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范铸青铜>>宏著

 万福星 2016-10-17


 

董亚巍先生,你好!

 

2016712日,我看见署名雷奔宵的"透光"铜镜文章。715日,又见署名雷奔宵的"从古代青铜文物看中国机械加工的渊源"文章。而且同你2006年出版的<<范铸青铜>>观点十分相似。经查对后,才知道也是你的文章。

 

今天,对宏著<<范铸青铜>>,拜请几个问题。

 

第一,战国早期,钢料淬火技术成熟应用。

 

在书中P.115页,你论述: 根据需要用钢质錾子一画画錾出的文字。这种作法约在战国为多,。"

 

在书中P.119页,你论述: 有明显的錾刻铭文,说明至迟在战国早期,钢料淬火技术已在成熟应用。"

 

在书中P.122页,你论述: "通过这两张微观图可以认定,至少在战国中期,已经有用钢质錾子为工具,在青铜器表面进行铸后錾刻纹饰了。

 

等等。

 

董先生,对此我是有疑问的。疑问主要来自于在小学、中学、和全日制高等院校读书时,中国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教育大纲中,没有涉及战国时期有钢质錾子和钢料淬火技术的存在。

 

纵观战国前后时期的古代文献,几乎没有对钢料的详细描述。而千篇一律对青铜配方、铸造、工艺、技能,以及等级使用等等的详细描述。例如:

 

1. 在战国时期的<<仪礼>>中,有青铜器的详尽描述,而没有钢料详尽描写。

 

2. 中国二十四史第一史,汉代司马迁所写<<史记>>秦始皇本纪"嬴政掌权"一节中,有这样描述: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国家教科书及专家郑晨给出的释文是这样: "没收天下的兵器,全部聚集到咸阳,把它们销毁熔化掉,铸成钟鐻一类的乐器,还铸造成十二个铜人,每个有千石重,放置在宫廷之內。"

 

书中显示,战国之后的秦朝,没收天下的兵器是用铜铸造而成的,连铁都不是。

 

3.西汉刘向所编<<战国策>>中,对秦始皇剑不出鞘,学校老师从汉武帝以前大量史料与层出不穷出土的青铜器比对中,给出的答案是:秦始皇使用的不是钢剑。

 

4.就你书中P.190页提到的战国<<周礼.考工记>>,也没有钢料详细记录,而对青铜却有着详尽的合金成分配比记录与描绘。

 

5. 在你书中P.1页,及P.149页提到的战国<<荀子.强国篇>>,也是青铜器强国,而不是钢料强国。<<强国篇>>详尽阐述的是青铜器配方,并不是钢料配方。

 

6. 你书中提及的秦始皇兵马俑,这么重要的秦墓,居然没有出土一把钢剑、钢兵器等等重要证据,甚至在秦墓秦始皇精锐部队中,连一把铁剑都没出现,(: 文章后面有秦墓专家对铁剑的论述。)

 

(1).兵马俑4万余件青铜兵器出土,吻合了汉代司马迁<<史记>>所写的"嬴政掌权"集天下兵器,铸造成十二个铜人的事例,其4万余件铺天盖地青铜兵器出土事实,证实了战国时期钢料淬火技术成熟应用是有疑问的。

 

(2).以及专家在2016727日研究刊文:

 

<< 秦律十八种*工>>明确记载"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夹必等",在秦坑中出土的所有同类青铜器物都是如此。

 

(3).以及秦墓把大量铜溶化以后灌下去铸造地基,而不是钢料 (同时显示,铜、青铜应该是当时社会最主要使用的金属材料。)

 

(4).以及从秦朝武器生产制度规范和出土的青铜兵器,与史料比对显示,青铜兵器仍是当时秦国部队的绝对主力阵容,没见钢料。

 

(5).以及从秦朝抵抗匈奴、修造长城、开发南方、建造阿房宫、修建陵墓等等重大行动中,都需要大量钢料来协助参与。然而,所有行动中,都不见钢料踪影与详实记录。而却留有大量铜、青铜的事实与记载。

 

(秦朝如此,何来战国钢料淬火技术成熟应用?)

 

7.史料记载,秦始皇之后的项羽、刘邦之争"项庄舞剑"事例,学校老师从汉武帝以前大量史料与数之不尽的出土青铜器比对中,给出的答题也不是钢剑。

 

8.众多汉初,及汉以前古代文献,没有涉及战国钢料的详细冶炼描述与技术配方。几乎全是青铜器的研究,将古代文献串联一起,是可以上下呼应的。

 

9.鄂州市博物馆也没有任何汉以前的钢器、钢农具、钢兵器、钢剑等等收藏与展示,甚至连块铁都没有。

 

10.等等,等等。


尽管如此,由于战国之后的秦、楚汉等等重大事件和重大战役,众多古代文献都没有涉及钢料详细记录与描绘。比对国家出示的教科书,由此使我对"战国时期钢料淬火技术成熟应用"的疑问,没有改变。

