下廉,《备急千金要方》名下巨虚,别名下林、足下廉[4]。属足阳明胃经。小肠之下合穴。下,下方;巨,巨大;虚,中空、空隙。胫、腓骨间形成较大间隙,穴在此空隙之下方,故名[3]。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3]。或于足三里下6寸取穴(《针灸甲乙经》);另说在上廉下二寸(《外台秘要》);在丰隆上三寸(《循经考穴编》)[4]。正坐或仰卧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胫骨前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布有腓浅神经分支及腓深神经;并有胫前动、静脉通过[4]。有理肠胃、清湿热、化积滞的作用[3]。主治肠胃、下肢等疾[3]。如肠鸣腹痛、泄利脓血、消谷善饥、腰痛控睾、涎出、喉痹、偏风不遂、寒湿脚气、胫肿、足痿、胸胁痛、乳痈、暴惊狂言、小便黄等[3]。少腹疼痛,泄泻,痢疾,胸胁痛,小便不利,脚气,乳痛,下肢痿痹,足痿不收等[4]。现代多用以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肠炎、下肢瘫痪等[3]。一般直刺0.8~1.2寸,可灸[3]。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4]。实验观察,针刺本穴对阑尾排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茯苓调血汤 - 处方

半赤茯苓1两,赤芍药半两,川芎半两,半夏曲半两,前胡2钱半,柴胡2钱半,青皮2钱半,枳壳2钱半,北梗2钱半,桑白皮(炒)2钱半,白茅根2钱半,灯心2钱半,甘草(炙)2钱半。

茯苓调血汤 - 制法

上锉细。

茯苓调血汤 - 功能主治

酒面过度,房劳后,小便下血。

茯苓调血汤 -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加生姜5片,蜜2匙,新水煎服。

茯苓调血汤 - 摘录

《直指》卷十六[1]

 

 

桃仁承气汤.棨编整

 

处方

大黄 12克;芒消 6克;桃仁 18粒;当归 6克;芍药 6克;丹皮 6克。

 

功能主治

瘟疫昼夜发热,日晡益甚,既投承气,昼日热减,至夜独热,由于瘀血未行者。

 

用法

水煎服。

 

2 奇效良方

【处方】桃仁(一钱) 甘草(一钱) 芒硝(二钱) 大黄(四钱)

 

【功能与主治】治伤寒 蓄血,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小腹结血,下者愈。

 

【用法与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 伤寒大白

【来源】《伤寒大白》卷三。

 

【组成】桃仁、大黄、枳壳。

 

【主治】蓄血腹痛。

 

4 其他来源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桃仁9克(勿研) 五灵脂6克(包) 生蒲黄4.5克 鲜生地24克 生川军6克(酒洗) 元明粉3克 生甘草1.8克 犀角汁4匙(冲)

 

【用法】水煎服。

 

【主治】下焦瘀热,热结血室,谵语如狂,小腹串痛,带下如注,腰痛如折。

 

 

桃仁承气汤

发表者: 816人已访问

经血不止;陈姓妇,患病九年,经动不止,忽多忽少,黑紫有块,腹闷时痛。经动痛减,经血不见每年不过四、五十日,百治不效。余诊脉沉细有力,问其病形,头不晕、身不颤,小便少,大便溏,色黑而粘,便前腹痛,少而后重。余以桃仁承气汤加生白芍三钱、元芩五钱,水煎服,二十余剂全愈。

 

按:医逆治之证,但当谨慎。余以为总在识证。此经血不止在病与医多喜补而不泻。故百治不效。余见其经动,黑紫有块,经动痛减,大便溏,色乌紫粘,脉沉细有力,遂用桃仁承气汤加芩芍是断其病因淤热也。况其头不晕、身不颤知系实证,即以攻淤涤热,久服全可。即无淤之忧,且获全生之功。

 

   副主任医师

 

 

《仁术便览》桃仁承气汤

《仁术便览》

治邪热传里,热蓄膀胱,其人如狂,小水自利,大便黑,小腹满痛,身目

 

白术 茯苓 龙眼肉 酸枣仁 人参(各一两) 木香(五钱) 甘草(二钱半)

 

上水煎,生姜五片,枣三枚,看上下食前后温服。

 

引用:《仁术便览》桃仁承气汤

 

《删补名医方论》桃仁承气汤

《删补名医方论》

治血结胸中,手不可近,或中焦蓄血,寒热胸满,漱水不欲咽,善忘,昏迷如狂者。此方治败血留经,通月事。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 桂枝(三两)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

 

日三服,当微利。

 

引用:《删补名医方论》桃仁承气汤

 

《时方妙用》桃仁承气汤

《时方妙用》

桃仁(十六粒.去皮尖.)大黄(四钱) 甘草 桂枝(各二钱) 芒硝(二钱)

 

水二杯.煎八分去滓.入芒硝.煎微沸.温服.四逆汤.真武汤.(俱见下少阴.)桂枝加附子汤.白虎加人参汤.(即白虎汤加人参一钱.)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即见下阳明.)生姜泻心汤.

 

生姜(二钱)炙草 人参 黄芩(各一钱五分) 半夏(一钱)干姜 黄连(各五分) 水煎服

 

引用:《时方妙用》桃仁承气汤

 

汤头歌诀》桃仁承气汤

《汤头歌诀》

(汤、仲景)五般奇,甘草硝黄并桂枝。〔桃仁五十枚(去皮尖研),大黄四两,芒硝、桂枝、甘草各二两。硝、黄、甘草,调胃承气汤也。热甚搏血,故加桃仁润燥缓肝,表证未除,故加桂枝调经解表。〕热结膀胱小腹胀,如狂蓄血最相宜。(小腹胀而小便自利,知为血蓄下焦,蓄血发热故如狂。)

 

引用:《汤头歌诀》桃仁承气

 

《退思集类方歌注》桃仁承气汤

《退思集类方歌注》

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少腹胀满,大便黑,小便利,燥渴,忽忽如狂,至夜发热;及瘀血胃痛,血结胸中痛,疟疾实热夜发,痢疾畜血急痛;并能治败血留经,通月事。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 桂枝(二两去皮) 大黄(四两) 芒硝 甘草(各二两) 水七升,煮二升半,去滓,纳硝,更上火微沸,分温三服,当微利。

 

