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行随笔2

 endjiami 2016-10-12
加大难度的方法如下:

    赤脚蹲墙:赤脚,脚尖抵墙下蹲,同穿鞋蹲墙的感觉大不一样。此方式可大大加强了对脊柱的抻拉作用。

    撑臂蹲墙:这在难度、力度上又加上了码。蹲墙时,两臂保持左右平举成一字形,立丁字掌,进一步还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练此式更有利于通透上肢,注意不要手碰墙壁。

    背手蹲墙:1.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置于腰部命门。经过撑臂蹲墙,起落时身体平稳,不会后仰,就可以采取这种办法。2.两臂置于背后时,两小臂重叠,两手互握对侧肘关节。这样做在蹲墙时还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

    顶 球蹲墙:等腰松得比较好的了,可头顶气球上下蹲起——这是强化太极拳虚灵顶劲要求的练法,杨澄甫说:“项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这时,并不是把精 神都注意到头上,如过多注意头顶的气球,气球就会不稳,此时,要在上起之前,先想一下天空;下蹲之前,先想一下脚下,这样顶球蹲起可能会更稳一些。

    定势蹲墙:当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定住姿势不动,当作站桩来练。若此时能在鼻尖前放置两拳,则效果会更好,当然,这是难度最大的练法。

    第三、化境阶段。从形的动过渡到意念的动之后,就要注意按照太极拳的“意在先,气催姿势”的要求,只管意念不管形,也不管气,这样,意一动则形就动(这个形是被气催着动的)。此时灵动之劲就会上身了,这时连续蹲几个小时也不觉得累,而且很轻松,甚至会出现一种无为而不为的状况(自己的身形虽然在上下蹲起,却又好像没有上下蹲起)。这一阶段所出,现在的身心变化,离太极拳“阶及神明”之境界已经不远了。

    时间阶梯

    在面壁蹲墙法的锻炼过程中,由于进步阶梯的不同,其上下蹲起的速度也是不同的。

    ()均匀速度。此阶段,上下蹲起的速度是和身体素质相对应的,一般的要求是以不喘气、不劳累为准则,速度不快也不慢。

    ()快慢有序。等身体素质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按照先快后慢的顺序进行强化身体素质的锻炼。

    1.快速蹲起:首先可进行一定时间的快速蹲起。当然,一定要按照要领蹲起。此时,微微有些喘气也没有关系,全身出汗也没有关系。

    2.慢速蹲起:等连续快速蹲起1小时也不出汗了,就可进入慢速蹲起阶段。这一阶段速度越慢越好,慢到上下蹲起一次好几分钟,甚至能十几分钟一次,这其实是一种修心的锻炼,此时力争逐渐做到不烦不燥、内心平和。

    ()随意潇洒。经过了以上各种速度的锻炼之后,就可以按照随意潇洒的要求,怎么惬意、怎么舒服就怎么蹲起。

    练习要求

    练习面壁蹲墙法,要把握在下上蹲起的过程中保持“意先、气匀、形中正”的原则;在蹲下时要把握“紧、近、静、尽”的要点。

    “意 先、气匀、形中正”就是按照太极拳锻炼的要求,形体动之前,意念先动。比如,下蹲时先想一下丹田或涌泉穴,然后再下蹲;上起时先想一下百会或蓝天。气匀, 就是不要有具体把导气到什么地方和部位的概念,让内气自自然然的发生变化。形中正,就是形体不要左右歪斜,要保持上下一条线。“紧“就是指全身各个部位包 括头颅、躯干、四肢以肚脐(神阙穴)为中心 紧缩、使命门向后凸。“近”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蹲者的臀部要最大限度地接近地面。二是指身体各部位要最大限度地贴近,使之接近于母腹中胎儿的姿势。 “静”,也有两层意思。一方面,蹲的环境要静,不可嘈杂喧哗;另一方面,蹲时头脑必须“静”,不存杂念、妄想,要专一心念。“尽”就是要尽心尽力。一方面 精神放松地要求自己做到“静”、“紧”、“近”;另一方面,面壁蹲墙法不是蹲一两次就能蹲出个境界的,练习者必须尽力尽心、持之以恒地蹲起,要做到练无止 境。

    (节选自蓝先生编著《太极球与太极松腰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