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材匀称也要当心隐性肥胖 如何杜绝隐形肥胖

 刘峻旭 2016-10-15

2016年10月13日 09:22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说到脂肪,很多人以为就是身上的赘肉,胖人总是羡慕身边那些“怎么吃都不胖”的人。但身材看起来匀称的人是不是都很健康?其实未必。有专家表示,一些看似身材苗条的人,其实可能是“隐性胖子”。

  我国隐性肥胖检出率近4成

  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目前肥胖人口达3.25亿人,增幅已超过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腰围增长速度成世界之最。而据另一份2012年国民健康报告显示,我国体重正常的人群中,隐性肥胖检出率为39.44%,也就是说5个人中几乎有2个是隐性肥胖。

  究竟什么是隐性肥胖?据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了解,隐性肥胖主要是指看上去身材匀称,体重也正常,但体脂率偏高,肝、胰、胃、肠道等内脏周围和内部堆积了不少脂肪组织的一种肥胖。专家表示,隐形肥胖者比一目了然的肥胖者健康状况更堪忧。隐性肥胖会导致雌激素和炎性因子异常增高,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男性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慢性疾病。

  如何判断隐性肥胖?

  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了解到,目前国际上衡量肥胖的标准主要是通过计算BMI(Body Mass Index,即身体质量指数)来判断,具体计算方法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指数超过标准范围(18.5~23.9)的属于肥胖人群。

  通过计算BMI是否可以判断隐性肥胖呢?对此,有专家表示,BMI判断是否肥胖只能是“初筛”,要准确判断是否属于“胖人”,仅靠测量体重是不够的,体脂率才是衡量指标,是判断隐性肥胖的有效方法。

  日常生活中,在没有专业仪器测体脂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卷尺测量腰臀比(腰臀比例=腰围÷臀围)来判断。如果男性腰臀比例在0.9以上、女性在0.8以上,就表明是内脏脂肪过剩的高危人群,接着可以用手捏肚脐周围,如果能轻松捏起2厘米,表示堆积的是皮下脂肪,如果捏不起来,表示很多脂肪堆积在内脏里。

  如何杜绝隐性肥胖?

  拒绝隐性肥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脂肪的生成和增加脂肪的消耗,也就是要控制饮食,多做运动。下面,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为您梳理拒绝隐性肥胖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饮食清淡、少精多粗。可把一部分精米白面换成豆类、粗粮,少吃肥肉和油炸品,改变以往的烹饪习惯,最好把炒、炸的方式改成蒸、煮、烫、炖。记录下每天的饮食状况,不只是三餐,零食和饮料也要记录在内。这样可监督自己,避免摄入过多热量。此外,每天吃一勺有滋补作用的坚果,用山药、红薯等薯类食材来替代米饭,对减少体脂有好处。

  锻炼先全身再局部。减肥先从整体着手,要全面锻炼、形式多样,并不是哪里肥就练哪里。全身动起来可以更多地耗热去脂,也能收到动全身而牵一发的局部减肥效果。接着可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锻炼,如欲减去腰腹部脂肪,就围绕这个部位安排减脂去脂的练习。

  节食减肥不减脂。从医学角度看,节食不但不能达到减肥的目的,反而会使身体变成难以变瘦的体质,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开始节食时减掉的不是脂肪,而是身体的水分和肌肉。之后随着摄入的热量减少,体内热量消耗最多的肌肉就会相应地减少,这是人类为了生存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本能,但脂肪不会那么简单地通过节食就被燃烧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