桃仁承气(汤) 五般奇,甘草硝黄并桂枝。(硝、黄、甘草,本皆入血之品,即调胃承气汤也。热甚搏血,故加桃仁润燥缓肝,直达血所而攻之。加桂枝者,以表未解故耳。)热结膀胱(太阳之邪,由经入腑,结于膀胱之部。)小腹满,(小腹中央为膀胱之部,左右为肝之部。凡胸腹胀满,按之不痛者为气结,痛者为血结。)如狂畜血最相宜。(心主血,热与血结,则心神不宁,故昏乱而如狂。)畜血之证大便黑,(热极则黑,血凝之色亦黑。)小便自利(小便利而少腹仍满,故知为畜血。盖血病而气化无病也。)脉沉迟,(血结则脉不流利,故沉微而迟。)但欲漱水不欲咽,(津不上承,故唇口干燥,畜血在中,故不能容水,与湿热为病,虽渴而不欲饮同。但湿热则舌有胎,畜血则舌无胎为别。)此皆血证谛宜知。(以上皆畜血现证)死血瘀凝胃脘痛,(脉必涩,饮下作呃。)善饥(胃火)经闭(血积)并能医。小便不利(膀胱有湿热,非畜血也。)肢寒者,(少腹满,手足寒,此为冷结在膀胱关元也。当用温药。)非关畜血莫轻施。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桃仁承气汤

 

《医方考》桃仁承气汤

《医方考》

桃仁(二十五枚,去皮尖) 桂枝(七分,炒) 大黄(五钱,酒浸) 芒硝(五钱) 甘草(二钱)

 

痢疾初起,质实者,此方主之。若初间失下,反用固涩之药,以致邪热内蓄,血不得行,腹痛欲死者,急以此方主之。

 

《内经》曰∶通因通用;又曰∶暴者夺之。故用大黄、芒硝之咸寒以荡涤邪热;用桃仁之苦以逐败血;甘草之甘以调胃气。乃桂枝则辛热物也,用之者何?经曰∶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故用其引大黄、芒硝直达瘀热之巢穴,乃向导之兵也。

 

引用:《医方考》桃仁承气汤

 

医方考》桃仁承气汤

《医方考》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 桂枝(二两,洗净,妊娠用炒) 大黄(四两,酒浸) 芒硝(二

 

伤寒,外证已解,小腹急,大便黑,小便利,其人如狂者,有蓄血也,此方主之。

 

无头痛、发热恶寒者,为外证已解。小腹急者,邪在下焦也;大便黑者,瘀血渍之也;小便利者,血病而气不病也。上焦主阳,下焦主阴。阳邪居上焦者,名曰重阳,重阳则狂。

 

今瘀热客于下焦,下焦不行,则干上部清阳之分,而天君弗宁矣,故其证如狂。桃仁,润物也,能泽肠而滑血;大黄,行药也,能推陈而致新;芒硝,咸物也,能软坚而润燥;甘草,平剂也,能调胃而和中;桂枝,辛物也,能利血而行滞。又曰∶血寒则止,血热则行。桂枝之辛热,君以桃仁、硝、黄,则入血而助下行之性矣,斯其制方之意乎!

 

引用:《医方考》桃仁承气汤

 

《医方论》桃仁承气汤

《医方论》

桃仁五十粒(去皮尖,研) 大黄四两 芒硝 甘草 桂枝一两

 

此方《准绳》以为当用桂,喻西江等以为当用枝。予则以为主治注中有外症不解一语,此四字最为着眼,有桃仁、大黄、芒硝、甘草以治里,必当用桂枝以解表。仲景立方固无遗

 

引用:《医方论》桃仁承气汤

 

《伤寒杂病论》桃仁承气汤

《伤寒杂病论》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炙) 芒硝二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四味,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桃仁承气汤方

 

《外科理例》桃仁承气汤

《外科理例》

治伤损。瘀血停滞。腹痛发热。或发狂。或便毒。壅肿疼痛。便秘发热。用此通之。

 

桃仁(五十粒去皮尖) 桂枝 芒硝 甘草(炙各一钱) 大黄(二钱)

 

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

 

引用:《外科理例》桃仁承气汤

 

中医宝典App

《正体类要》桃仁承气汤

《正体类要》

(加当归即归承汤) 治伤损血滞于内作痛,或发热发狂等症。

 

桃仁 芒硝 甘草(各一钱) 大黄(二钱)

 

用水煎服。大黄更量虚实。

 

引用:《正体类要》桃仁承气汤

 

中医宝典App

《冯氏锦囊秘录》桃仁承气汤

《冯氏锦囊秘录》

治蓄血中焦,腹中急结,下利脓血。棨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桂心 芒硝 甘草(各二两) 大黄(四两) 水二碗,煎一碗,去渣,内芒硝,待沸温服。

 

腹中急结,缓以桃仁之甘,中焦蓄血,散以官桂之辛,盖甘以缓之,辛以散之也。

 

热甚血凝,或干闭,或下脓血,非硝黄不足以彻其藩篱,入甘草者欲其委曲搜剔,不欲其一往而尽耳。按∶犀角地黄汤,治上焦之血,抵当汤,治下焦之血,此治中焦之血。

 

《准绳》曰∶宜用桂心。旧本作桂枝者误也。喻嘉言曰∶用桃仁以达血,所加桂枝以解外邪,大抵因外邪者,用桂枝专治蓄血者,则桂心可也。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桃仁承气汤

 

中医宝典App

《医述》桃仁承气汤

《医述》

仲景制大青龙、大柴胡、白虎汤,治三阳无形之热结。三承气之热实,是糟粕为患;桃仁、抵当之实结,是蓄血为眚。在有形中,又有气血之分也。凡仲景用硝、黄,是荡热除秽,不是除血。后人专以气分、血分对讲,误认糟粕为血,竟推大黄为血分药,不知大黄之芳香,所以开脾气而除腐秽,故方名承气耳。若不加桃仁,岂能破血?非加蛭虻,何以攻坚?是血剂中又分轻重也。凡 瘕不散,久而成形者,皆蓄血所致。今人不求其属而治之,反用三棱等气分之药,重伤元气,元气日衰,邪气易结。盖谓槽粕因气行而除,淤血因气伤而反坚也。

 

明知此理,则用抵当丸,得治 瘕及追虫攻毒之效。(柯韵伯)

 

