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方名家】笃实辉光——叶献民作品展暨“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专家授课第七讲:绘画与创作

 自华居 2016-10-16

讲座时间:2016年4月29日 14:30-16:30

开幕时间:2016年4月29日 16:30

展览时间:2016年4月29日—5月13日

展览地点:E5艺术馆(广州市天河区员村四横路128号红专厂创意园内)

策  展  人:方旭昌

主办单位:广州画院、新南方艺术

协办单位:典胜文化、“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

承办单位:E5艺术馆

策划执行:广州市正典广告有限公司



叶献民

       1958年生于广州,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广州画院副院长,广东水彩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及国际性大展并获奖,在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多次。出版有《叶献民水彩画集》、《叶献民油画集》、《叶献民作品选集》。其代表作品有水彩画《人康物阜》获1983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金奖,油画《船歌》获1984年广州市美展金奖,水彩画《场内得分场外欢》获全国第三届中国体育美展铜奖,水彩画《屋角》获1995年首届中国青年水彩画大展学术奖,油画《思》入选1997年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水彩画《瑶山娃》获1997年第四届全国水彩、粉画展金奖,水彩画《行进中的大凉山人》、油画《瑶山歌堂》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作品多次在全国美展获得重要奖项并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对话叶献民:水彩是一种诗意的栖居

采访:关瑾阳



新南方艺术:我国的水彩画家过于强调水彩画面的“轻快”及“写意”的思想观念,您如何看待?


叶献民:这个观念不是中国水彩画家所特有的现象,而是全世界水彩界都存在的问题。我常提到一点,现在有很多水彩画家只是用水彩画的颜色画画,而不是画面所需要的色彩。经常看水彩画展览,不少的作品都会出现习惯性的色彩。我认为这种所谓的“色彩”不是色彩,是颜色而已。他们只是在用水彩画的颜色画画,而不是用水彩画的颜色表现色彩,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少的水彩画作者拿着他们的创作、习作给我看,我经常会提到以上的问题。我教给他们一种解决的方法:除了要学会色彩的知识之外,不妨尝试用水彩画的颜料去临摹油画,这可算是学习色彩的一种捷径。我本身就是画油画的,以前经常拿水彩画的颜料临摹油画。我的水彩画比较突出的一个原因就是我的作品与传统水彩画在处理和技法上有所区别。

       现在有很多人学习水彩画普遍地采用水分淋漓、颜色漂亮的手法,这只是在玩水与色交融的效果,但这并不是色彩。有人可能会说,这是我们水彩画与其它画种有所区别并且这恰恰也是水彩画的优点所在。但我认为这既是水彩画的优点又是它的缺点,这种画面的技巧会制约了它的发展和表达手段的多元性。我认为这只是水彩画所具备的其中一种画法而已,并非一件好作品所唯一的表现手段。一件好的作品,不必拘泥于用哪一种材料。

       各个画种的技法都有其优点与缺点,好的水彩画作品应吸收各画种之长,为求达到好的画面效果可用多种方法去处理。不要沉迷在水彩技法的趣味性中而不能自拨,要根据画面的要求干湿结合、主次分明。



新南方艺术:出现这类问题的不是一两个水彩画家,而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普遍性对于您而言,您既画水彩又画油画、国画,还做雕塑,不同画种的相互结合,在绘画过程中可以互相借鉴画法、技法,在绘画理念中也可以相互借鉴。而有的画家只专注于水彩画或某一画种,想法也被禁锢于水彩画(或某一画种)的技法和运用程序中,考虑不到借鉴其它画种的深入方式。


叶献民:只有在中国,画家才会分得那么细,国画有工笔、意笔、工意结合,又分为人物、山水、花鸟,油画分为油画人物画家、风景画家,水彩分为静物画家、风景画家和人物画家。对于一个有能力、有本事的画家而言,油画、国画、水彩等只是工具而已。举个例子:会武功的人拿起一个板凳、随手拎起一根棍子就能打,就是空手也可以打。一个真正的习武者打散手是最厉害的,所有的功夫都要学好,再用散手来打。因为一个套路打完,别人会知道你的套路,清楚下一步的招式,很容易击败你。散手是:我随时看见你如何出手,就能以相应的招式对付你!散手要集聚各种武功于一身,才叫“散手”!学画画的人,为什么要偏科呢?这是错误的。以前我们这一代的画家,几乎都会写大字报,黑体、隶书、宋体等等,信手拈来;拿起粉笔就能出黑板报;拿起水粉颜料就画宣传画,拿起油画笔就画创作,拿起水彩笔就去写生,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画家。不然别人会叫你“水彩画家”、“油画家”,或者是“工笔画家”、“花鸟画家”,等等。




