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烟台港的建设

 一心斋主 2016-10-14

  烟台港位于山东半岛北侧芝罘湾内,属黄海,西临渤海湾口,隔海与辽东半岛相望。芝罘湾口朝东,为“U”形半开口式海湾,北部与东部有芝罘岛和崆峒岛拱持,形成天然屏障,港区南部以烟台市区为依托。芝罘湾水深域阔,不冻不淤,是一天然良港。烟台港地理坐标:北纬37°32′48″,东经121°23′55″。
  烟台港自1861年8月22日对外开放后,港口建设大体经历了两个建设时期。


一、海关码头的建设

  烟台港对外开放之初只是一个自然港湾,既没有码头,又没有导航设施,从烟台山向西、北是以沙滩为主的自然海岸,极不适宜大型船舶的靠泊,给货物装卸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为没有导航设施,也给船舶进出港带来困难。
  在烟台港对外开放的最初几年,港口的贸易活动基本上在烟台山西侧及大庙(天后宫)海滩周围进行,货物装卸异常艰苦。以大船进港卸货为例,船舶进港后停泊在烟台山西侧水域,大船上的货物卸到舢板上,再由舢板摆渡到岸边,装卸工人涉水将货物扛到岸上,这种装卸方式夏秋时节还可进行。冬季来临北风肆虐,港内风大浪急,惊涛拍岸,装卸生产根本无法进行。即便有风平浪静时,装卸工人也吃尽了苦头,因要徒步涉水作业,冰冷的海水刺骨,工人们不得不缝制特制的皮裤(外涂桐油)作为御寒工具。
  为改变港口设施落后的状况,东海关税务司汉南(英国人)提出要修建码头等设施,1865年总税务司赫德(英国人)根据东海关的呈报,同清政府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议定,批准在烟台山西侧建造海关公署和码头等建筑。这两项工程于次年竣工,总造价共计白银12525两8钱8分。所需银两从东海关船舶吨税中开支。所建码头被称之为海关码头(烟台港务局所属南码头),这是烟台港历史上的第一座公用码头。这座码头为东西走向突堤式,全长约257米,西端宽约33.5米,其主体以长方石条灰砌而成。码头建成后,将原来的天然港湾分为两个部分,以后人们称码头以南的港湾为“南太平湾”,称码头以北的港湾为“北太平湾”。码头北沿的最大水深约4.5米,靠泊能力约500吨。海关码头上有三个配套设施:一架固定吊杆,负荷5吨,起升、回转全靠人力牵动;一座海关缉私用的亭子;一座验货房。前两个设施早已拆除,现只保留一座验货房,已被烟台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仅有了码头,对于一个港口来说是很不完善的,没有导航设施会给船舶航行带来很多困难。在海关码头建成的当年(1866年),烟台港第一座灯塔开始建造,1867年5月1日建成并开始使用。这座灯塔开始是以当时的海关税务司卢逊的名字命名的,以后又称烟台灯塔,1905年烟台山灯塔建成后,又改称崆峒岛灯塔。这座灯塔建在崆峒岛最高处,按当时的测量,位于东经121°32′,北纬37°33′45″。据记载,最初采用反射定光灯,烛光约1000支,在20里外可以清楚地看见它的灯光。建设卢逊灯塔,最初是登莱青道提倡和筹款修造的,但其最后的全部竣工,则是由于总税务司赫德插手才得以完成。
  灯塔和码头的建设虽然为海上航行和港口装卸带来一些便利,但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港口的落后面貌,尤其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港口的防浪问题。


