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东芥菜

 圆角望 2016-10-13

宛蓝(江门)·人间有味

随着年岁渐增,日常口味趋向清淡,尤其寒露过后,有许多应节蔬菜纷纷上市,无疑是福音。譬如我老家的芥菜,鼎鼎大名的水东芥菜,从农历八月十五后至第二年开春左右,都是最佳时节。

水东芥菜之所以品质上佳,是与种植的土壤有关,如果我儿时印象没记错的话,其实是在我姑婆生活的沙院镇,据说有一块地沙土特好,种出的芥菜口耳传诵,后来才大量移植到水东彭村,水东芥菜一举成名。但这些因年代久远,已无从考证,只供谈资而已。水东芥菜形以鸡心状,菜干肥硕圆润,碧绿透亮,新鲜采割下来的芥菜,随手一放,都容易折碎,可见其之鲜脆。吃起来自然口感爽脆,清甜无渣,被视为贵价蔬菜。

当然,以目前的温室栽培技术,只是要求中秋过后至开春的芥菜是不实际的,一年四季都有水东芥菜供应,只是懂吃的本地人,一般不轻易点芥菜。他们会按时节购买,自己回家做。而且做法超简单,切碎,滚水焯熟,淋上生抽和花生油,讲究一些弄个金银蒜(半炸半生的蒜蓉),已是一道家常便菜,俗称鸭子菜。

我读书时尝试过勤工俭学,放假去酒楼打暑期工。酒店有新来的香港女经理,很不适应这个菜名,拧着眉头问:“为什么叫鸭子菜?多肉酸的叫法,水东芥菜是一道好食材。”我们本地的部长回答得很妙:“你看切碎的芥菜像不像鸭子吃的菜?所以叫鸭子菜。”香港女经理眉头皱得更深了,她为了提高档次,让厨师只拣肥美的菜梗清炒,菜叶弃之不用。奈何食客不认账,鸭子菜依然是首选,她也颓然放弃,至于后事如何,我只是工作短暂一个月便离开,无从得知。只是偶尔遇见新鲜上市的芥菜,便想起鸭子菜这段渊源。

关于芥菜还有一个很出名的俗语,便是“十月芥菜——起心了”的说法。如果姑娘家家被人这么一笑话,是羞得要打人的念头。如今回想,只不过是形容情窦初开,感到羞耻无异是敏感的自尊心作怪罢。事实上,芥菜是很难等到起心的,一般为了供应市场,长成便收割了。以前有农民留点起心芥菜,大都为腌酸菜,起心部分吃起来特脆嫩,肉片加辣椒快火炒之,能吞几碗白饭。有经验的主妇去买酸菜,大叶芥菜腌的酸菜是不好吃的,口感粗糙,梗硬叶老,同缸腌水也不行,只有这种十月起心的水东芥菜,经过腌制,炒焖炖煮都极妙,绝无纤维感。但如今愈发稀少了,我曾试过托人买过几回,捎来的都是大叶芥菜,售者因其成本低廉,方能大量上市,于是作罢。

前些时日吃到一道老坛酸菜炒河粉,倏忽想起,用老家的起心芥菜腌成的酸菜炒老家的粉皮,必是绝妙无比,念及此恨不得插翼而回。这吃得哪是炒河粉啊,简直是乡愁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