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饭吃七分饱”有科学依据吗?

 中江孤舟蓑笠翁 2016-10-12

作者:王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有一句老话:“饭吃七分饱”。不仅中国传统养生讲究“七分饱”,而且大家也都公认“七分饱”是减肥利器。这是否有科学依据呢?


“七分饱”的科学定义为能量限制摄入(Calorie restriction, CR)。不光是减肥,现代研究表明,“七分饱”对于人体健康好处多多,对身体机能的很多方面都很有益,甚至有可能提高人的寿命。

许多动物研究都发现,终生的CR相较于自由取食,可以提高50%的寿命。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即使是有基因缺陷的肥胖老鼠,在经过CR处理后的最长寿命都会高于自由取食的正常老鼠,尽管CR处理的肥胖老鼠的体脂含量是自由取食的正常老鼠的两倍。

另外,研究还发现,限时摄入高脂食物的动物,相比正常取食非高脂食物的动物,出现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肝硬化的比例更低

那么,CR能够延长寿命,降低慢性疾病发病的机制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最新的研究得出的一些结论。

1. 调节体内脂肪和糖代谢水平

CR能够降低体重,减少白色脂肪,主要是腹腔的脂肪。而腹腔的脂肪积累相较于其它部位的脂肪积累,更能够引起炎症反应,诱导产生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是诱导产生肥胖并发症的主要元凶。因此CR能够有效减少肥胖引起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发生。

2. 诱导自噬

自噬是发生在细胞内的一种生化过程,细胞能够通过自噬降解受损的细胞器,并且降解失去功能或者错误表达的蛋白。自噬还可以降解脂滴,降低肝脏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细胞自噬的研究,今年得到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它的介绍,看这里:细胞自噬,你了解多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噬功能在不断下降。自噬的缺陷还会导致癌症的发生。因此CR能够有效的增加自噬,提高机体的清除能力,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3.内分泌调节

在动物实验中,很多的研究表明,长期的无营养不良的CR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调节体内物质合成的激素水平(如睾酮,瘦素等),并且降低促进细胞代谢的激素水平(甲状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因此,CR可以降低细胞的代谢水平,减少代谢产物的积累。

4.预防炎症

长期的炎症会导致组织损伤,纤维化和器官的功能紊乱,在众多老年慢性病(如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

CR可降低血液中淋巴细胞的水平,降低白细胞中生成的炎症细胞因子,提高抑制炎症的激素水平(如皮质激素,脂连素,饥饿激素等),该作用已在临床实验中证实。

至于该作用的机制,目前认为可能是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如降低肥胖,脂肪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血糖,提高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度。

5.提高抵抗压力的能力

CR能够作为机体一个长期的刺激,使机体可以产生存活的反应,从而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种外界强烈的刺激

有研究显示CR处理的小鼠对于手术、放射线、急性感染、热等刺激有更高的容忍度。CR可以促进DNA修复机制以及蛋白降解机制的活化,从而清除体内受损的DNA和蛋白,避免癌症和其它退行性疾病的产生。

6.保护氧化应激损伤

人类把食物消化后转化成糖或者脂肪,并进一步分解产生能量。在这个分解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过氧化离子的产生,过氧化离子可以造成DNA的损伤和突变,以及蛋白的结构功能损伤,这些损伤的积累被认为是导致衰老的主要原因。

多项研究已经证明CR的动物有较低的氧化损伤水平。不过,如果直接将能够清除氧化损伤的物质给予实验动物,并不能延长其寿命。所以,降低氧化损伤并不一定是CR延长寿命的原因。

必须说明的是,目前CR对于减缓衰老方面的作用还仅仅存在于动物实验中,直至现在并没有证据证明CR可以在高等的灵长动物中延长寿命

在恒河猴的一项长期研究中证明,CR引起了一些代谢和激素的变化,例如减少了30%的体重,有更高的胰岛素敏感性,更低的体温和甲状腺素,以及更少的炎症反应,此外糖尿病的发生和免疫疾病的发生也降低了,这些都与小鼠实验中类似。但是该实验仍在进行中,对于寿命的观察还要持续10年。

另外,人类中也发现,长期CR的人群中血清的甲状腺素含量甚至低于专业运动员,为后者的70%,尽管这两类人群的体脂含量类似。这说明体育锻炼并不能完全模拟CR引起的体内环境的变化,所以并不能和CR一样有类似的延长“存活寿命”的效果。当然,锻炼对提高人的“健康寿命”有着积极的影响。


说了这么多CR的好处,千万不要以为CR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不恰当的CR也会带来副作用,如营养不良,肠胃不适等等。

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CR有利的一面,科学家也在开发可以具有和CR类似功能的药物。

现在发现的有在葡萄中含量较高的多酚类物质白藜芦醇,可以激活乙酰化酶的活性,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发现其延长寿命的效果。另外,在肥胖人群中的临床实验中,科学家还发现其有类似CR的降脂效果。

另一种药物是二甲双胍,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已经发现其延长寿命的作用,并且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病人的发生癌症的几率有30-50%的降低。

当然了,这些药物对于寿命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临床实验的证明。

参考文献

1. Finkel T. The metabolic regulation of aging. Nat Med. 2015. 21(12):1416-1423. 

2. Essential role for autophagy in life span extension. Madeo F, Zimmermann A, Maiuri MC, Kroemer G. J Clin Invest. 2015. 125(1):85-93.

3. Metabolic Control of Longevity. López-Otín C, Galluzzi L, Freije JM, Madeo F, Kroemer G. Cell. 2016 166(4):802-821. 

4. Fontana L. The scientific basis of caloric restriction leading to longer life. Curr Opin Gastroenterol. 2009. 25(2):144-150. 

(本文首发于科学大院,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下方二维码)




大院热门文章top榜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哦~

1、数学家能颠覆世界?

2、超高精度空间冷原子钟

3、天宫二号科普海报集

4、液桥是座什么桥?竟然要在太空搭!

5、如何用数学证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6、别说你真的懂星座~

7、人类超导发现史

8、肚子饱,不是真的“饱”

9、美国天空实验室陨落“内幕”

10、藏在冷原子世界里的温柔



科学大院

ID:kexuedayuan

从此,爱上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