桃仁承气,治淤血将结之时;抵当治淤血已结之后。(《伤寒类方》)

 

引用:《医述》桃仁承气汤、抵当汤

 

《医宗金鉴》桃仁承气汤

《医宗金鉴》

治血结胸中,手不可近,或中焦蓄血,寒热胸满,漱水不欲咽,善忘,昏迷如狂者。此方治败血留经,通月事。

 

桃仁(去皮,尖)五十个 桂枝三两 大黄四两 芒硝二两 甘草二两,,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痢。

 

引用:《医宗金鉴》桃仁承气汤

 

中医宝典App

《儒门事亲》桃仁承气汤

《儒门事亲》

桃仁(十二个,去皮尖) 官桂 甘草 芒硝(以上各半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三、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引用:《儒门事亲》桃仁承气汤

 

 

 

2 《四圣心源》卷十:桂枝茯苓汤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处方

 

桂枝3钱,茯苓3钱,甘草2钱,丹皮3钱,芍药3钱,桃仁3钱。

 

2.2 功能主治

 

疏术达郁而润其风燥。主妊娠下血症块连胎者。

 

2.3 用法用量

 

煎大半杯,温服。

 

2.4 摘录

 

《四圣心源》卷十

 

3 《医学传灯》卷下 click to collapse contents

3.1 方名

 

桂枝茯苓汤

 

3.2 别名

 

桂枝独活汤

 

3.3 组成

 

陈皮、半夏、白茯、甘草、香附、桂枝、细辛、独活。

 

3.4 功效

 

温经散血。

 

3.5 主治

 

肾积奔豚,乃寒气从腰眼而入,肠中汁沫凝聚,小腹作痛。

 

3.6 各家论述

 

用二陈以行汁沫,桂、辛、独活以散外邪。

 

 

 桂枝茯苓丸具有活血,化瘀,消癥的功效,最初用于治疗因包块引起的妊娠胎动不安, 现在已广泛运用于多种病症, 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附件炎、月经不调、痛经、流产后阴道出血、子宫肌瘤、宫外孕、卵巢囊肿、不孕症等疾病。

 

处方

桂枝 等分;茯苓 等分;牡丹 等分(去心);桃仁 等分(去皮尖,熬);芍药 等分。

 

2 功能主治

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杯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3 用法

口服,大丸一次6丸,小丸一次9丸,一日1~2次。

 

4 禁忌

孕妇慎用。

 

 

药物组成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桃仁(三钱)

 

处方来源

《金匮》卷下。

 

方剂主治(《金匮要略*妇女妊娠病》原文)

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杯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 茯苓 牡丹(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

 

上五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方剂功效

下其症。化瘀生新,调和气血。治妊娠下血,症块连胎者。

 

活血,化瘀,消症。用于妇人宿有症块,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轻者作丸,缓以消之。

 

临床应用

①症瘕(宫外孕)《山东医刊》(1966;3:15):宓某某,女,25岁。结婚8年未生育,四年前流产一次。这次月经两个月未来,前两天小腹突然疼痛剧烈,下坠,阴道点滴下血,血色紫黑。面黄瘦,语音低微,精神不振,急性病容,少腹疼痛拒按,舌苔白,脉沉滑。西医妇科检查:宫体增大如鸡卵,后穹窿饱满、触痛,似囊样感,宫体后与右侧附件有拳头大包块,压痛明显。西医诊断:子宫外孕。中医诊断:症积瘀血。患者拒绝手术,故以中药与桂枝茯苓丸,服3次后,第2天腹疼减轻,阴道下血成淡红色血水,其量增多,饮食增加,精神好转;又继续服至3天时,流出1块扁园形血块,淡红色,似烂肉状,并继续下黑紫色血,其量减少,腹痛消失,(但仍有压痛),脉搏沉缓;又续服3天,下血停止,腹部压痛消失。后穹窿稍有饱满,无压疼,中位子宫,附件双(一)。又继续服药2天后,所下血色变为鲜红,量多;改服加减胶艾汤2剂,下血停止,一切症状消除。继续观察1月,患者身体健康,月经来潮1次,持续4天。②产后恶露不净《蒲辅周医案》:陈某某,女,成年,已婚。1963年5月7日初诊:自本年3月底足月初产后,至今四旬,恶露未净,量不多,色淡红,有时有紫色小血块,并从产后起腰痠痛,周身按之痛,下半身尤甚,有时左少腹痛,左腰至大腿上3分之1处有静脉曲张,食欲欠佳,大便溏,小便黄,睡眠尚可,面色不泽,脉上盛下不足,右关弦迟,左关弦大,寸尺俱沉涩,舌质淡红无苔,由产后调理失宜,以致营卫不和,气血紊乱,恶露不化。治宜调营卫,和血消瘀。处方:桂枝1钱5分,白芍2钱,茯苓3钱,炒丹皮1钱,桃仁1钱(去皮),炮姜8分,大枣4枚,服5剂。16日复诊:服药后恶露已尽,少腹及腰腿痛均消失,食欲好转,二便正常,脉沉弦微数,舌淡无苦。瘀滞已消,宜气血双补,十全大补丸40丸,每日早晚各服1丸,服后已恢复正常。③盆腔炎《新中医》(1975;6:40):以桂枝茯苓汤治疗盆腔炎50例,其中慢性盆腔炎35例,治愈27例,疗效达77.1%,疼痛症状消失平均为16.4天,附件压痛减轻平均为18天,附件压痛消失平均18.9天。亚急性盆腔炎10例,治愈8例,疼痛症状消失平均为6.8天,附件压痛减轻平均为11.1天。急性盆腔炎5例,治愈4例,急性期合用各种抗菌素治疗。其余例数均为无效。

 

各家论述

①《金匮玉函经二注》:桂枝、桃仁、丹皮、芍药能去恶血;茯苓亦利腰脐间血,即是破血。然有散有缓、有收有渗、结者散以桂枝之辛;肝藏血,血蓄者肝急,缓以桃仁、丹皮之甘;阴气之发动者,收以芍药之酸;恶血既破,佐以茯苓等之淡渗,利而行之。②《金匮要略方义》:本方为化瘀消症之缓剂。方中以桃仁、丹皮活血化瘀;则等量之白芍,以养血和血,庶可去瘀养血,使瘀血去,新血生;加入桂枝,既可温通血脉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调和气血;佐以茯苓之淡渗利湿,寓有湿祛血止之用。综合全方,乃为化瘀生新、调和气血之剂。制作蜜丸,用法从小量开始,不知渐加,亦有下症而不伤胎之意,更示人对妊娠病证应持慎重之法。如此运用,使症消血止,胎元得安,故本方为妊娠宿症瘀血伤胎之良方益法。棨

