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杏林春语:汉唐精神与大健康

 369蓝田书院 2016-10-14

汉唐精神与大健康

 

一、汉代的精神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丰功伟绩,但是真正为后人称道的多为汉唐,不仅仅是因为这两个朝代的疆域的广大,更重要的是汉唐是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汉代,天下治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汉书》称汉武帝“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三代作为儒家推崇的理想模式,用来形容汉武帝治下的汉代,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同样,整个唐代的繁荣与兴盛也以唐太宗作为代表,《新唐书》盛赞:“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然而对于后世盛赞的汉武帝,生于其同时代的司马迁却有另外一种看法,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汉武帝,绝大多数的篇幅都是“封禅”、“求长生”、“天子病鼎湖甚,巫医无所不致”的记载,丰功伟绩汉武帝在太史公的笔下成了一个“封建迷信”的昏君,很多人对太史公的笔法进行解析,认为这是在变相地抹黑汉武帝,其实不然。太史公赞汉武帝时,用语极其平淡,“入寿宫侍祠神语,究观方士祠官之言,於是退而论次自古以来用事於鬼神者,具见其表里。后有君子,得以览焉。至若俎豆珪币之详,献酬之礼,则有司存焉。”这正是后来《诗品》中含蓄中表达的那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而这笔下蕴含的确是一个养生大热潮。这也正好体现了汉武帝处理事务的宏大,有条不紊,而且开启了一个大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一个养生与健康的时代。

二、汉代的养生术

也许大家都非常熟悉《汉书艺文志》对中医的分类,即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家,其中神仙就是讲的养生,“神僊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胷中。然而或者专以爲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非圣王之所以教也”,汉代的一个特色就是大讲养生之术,从张良“愿从赤松子游”,历史上有记载的践行“辟谷术”,到汉武帝的求海上方,整个汉代人对健康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反应了这个时代的伟大,对生命的关注,对人全面发展的关注。

在中国古代中医经典中,《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很多内容都是与养生相关,直接一点的讲就是“神仙术”。比如《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久服,轻身延年”,白术“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茯苓“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整本书基本上记载的都是方术养生,神仙术的内容。整个汉代最长见的名字也是“延年”“延寿”之类的,比如汉武帝李夫人的哥哥叫做“李延年”,汉代《周易》方面的大学者“焦延寿”,还有韩延年、韩延寿之类的,这些名字在出名的就比比皆是,不胜枚举。正是因为汉代养生,追求长生之风盛行,才会有中医药学中的伟大结晶——《神农本草经》。

三、汉代的天人相应

汉武帝的丰功伟绩,除了武功,三出塞北,把侵扰中原地区七十年的匈奴打得七零八落,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就是在学术上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汉武帝以前的政府还是一种半封建半郡县制,中央政府的权利有限,到了汉武帝开始推行的推恩令,则郡县变成了这个国家的主要制度,这也奠定了后世中国几千年的政治格局,这种政治格局的上层建筑在思想层面则表现为天人合一。

在这种天人合一的大背景下,人处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就变得无限可能,人可以“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生理病理学,这些哲学观念不仅促使中医成为了一门深深扎根于哲学的医学,更把人的思想境界提高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精髓的结晶,就是我们第一部临床著作《伤寒论》。序中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把中医学的特色一览无遗地拖出,而正是天下一家的宽广胸怀,才有“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悲天悯人。

冯友兰先生将中国人的境界分成四种,第一种是自然境界,难免很多动物性;第二种就是功利境界,对利禄功名有所追求;第三种就是道德境界,程子说“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能累其心”,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世俗间的功名利禄是不会累及其心身了;第四种是天地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与天地之间已经开始慢慢弥缝,达到了一体,如果用一个古代的专业术语来表达的话,就是“天人合一”。唯有真正到达了天人合一这种境界,才能从中体悟天地之气,才能有张仲景这种大慈悲。

四、大唐的余韵

中医的天人合一体系真正完善是在唐代,中国的天文物候学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大发展,特别是佛教的传入和融合,中国的学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学科的融合划一,最后形成了中国一千多年来的经典,这本经典就是《黄帝内经》,历来的医家都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于汉代,其实很多证据表明,现代的《黄帝内经》成书于唐代,而整本《黄帝内经》有一半以上的篇幅论述的是中医的五运六气,五运六气作为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不仅代表了中医学说的最高峰,也是前面冯友兰先生所谓人的最高境界“天人”境界的体现,在这种境况下人的最高境界方能得到体现。

唐代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瑰宝,唐诗,唐三彩,以及唐文化在周边国家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而一直被我们运用的五运六气则是更为精妙的精华。

《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难经》《黄帝内经》这四本奠定中华民族健康基石的著作,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古人认识世界的深刻,也反映了中医大健康观念的形成并非易事,没有一个民族能够像中华民族那样有韧性,没有一个民族能够象中华民族那样历久弥新,除了有强大的繁殖能力、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还需要有一种医学能够护卫他们的健康。试想在19世纪中期,世界的科学技术还属于起步阶段,当时中国的人口就已经达到了4亿,以中华区区之地能养活、能让那么多人健康的活着,这就是一项世界上的奇迹。

汉唐两代文化孕育的中医经典,从大健康的实践中来,又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完成了守卫几乎占世界一半人口的生命的健康的使命,这就是最大的成就。

大健康,不仅是要最大程度地服务于我们时代的人民健康,还要服务于世界上其他民族人民的健康,并以我们的伟大实践留下珍贵的经验,为我们的后代繁衍提供参考,形成民族卫生与健康的新智慧。



本栏目为作者原创,喜欢就??并转发哦!转载需经作者授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