新南方艺术:对于您这一代博学多才的艺术家而言,无论国画、油画、水彩,都只是工具,是完成绘画应用的一种手段。对于现在很多年轻的画者只学习一种画法,如国画中的工笔花鸟或者写意人物,学得有深度、精通这门课,才能达到理想中的专业高度。


叶献民:作为一位好的画家,不管你是什么画种,都不要被某画种传统的局限性所约束,各画种都有其所长及缺点,不妨用他人所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要打破以往的局限性需要在思想上、画法上改革、创新。但这种改革、创新从何而来?不是运用条条框框的规矩,而是要借鉴外力集于一身才能突破,所以油画家也要学习国画,国画家也要学习油画,水彩画家也要多学习其它画种,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画家。

       面对众多要学习的领域,如何保证在专长或感兴趣的方向走得更远,需要看你学习的是什么?不单只学习基本功,更要在文学修养上有所提升,深入生活,从生活中去发现美。艺术大师们的作品都有他们的成功之处,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那是他们几十年总结的经验。他们的一句话、一种技法,是他经过了长期的摸索、积累多年的经验总结而成的。

       我经常跟学生们说:“你们的技法还有待提高,因为你们认为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就已经够用了,其实还远远不够。你们必须从素描开始学习,‘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用自己固定的技法画了数年,我可以肯定你以后的几十年,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不要以为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就足够了,你应该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吸收别人的长处,不断进取。举个例子:郭润文老师的油画很厉害,但是郭老师前年才去卢浮宫临摹伦勃朗的画。他的油画已经画到一定的高度了,现在还在不断地学习,你们现在处于什么阶段的呢?你们不想继续学习么?”

       我10年前就跟我的学生们说:“你可否用5年时间从素描开始认认真真的重新再训练?”我教他们一种训练的方法:临摹一张好画,再写生一张,继续临摹、写生??当然了,有好的老师教你,针对你的问题,哪个画家的作品好,就去临摹,能够临摹到原画的80﹪,就学到了一点点。假如撇开原作后,你能画到原作的80﹪,那你就很厉害了!但是这些学生觉得浪费时间。5年以后,我问他们临摹了多少?他们回答是有临摹过,但几乎没有学生拿临摹的作品给我看。那一定是没有临摹,否则他们一定会很骄傲地拿着一叠临摹的作品给我看。假如临摹了很多画,技艺还没有长进,那一定是自身的基因问题,老师也没有办法。结果他们还是用自己的方法去画画,那我也很恼火。

       以前我的老师给我布置学习任务,我那时候还在高中读书,正在上高一。老师说让我每个星期找他一次,任务是两张色彩、两张素描、五张速写。我一个星期后找他,拿着一本速写,三张色彩、三张素描,超额完成任务。每个星期都带这么多数量的作业给他。后来他看到我的速写很惊讶我竟然画了那么多!我现在每天还在画速写,速写能够锻炼你的造型能力。画国画人物的画家更应该经常画速写,不画的话手会生疏,线条不流畅。




新南方艺术:您的绘画语言是写实的,对您而言,写实和抽象的界限是什么?