 

药理作用

主要有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血小板聚集,调节内分泌功能,抗炎,镇痛,镇静,抗肿瘤等作用。

 

1.改善血液流变性 (1)降低血粘度:本方2g/kg静注或6g/kg口服家兔1.5小时后,全血还原比粘度、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均明显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减少。表明本药降低血粘度的作用是与血浆中链状高分子物质主要是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有关。对激素性血瘀证的实验大鼠清理模型用本方人用量的10、20、40倍口服,能使血液粘度得到改善。另外,本方有延长T,T(凝血酶时间)的趋势和恢复AT-Ⅲ(抗凝血酶Ⅲ)活性的效果,明显改善高脂血症,本药降低血粘度的作用与血细胞数以外的因素有关,即改善血浆因子作用是其重要因素之一。(2)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通过对老龄大鼠的研究发现,老龄大鼠高比重的红细胞增加,变形能力降低,而本方能抑制其变形能力下降,给老龄大鼠负荷胆固醇,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再降低,本方仍有明显的抑制其降低之功能。利用脑卒中易发性高血压自发性大鼠(SHRSP)对本方进行研究,在SHRP中,在血压上升的同时,其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降低,给予本方后,血压上升被抑制,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被改善。另外,给SHRSP投于右旋糖酐,可使大鼠平均生存日数减少,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降低,给予本方,则平均生存日数延长,红细胞状态改善。

 

2.抗血小板聚集 本方水煎利500kg/ml或250mg/ml对胶原或ADP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作用比阿司匹林强。100%桂枝茯苓丸稀释至50%和25%,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有轻度抑制, 对凝血酶原时间(PT)则无明显作用,对纤溶剂原激酶有抑制作用,表明本方对血凝及血小板系统抑制强,而对纤溶系统作用较弱,这些有助于改善血瘀证之血液高凝、高聚状态。本方900、300、100mg/kg大鼠口服,连续3日,对细菌内毒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血小板及有纤维素沉着的肾小球百分率,并呈量效关系,而等量的单味药则无此作用,表明本药抗DIC效果是五味中药混合后而产生。

 

3.调节内分泌功能 本方300mg/kg给予大鼠,连续14日,血浆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同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胸腺嘧啶激酶(TK)活性和子宫湿重都有明显的降低,服用17β-雌二醇的(E2)后,TK活性和子宫湿重的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21倍和2.4倍,而同时服本药,可使E2诱导子宫TK活性和子宫湿重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提示本药可能具有催乳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及弱抗雌激素的特性。对于激素型血瘀证模型鼠的肾上腺萎缩,血中皮质激素水平降低及ACTH试验反应性降低等有一定改善作用,认为本药可能对垂体-肾上腺皮质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临床上发现妇产科患者服本药后,卵泡素及雌二醇量增加,并认为临床疗效与其雌激素样活性有关。  4.抗炎 本方60g/kg口服或lOg/kg 腹腔注射,可抑制蛋清、甲醛等所致大鼠关节肿。半小时起效,持续时间在72小时以上,其强度相当于腹腔注射20mg/kg氢化可的松。若按此剂量连续给药7日,能显著对抗大鼠炎性棉球肉芽肿增生,提示本药对大鼠急性、亚急性、慢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组胺、5-羟色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连续给药7日,未发现肾上腺重显著变化,对去肾上腺大鼠的关节肿,仍有明显对抗作用,表明本方抗炎作用的主要途径不是通过垂体-肾上腺系统的调节,而是对炎症过程中的许多环节起直接对抗作用所致。

 

5. 镇痛 本方小鼠100g/kg口服或10g/kg皮下注射,可使其热板致癌反应潜伏期明显延长,且作用持续时间可延长到注射后4小时,另外上剂量本方,对冰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方及其单味药物芍药、丹皮、桃仁均有镇痛作用。

 

6.镇静 本方100g/kg口服10g/kg皮下注射,均可明显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同时也可提高巴比妥阈下催眠小鼠翻正反射消失的百分率,并且可明显延长小鼠的睡眠时间,本方及其单味药桂枝。芍药及丹皮均有镇静作用。

 

7.抗肿瘤:本方2g同麦秆半纤维素B和卵白糖肽的葡萄糖液(WOG)混合口饲小鼠,共90日,对甲基胆蒽诱发皮下癌的小鼠生存时间无延长作用,但能完全抑制脾的淀粉样变性,如果将本药与灵芝一起和WOG合用,则可使给药组小鼠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桂枝茯苓丸皮下注射给药,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为82.O±10.9g/kg。灌胃250g/kg剂量,腹腔注射51.8±6.98g/kg。25只小鼠无一死亡,并未出现明显毒性反应。

 

用法用量

每日1丸,食前服。不知,加至3丸。

 

附注

夺命丸(《妇人良方》卷十二)、牡丹丸、夺命丹(《普济方》卷三五七)、仙传保命丹、安禳丸(《胎产心法》卷中)。本方方名,《张氏医通》引作桂心茯苓丸。  【中成药】桂枝茯苓丸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射线细胞径向纵断面呈类方形或长方形,壁连珠状增厚,常与木纤维连结。

 

2)取本品6g,研细,加乙醚50ml,低温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药渣备用,滤液低温挥去乙醚,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鉴别](2)项下的药渣,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5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2次,每次10ml,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加味桂枝茯苓汤组方 :桂枝、茯苓、丹皮、桃仁、丹参、怀牛膝、槟榔、醋灸紫石英、泽泻、海藻。

随症加减:

小腹痛甚者加失笑散,制乳香、制元胡索、益母草;经行量多者加仙鹤草、炒蒲黄、柏叶炭、炒黄芩;

经行乳房胀痛者加川楝子、香附、路路通;

带下多者加薏苡仁、白芷;

气虚者加党参、黄芪;血虚者加当归、阿胶;

冲任虚损者加杜仲、川断、桑寄生等药。

 

 

看黄教授如何运用桂枝茯苓丸

收藏人:qlxzwx

2016-01-05 | 阅:22  转:0  

 |   来源

 

 

  |  分享  

  

 

 

 

 

 

 

 

 

 

 

是隶属于国医战队旗下专属于中医人的微信,是中医纯学术人才交流平台!这里分享最专业的中医知识!

