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教学要讲究逻辑(“质数与合数”教学札记)

 hankagou 2016-10-14

 教学要讲究逻辑

                             ——“质数与合数”教学札记

     

    课堂教学中常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课堂教师为了引入课题,绞尽脑汁创设情境,向学生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有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一些操作性活动(常常美其名曰“探究活动”),但是为什么探究,学生似乎也不是很清楚,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就是了;有的课堂每当教学中出现一些难点时,这本来正是需要学生安静思考的时候,教师却耐不住这份寂寞,总要“煽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有的课堂教学力求面面俱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什么都想教却什么都只能“蜻蜓点水”、一带而过,造成本该落实的内容没有落实;……

    上述教学现象的产生,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教学逻辑的缺失。“教学过程本质上就是认识的过程”(王策三语)教学的展开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的,而知识是有逻辑关系的。知识逻辑回答教学“教什么”的问题,它是教学活动中最具实质性的要素。

    以“质数与合数”的教学为例,本课“逻辑”应体现在哪里呢?第一层次思考:什么叫做质数与合数?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和建立,学习的难度并不大;第二层次思考: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如何判断?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教师应重点突破,指导判断方法,并保证一定量的练习时间,帮助学生形成技能;第三层次思考:学习质数与合数有什么用处?感知到学习之后的用处,才能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的其它内容,完全可以放到其它课时的学习中去。

教学片断一:

    课前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因数,并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数分类。

    课上交流分类方法,师生总结:

    只有1个因数:1

    只有2个因数:

    有2个以上因数:

    揭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

教学片断二:

    1、判断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

       1、9、13、21、27、34、49、51、87、91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质疑:为什么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2、指导判断方法:先看这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是不是5的倍数、是不是3的倍数,如果还不是,就将它除以7、11、13、17、19这些质数,如果都能除得开,一般来说可以判断它是合数。方法的核心: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能找出另外的因数,它肯定是合数;如果找不到另外一个因数,它就是质数。

    3、跟进练习:判断31、77、93、119、121是不是质数。

    4、研究:怎样找到100以内的所有质数?

    (1)让学生独立在1—100的数表中尝试寻找;

    (2)讨论交流如何快速判断、查找,总结。

    (3)从这25个质数中你能发现什么?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吗?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

     最小的质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几?

     除了质数之外都是合数吗?

      ……

教学片断三:

    质疑:我们班一共29名同学,要平均分成几组开展活动,你会怎么分?

    追问:如果下学期转来一名同学,学生总数是30人,又可以怎样平均分组呢?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