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

 红瓦屋图书馆 2016-10-13

考查范围: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是《考试说明》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须注意的是,《考试说明》未列的其他特殊句式和用法(主谓倒装、状语后置等),在翻译题中常有涉及,这提醒考生无论《考试说明》是否列出,复习该考点时都不可偏废。

考查方式:高考江苏卷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没有单独设题,而是糅合在翻译题中考查,在复习时,应加以重视,因为翻译题每年必考,且占分比重大。

要想落实好特殊句式的翻译,须注意三点:①分类熟记典型例句,化繁为简,做到对特殊句式的构成规律和表现形式有理性的认识;②具备一定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能敏感地识别这些特殊句式;③掌握常见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

1、文言句式识别方法。

(1)寻找标志法。

文言句式多数都有其特定的构成规律和表现形式,主要体现为结构上或用词上有一些鲜明的标志,如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都有其鲜明的结构和词语标志,要理解其构成规律,熟悉其标志,从而培养对其识别的敏感性,为准确识别文言句式打好基础。

(2)语境推断法。

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大多可以通过句式所在句及其前后句的大意推测出来。

(3)语法分析法。

寻找句子的动词结构,进而推究陈述对象和承受对象,就可以基本明确全句的框架结构,从而明确其大意,这是识别的基础。推究句子陈述对象是谓语动词的实施者还是承受者,可以判断句子是不是被动句(尤其适用于无标志的被动句);检查句子的成分是否齐全,可以判断句子是不是省略句;检查句子的排列顺序和现代汉语是否一致,可以判断句子是不是倒装句。

(4)语感判断法。

在明确大意的前提下,对句子直接按照其固有顺序进行口译,进而判断哪些地方不够顺畅,甚至别扭拗口,这些地方往往是文言特殊句式造成的。

2.文言句式翻译方法。

(1)判断句。

①对于上述前五种判断形式,翻译时应补上判断词“是”,但当主语或谓语部分只突出了某关键词语,主谓关系不一致时,要补充必要成分。

②用副词加强判断时,翻译中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是”。如“必、亦、即、诚、皆、素、固”可以依次译成“一定是、也是、便是、确实是、都是、原来是、本来是”。

(2)被动句。

①翻译时一般改为“被”字句,或使用表被动的词语表达,如“受、受到、遭到”等。

②表被动的介词“于”有时省略,翻译时要注意识别并翻译出被动的含义。

③文言文中的“被”,用作动词时,应译成“受、遭受、披、覆盖”等,翻译时要尽可能按动词意义翻译;非常明确作介词用的,译文才用“被”字。

(3)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翻译时按照“主+谓”顺序调整。

②宾语前置。翻译时按照“动()+宾”顺序调整,翻译前述第C种情况时,把“之”或“是”去掉,宾语移后即可。

③定语后置。A.把后置的定语调到中心词前面。B.遵循原顺序,先把中心词置于一个范围中,再在定语后加“的”或“的+名词”,即“中心词+中()+定语+的(+名词)”格式。

④状语后置。翻译时,多数都把介宾短语移到谓语前作状语,少数符合现代汉语的特点,翻译时无须调整。如果省略代词宾语,调整后补上宾语,再翻译。

(4)成分省略。

①成分省略。翻译前要根据语境和语法推断省略的内容,译时一般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后再翻译,如果不补出也不影响语意清晰、明确地表达,可以不补。

②介词省略。介词省略句同时也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补出省略的介词,并将译出的介宾短语提到谓语前面。

(5)固定格式。

从其整体意义上理解并翻译,不可拆开翻译。


【教学课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