 

 

肺栓塞

 

 

肺栓塞后因血流阻断会导致肺组织坏死。引起肺栓塞的常见栓子是深静脉血栓,还可有脂肪、肿瘤栓子和气体等。此病起病急,有呼吸困难、胸痛和咯血等,死亡率极高。王凡就在301医院昏迷23天未能幸免。此病的急症是轮不到中医人治疗的,黄煌教授曾经治疗过一例慢性肺栓塞病人。此人为老年男性,一年数次急诊抢救入院,后用桂枝茯苓丸加川芎、丹参,并服大黄蛰虫丸等,较好地控制了病情,患者数年定。这个患者形体消瘦、面色青黄、眼圈发黑如熊猫眼,口唇紫暗,肌肤甲错,一看就是中医所说的瘀血质。黄教授曾上网看了一下王凡生前的照片,发现她的脸色也偏黄,而且眼圈也发暗,口唇也不鲜红,可见她早有瘀血隐患。黄教授说:如果王凡早点服用中药调理,自己也注意休息,可能就会逃过一劫。但为时已晚,一代女篮骁将,说走就走了!棨

 

黄教授建议:

 

 

桂枝茯苓丸是古代的下死胎方,后世的应用范围非常广,特别是日本汉方,将桂枝茯苓丸作为活血化瘀的基本方用于各科临床。黄教授在临床发现桂枝茯苓丸对血栓性疾病效,不仅是肺栓塞,对心肌梗塞、脑梗塞以及下肢的静脉血栓也有效果。只是有时需要合方,或合血府逐瘀汤、或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或合大柴胡汤,或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或合大黄蛰虫丸,或合桃核承气汤,或合黄教授验方四味健步汤,”“同调,效果要更好些。

 

迟到的建议,桂枝茯苓丸。除了对王凡去世的哀悼之外,更希望这点小小的经验,能引起各位读友对体质调理的注,更希望引起中医界对桂枝茯苓丸这种经方应用范围扩展的关注。桂枝茯苓丸不是仅仅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成药,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需要好好地去利用和开发。

 

THE MORE →

 

 

 

1

内外痔

 

熊某,男,58岁。2008年1月25日初诊。

 

主诉:肛门疼痛坠胀不适两天。患者有混合痔病史20余年,18年前已行手术治疗,后来仍时有反复。两天前过度劳累后出现肛门疼痛坠胀不适,便后有少量暗红色血液;时有头晕头痛,夜间咳喘,胃纳好,睡眠尚可,小便黄,大便一直干结。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年,每年冬天血压升高,目前在服卡托普利片控制,平素血压未监测。有嗜烟史,查:患者体格壮实,面色暗红,肌肉坚紧有力,声音洪亮;唇色暗红,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有力;大腹便便,腹诊下腹坚满有力;测量血压134/96mmHg;肛周外观可见赘生物突出,未指检。中医诊断:内外痔;西医诊断:混合痔。证属瘀热互结下焦,拟桃核承气汤去芒硝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处方:桃仁10g,大黄(生)10g,桂枝10g,茯苓15g,赤芍10g,丹皮10g,生甘草6g。3服,水煎服。

 

患者服上方至第二服大便即软,痔疮疼痛大减,外观赘生物缩小一半,三服后肛门基本不疼,头晕头痛基本好转,夜间咳喘减半,一周后赘生物消失。随访至今再未复发。

 

按语

 

本案患者肛周疼痛坠胀,有赘生物,唇暗红是为瘀血证;大腹便便,腹诊坚满有力,平素容易头晕头痛,血压升高,大便偏干,舌红脉弦有力,全为阳证实证,类似于上述瘀热类型的体质,考虑桂枝茯苓丸与桃核承气汤合方治疗。

 

桃核承气汤原文主治伤寒下焦蓄血证,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方证中尤以少腹急结为辨证要点。该方可以泻热逐瘀,最适用于大便干结,下腹疼痛的瘀热互结证。叶橘泉认为该方证主证为阳明里实证,小腹急结、瘀血、充血、冲逆、蓄血如狂等症候群,妇人诸病、癫狂病、充血性头痛、眼结膜炎、齿龈炎、急性高血压、鼻衄、跌打伤肿痛、痔疮肿痛、肛痈肿痛等,只要具备上述阳明病的及腹部症状(小腹急结)都可使用本方。该患者肛周疼痛坠胀,大便时痛苦异常,可以看作是少腹急结的一种表现。去芒硝是考虑减轻泻下之力。方中再合桂枝茯苓丸改善腰以下部位(尤以盆腔为主)的血液循环,加强化瘀,促使瘀血消散吸收。药后病症大减,效如桴鼓,说明方证对应。

 

2

高血压病

李某某,男,61岁。2008年12月17日初诊。

 

主诉:下肢水肿一年。一年前发现下肢水肿,按之凹陷明显,下午明显,曾服五苓散10余服无效。时有头晕头痛,胃纳可,睡眠尚好,大便容易干结,小便无力,有分叉,夜间小便3次。查:血压150/100mmHg,患者体格壮实,腹部实大,腹肌紧张有力;面红,午后尤甚,唇暗红,舌苔薄白,脉弦有力。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年,在服卡托普利片,血压控制情况不详,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多年,具体不详。中医诊断:水肿、眩晕;西医诊断:高血压病、下肢静脉曲张。证属水瘀热内阻,拟桂枝茯苓丸原方,处方:桂枝15g,茯苓30g,桃仁15g,赤芍20g,丹皮15g。3服,水煎服。

 

患者药后大便通畅,头晕头痛减少,水肿变化不大,无咽痛、小便黄。拟原方茯苓加至60g,继续服用。患者坚持服药30服,电话告知下肢水肿基本消失,颜面不红,头痛头晕未作,血压维持在136/86mmHg左右,随访至今,患者病情一直平稳。

 

按语

 

anyu

 

该患者下肢水肿与静脉曲张和高血压病均有关联。从药物运用指征角度来看,患者也是一例典型的瘀热体质,故用桂枝茯苓丸方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共服用桂枝近500g,并未出现桂枝下咽,阳盛则闭之弊,提示我们只要遵循有是证用是药的原则,临证放大药物剂量很可能会加速疾病痊愈。

