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陈赞 大连市教育研究院物理高级教师 侯贵民
必修一、必修二与选修3-1在2014-2016三年高考必考部分分别占总体的22%、25%和24%,其中几乎所有章节考点都在高考中反复出现。 试题的考点分布在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同时,每年都会有所变化,2016年更加注重全面体现《考试说明》中的考点,往年几乎不考的考点现在试题中也有体现。少猜题、押题,多重视基础,全面扎实地做好复习非常重要。 2014年第25题和2016年第24题,都是在计算题中考查电磁感应内容,这打破了以往电磁部分的试题一定考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惯例。 2014年第35题考查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这是首次在选修模块中考查实验内容。2016年第34题中关于电磁波的问题也是首次考查。2016年第33题中的气体p-T图象、第35题的核反应方程等知识点,都是以往考试中很少出现的考点。往年必考的天体运动、光学问题,2016年试题中没有出现。
本文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吴东芽 东北育才学校高中部化学高级教师 邵明升
试题对化学“必修1”“必修2”和“选修4”三个模块的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进行抽考,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三大反应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热化学反应)、三大基本理论(平衡理论、电离理论、结构理论)、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典型性质、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化学实验等核心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 试题高度关注化学用语的考查(如化学式、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突出对考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清晰、准确、简洁表达推理依据。考生可以从近三年考查的热点进行转换,即2016年考了的2017年考的可能性小些,近几年没考的考点2017年考的可能性较大。
本文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