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鹿肉及其他部位原料鉴别、储存、致嫩工艺、祛腥关键、分类烹调工

 苏睿思 2016-10-10

鹿肉及其他部位原料鉴别、储存、致嫩工艺、祛腥关键、分类烹调工


鹿肉及其他部位原料鉴别、储存、致嫩工艺、祛腥关键、分类烹调工艺

1、表面鉴别法:新鲜鹿肉有层微干爽的表皮,色泽光润,肉的断面呈淡紫色,稍湿润但不粘,肉液体呈透明。不新鲜的鹿肉表面覆盖有一层风干的暗灰色表皮,或者表面潮湿,肉液浑浊并有粘液,肉色较暗,有的还有发霉的现象。腐败的肉表面干燥,已变成黑色且很潮湿,切断面呈暗灰色,粘且呈绿色。

2、手感鉴别法:新鲜鹿肉的切面肉质紧密,富有弹性,用手按后能迅速恢复。不新鲜的鹿肉切面肉质比新鲜的柔软,弹性小,用手按后不能立即恢复原状,且往往不能全部复原。腐败的鹿肉松软而无弹性,用手按后不能复原,腐败分解严重时能用手指将肉刺穿。

3、气味鉴别法:新鲜鹿肉具有一种特殊的肉香,并带有轻微的腥味。刚宰杀后不久的肉有动物内脏的气味,不新鲜的鹿肉具有酸气或霉臭气,有时在肉的表层有腐败味,肉的深层即使尚未腐败,也可以闻到浓厚的腐败臭气。

4、肉脂鉴别法:新鲜鹿肉的脂肪分布均匀,没有酸败气味和苦味,并保持原有的白色或黄色,坚硬但用手用力按能将其捻碎;不新鲜鹿肉的脂肪呈灰色,无光泽,容易粘手,并具有轻微的油脂酸败味,腐败的脂肪表面污秽,并有粘液和霉菌,有强烈油脂酸败味。当肉的分解强化时,脂肪很软呈淡绿色。

5、骨髓鉴别法:新鲜鹿肉的骨腔内充满骨髓,呈长条状,稍有弹性,质地硬,呈淡黄色,在骨头折断处可以看到骨髓的光泽。不新鲜鹿肉的骨髓与骨腔间有小的空隙,质地较软,颜色较暗,呈灰色或白色,在骨头折断处无色泽;腐败内的骨髓同骨腔有较大的空隙,骨髓变形软烂,有粘液色并有腥臭味。

6、冷冻鉴别法:冷冻的各部位鹿位质量检验的方法与新鲜鹿肉基本相同,一般品质较好的冷冻鹿肉具有光泽和鲜明的颜色,肉质剖面呈淡玫瑰色,纤维组织清晰,肉质有硬度,敲击能发出较响的声音,骨骼关节呈白色,骨髓有石灰般光泽,无异味,脂肪白净。

储存保管:在厨房批量购进鹿肉后,对于没有进行初加工的鹿肉最好采用低温保存的方法,因为低温能冻结肉中的水分,可控制微生物繁殖生长。对于需要储存的新鲜鹿肉,首先要用冷水进行冲洗,把肉上的粘液洗掉,然后通风散热1小时。待鹿肉干后即可装进冰箱或冰库中存储,但要注意存储时不可直接触到冷水,否则会把鹿肉泡白,进而影响肉质。致嫩工艺鹿肉主要用在以炒、煎、炖、烧等技法为主的菜肴上。主要分两种形式,即腌制类、压制型。下面以4千克鹿肉为例,分别介绍一下两种处理方法。

腌制型:鹿胸、鹿里脊肉、鹿外脊肉均适用,腌制方法与牛肉基本相同。将鹿肉去掉筋膜后洗净,顶刀切成约宽2.5厘米、长5厘米的柳叶形片(或根据品菜要求切条、丝、丁等)。将鹿肉片泡在水中,用细流水冲去血水,捞出挤干水分,然后用刀背轻轻敲打肉片的两面,以破坏肉的纤维组织。将6克松肉粉、12克盐、8克味精、6克白糖、12克生抽、2克老抽、6克蚝油,加1000克清水拌匀,加入鹿肉片,沿顺时针方向用力搅打上劲(耗时15--23分钟),再加入130克生粉打匀至上劲,加入4个全蛋液打匀。把腌制好的鹿肉片装入平盘,以色拉油封而,入冰箱中冷藏2----4小时就可使用。