 

 

 

3

下肢静脉血栓

 

毛某,男,51岁。2004年11月底因左腿肿痛确诊为左下肢静脉血栓,血栓长度20cm,曾在当地住院治疗。医生欲手术去栓,患者畏惧手术,但用静脉抗栓治疗无效。希望服用中药试试。2005年5月21日开始服用如下汤方:桂枝10克、肉桂5克、茯苓15克、桃仁12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怀牛膝30克、丹参12克、石斛20克、红花10克。服用两月,复查B超下肢静脉血栓已消失。

 

按语

静脉血栓绝大多部分发生在下肢,而且多为左下肢,患肢肿胀、增粗、疼痛,发病迅速。其并发症肺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据说,美国每年约有50000至200000人死于肺梗塞。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和血液高凝状态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要素。长期卧床、外科手术后、肾病、静脉插管、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吸烟、口服避孕药、粗暴按摩、肥胖、高龄等均可成为诱发因素。本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取抬高患肢,自患肢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及小剂量溶栓剂,上述治疗持续3天后症状仍不缓解并加重者,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中药治疗一般也使用活血化瘀药。

 

从中医的角度看,患者的瘀血不仅是指下肢血管的血栓,而有其特有的诊断着眼点。首先,患者是一位体格壮实的中年男子,面色暗红,腹部肌肉比较紧张;第二,左下肢肿胀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第三,既往有痔疮,近日频发。痔疮也是瘀血在下的指征。以上三条,符合瘀血在下的判断。

 

本案使用的配方由经方桂枝茯苓丸和经验方四味健步汤组成。桂枝茯苓丸是经典的活血化瘀方,有关论述可参见前案。

 

黄教授的经验方四味健步汤。该方由芍药、怀牛膝、丹参、石斛组成。主要用来治疗下肢疼痛为特征的瘀血性疾病,其作用部位以血管为主。许多糖尿病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静脉血栓形成等经常有应用的机会。本方中的这些药物,大多是古代用于治疗腰腿痛或步履乏力的药物。芍药是经方芍药甘草汤的主要药物,《伤寒论》用芍药甘草汤来治疗脚挛急,说药后其脚即伸。有趣的是,《朱氏集验方》将此方治疗不能走路,改方名去杖汤。《神农本草经》也说芍药除血痹,血痹,都是有疼痛。怀牛膝,《神农本草经》说得更清楚,说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唐宋方中多用来治疗腰膝酸软。还有石斛,古代多用来治疗脚弱腰痛的病症。比如《外台秘要》记载的生石斛酒,用生石斛三斤,牛膝一斤,杜仲八两,丹参八两,生地黄三升,泡酒,用于治疗风痹脚弱,腰胯疼冷。《辨证录》有一方,名石斛玄参汤,用石斛一两,玄参二钱,水煎服,治疗胃火上冲,心中烦闷,怔忡惊悸,久则成痿,两足无力,不能步履。

 

现在看来,这些脚弱腰痛的病症,大多是糖尿病引起的,也有的是静脉血栓之类的疾病。黄教授临床验证此方效果很好,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麻木、抽筋、浮肿等症状的缓解,有些患者居高不下的血压也能有所下降,有些患者多年困扰的便秘也能解决。方中的芍药,有赤白芍药两种,习惯认为,白芍以养血柔肝为主,用于肌肉痉挛性疾病为主。赤芍以活血化瘀为主,用于舌质暗紫,或血液粘稠者较多。黄教授临床往往赤芍白芍一起用,用量根据病情调整。如果疼痛剧烈者,大便干结者,芍药的总量可以达到120g。牛膝,有川牛膝、怀牛膝两种饮片,根据习惯,怀牛膝具有补益肝肾的功效,所以,对于腰痛脚弱者,用怀牛膝比较好,量可以用至100克。

 

这个患者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后来随访,在服用中药三月后,血栓已消,局部遗留血栓囊壳,有肿胀感,痔疮未发。余无不适。目前已经停药。

 

 

桂枝茯苓丸的合方与加味(转载)

发表者: 445人已访问

首届经方临床学术讲坛(珠海)会议专家讲稿

经典方证:

妇人素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以上均见《金匮要略·第二十篇·二条》)

原文提示本方主治妇人癥病而漏下不止者,这应该是指先兆流产。

桂枝茯苓丸是后世妇科下死胎方。

夺命丹

治妇人小产,下血过多,子死腹中,其人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白,面色黄黑、或胎上抢心,则闷厥欲死,冷汗自出,喘满不食,或食毒物,或误服草药,伤胎动气,下血不止。若胎未损,服之可安;已死,服之可下。以蜜丸为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淡盐汤送下。速进两丸,至胎胎腐烂腹中,危甚者,定可去除。

催生汤

明代《济阴纲目》将本方改为汤称为催生汤,用于下胎。

《类聚方广义》:孕妇颠仆,子死腹中,下血不止,少腹挛痛者,用之胎即下。以上诸证,加大黄煎服为佳。

推荐处方

桂枝15g、茯苓15g捣碎、赤芍15g、牡丹皮15g、桃仁15g捣碎。以水8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也可按照传统做成丸,或装胶囊服用。

适用人群:

1、面证:

面色潮红或暗红,或发青、眼圈发黑。

面部皮肤粗糙发硬,皮下毛细血管扩展,或痤疮紫红,或鼻翼口唇周围暗红。

唇舌暗紫,或舌底静脉曲张迂曲等。

2、腿证:

下肢皮肤干燥起鳞屑,或静脉曲张,或下肢浮肿或独脚肿,或皮肤发黑创口不易愈合,或易生冻疮,或足底龟裂,或多鸡眼。

小腿抽筋疼痛,不能久行,或下肢发冷麻木。

3、腹证:

下腹部疼痛不适,或腰痛,或腹股沟疼痛。

按压下腹部充实或疼痛,脐两侧尤以左侧下腹有压痛。

易腰腿痛、便秘、痔疮、阑尾炎、盆腔炎、前列腺肥大。

4、精神证:

其人如狂,易头昏头痛、失眠,易烦躁、发怒、情绪易激动;其人善忘,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语言蹇涩。