二、烟台港东、西防波堤的建设

  烟台港从1861年开港到19世纪末,30多年未进行大的港口建设。其主要原因是清政府内外交困、无暇顾及港口的建设;同时在烟台的西方列强矛盾重重,谁也不想大规模投资建设港口,终使港口建设停滞不前。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掀起了夺取中国沿海港口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1897年11月德国派兵强占了山东的胶州湾;接着俄国强租旅顺、大连,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强租九龙半岛和威海卫。自1898年开始,青岛、威海卫、大连等港先后开放。其后,秦皇岛及安东、大东沟、葫芦岛、龙口等港口也陆续开放。
  烟台港在甲午战争前,是山东省唯一的对外开放港口,是中国北方三个对外开放港口之一,在环渤海地区处于三足鼎立的地位。加之烟台港处于渤海以东的黄海南岸,是北方三港中唯一的不冻港,一向是南北沿海进行联系的重要枢纽。所以当时烟台港的贸易地位是稳固的。但是,青岛港于1898年被德国人宣布为“自由港”后,烟台港的贸易地位开始发生动摇。
  由于烟台港没有防浪设施,海关码头只能停靠500吨级的船舶,大船根本无法靠泊码头,需停靠锚地进行过驳作业。每遇北风、偏北风,全港摇撼,船舶装卸无法进行,经常要等上三四天的时间。当时轮船在港每天的费用约200至250元,对船主来说,既延误船期,又加大费用。特别是遇上十几条船舶同时停泊锚地的情况,因舢板不足,严重阻碍和延误货物装卸。
  烟台港所处的山东半岛均为丘陵地带,与腹地之间的交通极为不便,货物集疏运主要依靠牲口及笨重的车。牲口每天走100里路,各自驮200—300斤货物,每天有成千匹牲口进出烟台。每遇雨天山间坡陡路滑运输更为艰难。到清朝末年烟台主要有三条道路通往腹地:一条西去,经福山、蓬莱、黄县、掖县、潍县到济南;一条东去,经牟平、威海到达荣成;一条南去,经栖霞、莱阳、莱西到达即墨。
  胶济铁路建成后,原来在烟台港进出口的货物大部分改走青岛港。以当时山东著名的传统外贸货物草制品为例,草制品的主要产地是以莱州;平度、昌邑为中心的山东中部地区。这些地方的草制品集中在沙河岸边的沙河镇,并在这里进行贸易。沙河镇距离莱州湾的输出港——海沧口39.24公里。过去,草制品是从海沧口用船运到烟台,再从烟台港出口的。自胶济铁路建成后,这些草制品被吸引到潍县或胶州,从铁路运到青岛港。牲口运输和铁路运输的价格差别太大,每吨货物从内陆运到烟台约白银400两,而铁路则远远低于这个价格。
  1910年,青岛港无论是贸易额还是吞吐量都远远超过了烟台港,烟台港从此失去了山东第一大港的桂冠。
  为确保烟台港的贸易地位,改善港口设施和港口的疏运条件,烟台的中外商界提出在烟台建设铁路和海坝的要求。
  关于烟台规划修建铁路的倡议,最先由英国商人福开森提出。1868年福开森曾向英国公使提议修建烟台—潍坊的铁路,没有实现。青岛港开设后,修建铁路议论再起,但没有实际行动。直到1909年才引起人们的重视,烟台盎斯洋行执事、华商谭宗灏发起召集了关于筹建烟潍铁路的第一次会议。华商们认为:烟潍铁路不仅关系到烟台商务的兴旺,也关系到山东运输的主权;此路一日不兴,商业一日不振;即使没有外人掠夺,亦恐数十年之后,烟台将变为冷落的村市。在这次会议上,谭宗灏提出自出股份200万元作为优先股,以充开办经费,其余经费各界分认招募。不料此事上报后,邮传部以资金太少为由不予批准。此时登莱青道道台徐世光曾提出官督商办的意见。烟台华商界坚决反对,原因是怕官吏中饱私囊。为了取得中央政府的支持,华商界多次集会,决定根据财力先修至黄县。后因德国要挟和烟台华商界内讧而不得不停顿下来。直到1920年,烟台建港工程接近尾声时,才开始修建烟潍铁路,1923年路基竣工后,由于缺乏经费,敷设铁轨无法进行,遂将该路改为公路。烟潍铁路遂告寿终正寝。
  在烟台港建设海坝(防波堤)的倡议是烟台西商会会长爱克夫,1900年向中外商界提出兴建海坝,但这个倡议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响应。随着青岛港口贸易的长足发展和烟台港在竞争中连连失利,烟台港口状况落后的矛盾迅速表面化,迫使人们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1909年烟台华商界开始筹议“烟潍铁路”时,山东巡抚孙宝崎提出修建“海坝工程”,1910年1月东海关召集中外商界人士会议,协商建港筹款方法,议定抽收货捐作为建港资金来源,上报清政府。此时,清政府已是摇摇欲坠,对烟台海坝工程根本无心过问。1912年12月12日,东海关监督王潜刚分别向北京、济南发电,报请建筑海坝。这次很快得到批准。同年住烟台的领事团也上报住京公使,提出设立建港筹备处。
  1913年5月15日,在外国人的参与下,烟台正式成立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港口管理机构——烟台海坝工程会。海坝工程会内设5职:由会长(东海关监督兼任)、会计主任(东海关税务司兼任)和会员3人(烟台中、西商会和外国驻烟领事代表)组成。海坝工程会下设3个机构:秘书会计科、公务科和捐台。王潜刚被任命为第一任会长,东海关税务司梅乐士任会计主任。会长一职虽然由中国人担任,但实际财权却掌握在税务司手里,5个成员外国人占了3个,可以说海坝工程会从成立那天起,就被外国人所操纵。
  烟台港建港工程的主要设计者是荷兰治港公司的瑞立德,他提出的设计方案是在烟台山以西水域建设东、西防波堤,这一方案很快被海坝工程会所采纳,1915年2月,北京政府和外国驻京公使团批准了瑞立德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一经北京批准,海坝工程会当即开始招工招标,共有四家投标者投标。经过评标,荷兰治港公司以2677000海关两的投标价中标。1915年6月9日,王潜刚与荷兰治港公司代表瑞立德、财务总理贵恩,正式签订工程合同书。
  1915年8月2日,烟台商民盼望多年的建港工程终于正式开工了。9月,海坝工程会聘请李开特为总工程师。按合同规定,全部工程工期为4年。这项工程的主体工程结构分东防波堤和西防波堤(含北码头)两项。
  东防波堤以乱石为基墩,墩上建筑石墙,墙的下部由大石块按一定序列垒叠;上部由混合石垒成。东防波堤实体全长792.48米,高15.7米,坝面宽7.92米。
  西防波堤的底部以沙作墩,低潮线以上部分均由大小乱石筑成。堤面筑有石堞,正中铺设轻便铁路和人行道。堤的南面有一月台,便于装卸货物。西防波堤全长1791.27米,最窄处18米,顶高5.45米。
  西防波堤北端建一顺堤重力式码头,是由大石块和混合石筑成,名为北码头。北码头全长183米,宽44.89米。可同时停靠千吨轮两艘。
  1921年,历时6年的建港工程竣工。9月14日,海坝工程会举行“烟台海坝正式落成典礼”,总税务司安格联从上海专程抵烟参加了庆祝活动。整个工程耗资280余万海关两。东西防波堤工程对烟台港向近代港口的演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至此,烟台港正式成形,跨入近代港口的行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