关键点:

1.鹿肉片两面一要敲打均匀,这样可以使肉质更加疏松,口感更加嫩滑。

2.腌制鹿肉片最好是基本味,以免导致菜肴的口味过重。

3.在腌制时,加水量应根据鹿肉的部位老嫩来确定,一般加水量在850--1400克为宜。

4.因为鹿肉具有收缩性,改刀时不能太薄,在2.8---3.5毫米最佳。

5.冲水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把肉味和营养成分都冲没了。

压制型:适合此方法的是鹿脖头肉,鹿腱子肉、鹿肋条肉、鹿腰窝肉。鉴于各地制作鹿肉的方法不一,且口味众多,下面只详细介绍一下原味清汤鹿脯的初加工方法。

先把要加工的鹿肉(上述4种均可)放在清水中浸泡4个小时,取出后改刀成2厘米左右的块状,入沸水中汆2分钟捞出。炒锅放入10克色拉油烧热,放入葱段、姜片、蒜子各8克,八角4克,炒香,烹15克料酒,放入汆好的鹿肉煸炒,用盐12克、味精10克、鸡粉8克、胡椒粉6克调味,倒在高压锅里上火压制,待上气后改小火压制18-25分钟即可。

原味清汤鹿肉加工好后可用在以烧、焖、炖、煲等为技法的菜肴上。较为常见的味型有麻辣味型,主要是加麻椒、豆瓣酱、辣椒调味,口感麻辣鲜香,色泽红艳油润,其它加工程序与原味清汤鹿肉相同。香辣味型则主要是加子弹椒、香辣酱、甜辣酱调味,其它加工程序与原味清汤鹿肉相同。香料味型主要是加香味、肉豆寇、白芷、桂皮、小茴香、玉桂叶等香料调味,其它加工程序与原味清汤鹿肉相同。新派味型主要是加东南亚调料进行调味,如沙唠酱、咖啡酱、泰国辣酱、花生酱等,其它加工程序与原味清汤鹿肉相同。

祛腥关键:鹿肉在用清水浸泡后本身还是会有腥味,经过浆制等工序后腥味基本消失,烹调时再添加些祛腥的调料,就可以完全祛除腥味。这里主要针对压制型鹿肉,介绍三种鹿肉祛腥的方法:

1.香料祛味法:可直接加入香料进行加工,也可将香料混在一起磨成粉末状使用。较常用的香料有枸杞、桔皮、丁香、干姜、高良姜、砂仁、花椒、桂皮、香叶、八角、白豆寇等。在添加时要严格掌握用量,添加少了没效果;反之香料味过浓,就盖住了鹿肉的肉香。

2.酒类祛味法酒类在煸炒鹿肉时烹入效果最佳。常使用的酒有:高度白酒、广东米酒、绍酒、姜汁酒、啤酒。其中以高度白酒、啤酒的效果最好,不仅能祛腥味,还能减少鹿肉的加工时间,促使鹿肉提前成熟。

3.调料祛味法:常用的调料有姜汁、料酒、鱼露、花雕酒、胡椒粉、花椒面等。

烹调方法:用腌制法初加工的鹿肉,可用在以煎、炒、炸、馏为技法的菜品上;用压制型初加工方法处理的鹿肉应用范围就更广了,最好用在干锅、香锅、铁锅、铁盘、铁铛、竹筒类等菜品上,也可用在以烧、炖、焖、煲等技法的菜品上。对于采用腌制型处理的鹿肉来说,烹调的关键在于控制好滑油的时间与油温,油温过低,会使鹿肉片在感观上不饱满且口感油腻;油温过高,就会使鹿肉片看起来发黑干瘪,失去了应有的弹性。鹿肉最佳的滑油温度以四、五成热为好,滑油时间是20一40秒。

您想学习和了解更多的特色餐饮技术,或者您在创业途中正在寻找特色餐饮技术。。。。

那么请加菜师傅个人QQ/微信号: 40458389 (长按复制)

或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平台:jzmt100(长按复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