桂枝茯苓丸证是一种体内有瘀血的实性体质。以面色暗红、皮肤粗糙干燥,少腹部充实疼痛为客观指征,与许多疾病交叉。

面证、腹证、腿证、精神证四大证,但见一证即可,不必悉具。

桂枝茯苓丸证多见于成年人,中老年人更多。

1:合大柴胡汤活血清热除积

适用于桂枝茯苓丸证伴见胃及食管反流以及上半身饱满肥胖者。(瘀血+热结+食积)

多见高血压、脑梗、心梗、高粘血症、肥胖症、支气管哮喘等数病并见的患者。

其人体格壮实,上本身饱满,面色暗红、舌紫唇暗,经常便秘腹痛,胸闷腹胀,进食后症状加剧,中老年患者多见。

2、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通阳活血解郁

适用于桂枝茯苓丸证伴有抑郁失眠者(瘀血+阳郁)。

脑梗、抑郁症、躁狂症、失眠症、老年性痴呆、银屑病等病多见。

其人多神情淡漠,疲倦貌,面色黄暗、唇舌紫暗居多。多有失眠、怕冷、便秘等主诉。腹诊多有脐跳。

银屑病病案

63岁 身高167cm 体重68Kg 2014、8、23初诊

主诉:银屑病13年余。四肢躯干红斑,皮损厚。家中琐事较多,睡眠一般,早醒,食欲可,大部分1~2天/次,面黄,唇暗红,脉75次/分。

家族史:父亲糖尿病、母亲甲亢、血小板减低

既往史:高血压。

柴胡20g、黄芩5g、姜半夏10g捣碎、党参10g、桂枝10g、茯苓15g捣碎、制大黄10g、龙骨15g、牡蛎15g、牡丹皮15g、桃仁15g、赤芍15g、川芎15g、干姜5g捣碎、大枣15g剪开。1/2服法,十五剂。

2014、9、20

药后皮损色淡变薄,睡眠尚可,偶有早醒难寐,情绪可。原方黄芩10g。5/2服法,15剂。

2014、10、14

药后背部及下肢皮损明显变薄,近日皮疹于头部少发。原方续服30剂。

3、合葛根汤解肌发汗散结

适用于桂枝茯苓丸证伴有肥胖、扭结者。(瘀血+风寒)

多用于痤疮、多囊卵巢综合征、脑梗、颈椎病患者。

其人体格壮实或肥胖,项背部肌肉厚实,小腹部膨隆,面色黄暗,皮肤干燥,疲倦嗜睡,头晕头痛、便溏,女性月经后期或闭经,量少色黑。

病案:田 26岁 身高163cm 体重52Kg 2013、6、1

主诉:不孕2年余。月经周期经期正常。彩超:双侧多囊卵巢(2012、4、7)。月经50天未至,妇幼保健院2013、5、30激素:孕酮1.94,雌二醇25,睾酮0.80(0.1~0.75)。

处方:葛根30g、生麻黄5g、肉桂10g打粉冲服、白芍10g、赤芍10g、茯苓10g捣碎、牡丹皮10g、桃仁10g捣碎、怀牛膝15g、生甘草5g、干姜5g捣碎、大枣20g。5/2服法,经期1/2服法,15剂。

此方服用至2013、8、31日复诊:

Lmp7月8是,8月6日查孕酮36.38,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38.92,8月10日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781.08,早孕54天。

4、合麻黄附子甘草汤散寒利水活血

适用于桂枝茯苓丸证见浮肿肥胖闭经者(瘀血+寒湿)

多用于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腰痛的患者。

其人多面色黄或浮肿貌,肥胖、疲惫嗜睡,无汗等。

43岁 身高160cm 体重75Kg 2014、2、26初诊

主诉:月经两月未至,体重上升3Kg 宫颈炎激切两次,左少腹压痛,舌质暗。

5、合大黄附子汤止痛泄热

适用于桂枝茯苓丸证见腰腿剧痛、便秘者(瘀热相结+内有沉寒)

多用于痛风、骨关节炎、腰椎病、疝气、肠梗阻、肾病等见疼痛或便秘者。

大黄蜇虫丸

大黄十分(蒸)、黄芩二两、甘草三两、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一升、蜇虫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酒饮服五丸,日三服。(《金匮要略》)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六)

6、合大黄蜇虫丸逐干血

适用于桂枝茯苓丸证见有血栓、闭经而消瘦、两目暗黑、肌肤甲错者(内有干血)。

多用于血栓类疾病、鳞屑类皮肤病、闭经等,如肺动脉血栓、血小板增多症、银屑病、湿疹、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其人眼圈发黑、肌肤甲错,下腹部充实隆起,大便干结、舌质紫暗等。

桂枝茯苓丸可明显降低血液黏度,降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东方的复方阿司匹林

大黄蜇虫丸为古代虚劳病方,擅去体内干血,具有抗凝、抗血小板生存、抗血栓形成、溶栓、保肾、保肝、收缩子宫等作用。

病案

56岁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阻塞

胸闷、心慌、气急、眩晕甚则晏厥、神疲乏力,腹中痞胀,食欲不振,肠鸣。嘴唇紫暗,脉搏78次/分,脉重按无力。

处方:

桂枝20g、肉桂10g打粉冲服、赤芍30g、桃仁12g捣碎、牡丹皮12g、茯苓20g捣碎、川芎10g、大枣12g剪开、炙甘草6g。另:大黄蜇虫丸,按说明书服用。

服用一月余来复诊时见其脸色由青色转红润,精神明显好转,心慌消失,腹中痞胀减轻;凝血酶原时间由原来查的41秒减少为18.2秒(正常为11~14秒)。

7、合橘枳姜汤治胸痹短气

适用于桂枝茯苓丸证见胸闷气短者(瘀血+胸中气塞)。

多见于慢性咳喘、心血管疾病患者,如肺纤维化、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冠心病、心绞痛等。

橘枳姜汤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愊愊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沫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枳实五枚

卒患胸痹痛:枳实捣(末),宜服方寸匕,日三,夜一服。(《补缺肘后方》)

其人唇暗舌紫,消瘦居多。主诉胸闷胸痛,气短,咳嗽痰不多,腹胀满等。

8、合枳术汤强心除痞化饮

适用于桂枝茯苓丸证见右心衰者(瘀血+水饮停蓄+胸中气塞)

