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断和治疗》读书笔记

 明月晴天1964 2016-10-16

患者,女,28岁,头痛10余天为主诉入院



头颅CT检查示四叠体池左侧见一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楚。

头MR示

DSA示左大脑后动脉P2段巨大夹层动脉瘤18×28mm大小,可见到真腔与假

术中共植入弹簧圈12枚,均造影证实位置满意后顺利解脱。填塞结束后分别于正位、侧位、斜位造影见夹层动脉瘤完全栓塞,同侧大脑后动脉管径及血流均正常。术中介入材料花费15万。术后未再头痛。

颅内夹层动脉瘤(intracranialdissectinganeurysms,IDAs)是动脉瘤的一种特殊类型,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缺血性卒中,IDAs一旦出血,其再出血率可达30%,再出血后病死率高达46%以上。因此,对于IDAs的早期诊治非常关键。

诊断:

1.血管造影优势

缺血性卒中患者造影表现:椎动脉颅内段较长的不规则狭窄,以及逐渐或突然形成的闭塞。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造影常见:多存在夹层动脉瘤伴有近端或远端管腔的狭窄(珠线征)。

其他具重要价值的造影发现:内膜瓣、造影剂在假腔内滞留和血管造影征象在数日、甚至数小时内快速变化。

2. MRI优势

MRI能够直接显影夹层处壁内血肿和内膜瓣,有助于区分VAD和其他病变,同时可以评估后循环急性缺血病灶。 

VAD的MRI影像学特征是壁内血肿形成导致的椎动脉直径增大并管腔偏心的狭窄,亚急性期壁内血肿T1WI表现为新月形、卵圆形或环形的等或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

MRI发现延髓范围外、特别是前侧方椎动脉所在位置的类圆形占位性病灶,信号混杂不均,内部存在流空影,应考虑VAD动脉瘤形成的可能,需进一步通过血管造影检查明确。

     血管内治疗

血管内栓塞是IDAs主要的治疗方法,IDAs的血管内治疗可分为载瘤动脉闭塞和血管壁修复与重建手术两类。前者主要包括采用可脱球囊闭塞载瘤动脉或弹簧圈闭塞动脉瘤及载瘤动脉等,其结果是载瘤动脉的血流得以阻断,减少了IDAs复发、出血的可能性。血管壁修复与重建是通过保留载瘤动脉,重建血管管腔,避免了深穿支的阻塞,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主要包括:单纯/重叠支架植入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覆膜支架及血流导向装置植入等。由于能力学识时间有限,欢迎各位加入我们的团队。微信:ziyin8070021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