叶献民:我觉得具象和抽象都需要技巧和想法。只是具象重视技巧多一点,抽象重视想法多一些。我很反对那种没有功夫,只画别人看不懂的东西。我喜欢写实画,因为写实有标准,而抽象没有具体的标准。画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最好?各有各的想法,你的想法不能左右其他人的想法,你的想法是固定的,他们也不接受你的想法,所以抽象画家中相互较劲的人太多,大家相互不服气。写实画家中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写实画有约定俗成的标准,画得好与否,大家是可以感受到、看清楚的,大家会信服你。到目前为止,全国的很多展览中,如果有机会,我都会呼吁:抽象画与具象画应该分开展览,这样不至于评委构成的比例影响展览的评选结果。现在的展览没有区分抽象、具象,很矛盾。我作为全国、省和市展览的评委,我们在评画过程中,如果评委中画抽象画的人数比例较大,此次的评选结果一定是抽象画的作品获奖频率较高,具象亦然。这样的评判结果都不公平。

       歌唱界也是有区分的:美声、民俗、原生态等,因为体系不同、发声位置也不同,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所以他们都是分类评比的。画具象的人与画抽象的人在一起较劲,一点意思都没有,因为大家的目标不一样,方向也不同。期待以后的展览可以将具象与抽象的展览区分开,有不同的评判机制。无论是具象画还是抽象画,画面效果、视觉感受都是同样重要的。




新南方艺术:在综合性展览中,水彩画常与油画、国画等画种一起展览,面对同台较量,水彩画如何扬长避短、发扬自身的优质特性?


叶献民:2002年,中国美协在深圳举办的“中国青年水彩画提名展”, 10位参展画家,我是其中一员。在研讨会中,一些评论家说,不管怎么说,水彩画是一个小品种。我听到很不服气,小品种的原因,一是可能你们习惯性地看到的是以前的水彩画;第二是我们国内的水彩纸尺寸有限制,没有超过全开的尺寸;第三,展览的规定是水彩画的尺寸不能超过全开。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大家都在画创作,为什么油画、国画的尺寸可以放宽要求,反而对水彩画的尺寸有严格限制?如果能够放松对水彩画尺寸的要求,便可对水彩画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我为这个事情呼吁了很多次。在水彩画界的共同努力之下,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现在水彩画的尺寸与国画、油画的尺寸相差无几,现在没有人再提“小品种”了。当然,水彩画要与其它画种同台较量,在自己的队伍中也必须强人辈出才行。




新南方艺术:中国水彩作为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舶来画种,还处于发展中的态势,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很多,你有什么看法?


叶献民:这个问题不仅仅出现在水彩画中,也存在于油画中。有人说:你去看了罗浮宫的油画后,你能超越他们吗?还想继续画吗?我不反对这种说法,但是我会说:就算不能超越他们的作品,但是那些人已经去世了,我们生存在这个年代,要和这个时代的人去比。时代在发展,我们也要发展我们这个时代的东西。在改革开放后,打开国门的30年中,中国的油画和水彩画发展得很好。现在中国的水彩画已经排在世界前列了,在很多国际性的水彩画邀请赛中,外国水彩画家看到中国的水彩画感到目瞪口呆,他们想不到中国的水彩画发展得如此之快。无论是画面尺幅或者人物的描写,都有更丰富的展现,有更深刻的内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几位水彩界有分量的画家曾评价说:“中国的水彩画将在世界的舞台中引领潮流”。




新南方艺术:请您谈谈水彩画中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空白达到“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 的艺术效果?


叶献民:从水彩的技法而言,留白是水彩画必须的技法。水彩画界有一个共识:能够留白的人才算厉害!这是技法的体现,“留白”留得越好,技法越高。

       国画中的留空白和水彩画中技法的留空白不一样。国画画面中大面积地留白在水彩画中也很少出现。你说的“留白”是技法上的留空白。为什么国画与油画、水彩画比起来,更抢眼?“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 的艺术效果是国画所特有的,这是除国画以外其它画种都要学习的优点。

       另外藏家的要求也会在部分程度上对水彩画家、油画家产生影响,画面中留大面积的空白,藏家认为不划算,他们希望画面中有更多的笔触、更多颜料,才符合他们的收藏标准。所以这个想法影响了很多油画家。油画家想要卖画赚钱,不敢留太多的空白,一定要多画些颜色,多涂颜料。有这种想法的藏家直接影响了很多的画家对画面处理的方式与想法。

       当然了,这个也不能一概而论,我也曾经画过一批画面黑白灰对比强烈的作品,受到了藏家的喜爱。所以我认为:画家应该引导藏家,而不是迎合藏家,提高藏家的眼界与视野,当然,这个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