多用于肺心病、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等。

其人胸闷气促,上腹部痞满,进食后明显。肝脾肿大、食欲不振,或有浮肿,或胃内振水音等。腹诊有压痛或抵触,有明显的腹肌紧张。

病案

1998年生 身高152cm 体重40Kg

现病史:自幼哮喘,经常发作,这几年发作频繁,每夜不得平卧,动则喘促,导致退学在家,每年医药费20几万元,眼圈黑暗。

查示:肺动脉高压(90mmHg),右心扩大,二尖瓣、三尖瓣轻度返流,肝肿大。诊断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支气管哮喘。

2012年2月9号初诊:用桂枝茯苓丸加丹参、川芎、牛膝,症状逐步好转,能下楼活动,利尿药减少,病情稳定。

2012年8月因感冒引发心衰,原方无效,于15日给予枳实100g、白术30g,每天一剂,另服用上方丸药。服3剂后尿量增加,下肢浮肿减轻,原方续服一月余,腹部变小,速尿逐步由两粒减到1粒,螺内酯1片,心衰控制。

提示:桂枝茯苓丸合用枳术汤可能对右心衰、肺动脉高压有效,但需要长期服用。大剂量枳实、白术可能有增效效果。

枳术汤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枳实七枚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软,即当散也。

古代治疗水饮的专方。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强心利尿等作用,适用于胸闷腹胀、进食后加重为表现的疾病。

本方为仲景枳实方的最大量方。

宋代后才有枳壳枳实之分。小嫩的果实为枳实,大的为枳壳。(沈括《梦溪笔谈》)

根据实测,一枚枳实重约3g,本方用7枳实,重量当在20g以上,而一枚枳壳重约枳实的3~5倍,因此本方如用枳壳,量应该在60~100g。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片

心下坚,提示上腹部按压硬度大,,大如盘,边如旋盘应该指圆盘,边缘锐利,界限分明。提示瘀血性肝硬化的可能,肝脏肿大而且质地较硬。

心脏病心衰常常导致充血性的肝脾肿大。肝脏脾脏的大小与质地的软硬也常随心衰的缓解与加重而变化。

水饮所作

提示此种肝脾肿大与水液回流障碍有关。

腹中软,即当散也

心衰得到有效的控制,血液回流改善,肝脾充血得以缓解而体积缩小。

枳实除痞坚——强心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枳实注射液和从中分离出的有效成分对羟福林及N——甲基酪胺对动物离体及在体心脏均有兴奋作用,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候加玉《中药药理学》)。

9、合四味健步汤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多用于糖尿病的并发症(瘀血在下)。如下肢溃疡、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也用于下肢静脉血栓等。

其人多面色暗红,下肢常有浮肿或疼痛。

四味健步汤(赤芍30g、怀牛膝30g、丹参20g、石斛30g)

检查:左少腹压痛,下肢浮肿伴色素沉着,按之硬而疼痛,舌暗红苔黄腻,脉虚弦,脉率88次/分。

处方:生黄芪60g、桂枝10g、肉桂10g打粉冲服、赤芍20g、葛根60g、怀牛膝30g、川石斛30g、丹参20g、牡丹皮15g、茯苓15g捣碎、桃仁15g捣碎、干姜10g捣碎、川芎15g、大枣15g。七剂,每剂服1~2日。服用三个月。

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利水消尿蛋白

合犀角地黄汤治银屑病

合下瘀血汤治硬脊膜外血肿后遗

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掌跖脓疱症

合滋肾丸治前列腺肥大

1、加大黄牛膝通经活血

适用于桂枝茯苓丸证见便秘、腰腿痛、月经不调者(瘀血+积热)。

多用于恶露不尽、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腺肌症、痛经、月经不调、便秘、肾功能不全、腰痛等。

其人多体格壮实,烦躁失眠,唇暗红,舌紫点等。多见腰痛腹痛,大便秘结,或月经淋漓不尽,或闭经。下肢充实或压痛。

病案

36岁

月经淋漓不断,妇科检查子宫内膜厚剥脱不全而行诊刮术,因惧怕再次刮宫来诊。

症状:患者自觉身重困倦,下肢沉重,皮肤干燥,轻度浮肿,时有麻木。腰酸痛,左少腹有压痛,大便不畅。唇舌暗红坚老。脉沉。

40岁 身高165cm 体重75Kg 2014、2、18初诊

主诉:2013、12、24体检时血压200/120mmHg,尿蛋白3+,脂肪肝,左肾囊肿,有痔疮。头晕,易面红。

检查:舌尖红,舌苔黄腻,舌底络脉充盈,左少腹压痛。体偏胖面色红。

家族史:母亲脑溢血,父亲慢性肾炎。

处方:

桂枝10g、肉桂10g打粉冲服、赤芍20g、牡丹皮20g、桃仁20g捣碎、茯苓20g捣碎、怀牛膝40g、制大黄10g。5/2服法,十五剂。

2014、3、11复诊:

复查尿常规隐血+,尿蛋白阴性,测血压147/100mmHg,体重下降3Kg,左少腹压痛。

原方怀牛膝加至50g,二十剂,5/2服法。

2、加当归川芎丹参治疗胸痛

适用于桂枝茯苓丸证见慢性咳喘者(胸中瘀血)

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动脉高压、胸膜炎、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反复肺部感染等。

临床多见咳喘慢性化,气短或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如刺。

其人唇紫舌暗、面暗红、皮肤干枯者。

形体中等,脸色晦暗,黑眼圈,面部毛孔粗大。舌暗红苔薄,舌下络脉瘀紫。

处方:桂枝15g、茯苓15g捣碎、赤芍15g、牡丹皮15g、桃仁15g捣碎、川芎15g、丹参15g、当归10g。

药后半月复诊:精神状态好转,右侧胸部疼痛大大减轻,原方加杏仁继续服用半月,胸闷痛已经不明显,脸色转红润,对中医的疗效表示满意。棨

3、加葛根川芎清醒头脑

适用于桂枝茯苓丸证见有头痛头晕者(瘀血在上)。

临床多见头晕,晨起头晕,晚上清醒;阵发性视力模糊或短暂大脑空白,胸闷气短,下蹲或久坐后加重;餐后犯困。高血压、脑梗、冠心病、心梗、高粘血症等多见。

其人多面黄暗,眼袋大,嘴唇暗紫。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717739777/blog/1437040986

   副主任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