 

"战国时期钢料淬火技术成熟应用"同国家教育部提供的大中小学教育资料,相距甚远。

 

如果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层出不穷出现针、剪刀、钢剑、钢料淬火錾子等等大量钢质器物的话,而秦、楚汉时期的嬴政、项羽、刘邦等等重要人物及部队装备,依然使用青铜兵器,这是不合情理的。

 

(甚至连铁剑等等兵器,战国前后都没有像青铜器那样成千上万地出土,汉武帝以前的史料,也没有留下任何无可争辩的详实记载,鄂州市博物馆也没有大量战国铁兵器出土展示,这是需要深入研究比对的。)

 

如果你的"战国钢料淬火技术"成立的话,全国大中小学教育资料,有必要马上进行修改。所有古代文献,包括<<史记>>,也需要立即修改。

 

难道战国时期,真成了钢料年代?

 

面对国家教科书史料与你的"战国时期钢料淬火技术成熟应用"权威研究,不知该相信哪个?

 

第二,机械设备加工。

 

在你整本书中,除了"战国时期钢料淬火技术成熟应用"外,还阐述"机械设备加工车削而成,车床、铣床、刨床、砂轮片"等等理论,贯穿书的始终。

 

1.P.44页中你写道:

 

唯一的解释,是用类似今天的小型薄砂轮片进行切削留下的痕迹。这种砂轮的使用,我们应将其称为机械加工。"

 

2.P.104页中写道:

 

前面提到在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青铜面具上,是用砂轮切开的方形孔,而这并不是青铜时代唯一的机械加工方法。在春秋战国的升鼎中,绝大多数口缘进行了铸后加工。春秋以后的青铜兵器,多进行了铸后机械加工。"

 

3.在你所写"从古代青铜文物看中国机械加工的渊源"文章最后片段,这样写道:

 

"每当提到中国古代机械加工,特别是每当提及有关战国时代的机械加工问题时,大多讳莫如深。"

 

等等,等等。

 

董先生,我看过你出示的薄砂轮片、车床、铣床等机械加工的青铜图片。就那几个MARK,我感到它们好像不应该是什么砂轮片、车床、铣床、刨床机械加工的痕迹。

(1).今天为此,我特地加工车床、铣床、刨床三件产品,(见出示图123)

 

 

请比对,它们同你出示的青铜机械加工痕迹,微观上有什么区别?(产品可以寄来。)

 

同时我认为,

 

(2).书中P.44页图23"三星堆出土商代面具方孔的切割痕"(见出示图4)

 

 

 

从它的眶内处,多出一个小内眶表明(见出示图5,尖头标示)

 

 

 

它不应该属于你所说的铸后"薄砂轮片进行切削留下的痕迹"唯一解释。

 

(3).如果说是采用"薄砂轮片进行切削"的话,我认为在切削过程中,一刀切下去的时候,内口处的一个小内眶,它不应该会留存。也就是一刀下去,全部切除(见出示图6,切削后的效果)

 

 

 

(4). 而且,从它的內四角处,都没有发现薄砂轮片切削之后,遗留交叉切削痕迹(见出示图7,尖头标示)

 

 

 

(作为切削工艺,它应该会在死角处留下一点点的交叉切削痕迹,但图23我没有发现。)

 

(5).特别是书中P.44页图23右下角的一根"橫切线"(见出示图8,尖头标示)

 

 

它过于线长,在实际工作中,砂轮片没有必要切得那么远。这根橫切线告诉我们,它不是薄砂轮片切削留下的痕迹。

 

(6).书中P.44页图23,眶內底线左右下角的两根"橫切线"(见出示图9,尖头标示)

 

 

不仅线长,而且左右线相加,也不是薄砂轮片切削之后的效果。

 

 (7).及书中P.45页图24,眶內底部"弧切线"与方眶底部"橫切线" (见出示图10,尖头标示)

 

 

"弧切线"显示,它不是薄砂轮片,一刀切削而过的痕线。

 

"弧切线"加"橫切线"显示,它也不是薄砂轮片,一刀切削而过的痕迹。

 

(8).以及图24眶內底部多余的2个内角部分,及底部右下切线,也过于线长等等(见出示图11,尖头标示)

 

 

它们都说明,这不是用薄砂轮片切削而成的产品。

 

(我是这样分析的)

 

现在,让我们暂时放下砂轮片、车床、铣床、刨床机械加工的讨论。

 

(1).就从"战国时期钢料淬火技术成熟应用"与"用机械设备加工"一把青铜剑来说。用战国钢料、机械加工青铜剑,然后再让将士们拿着青铜宝剑去战斗,这很难自圆其说。为什么不直接将钢料淬火机械设备拉出去打,那厉害多了。

 

(2).如果有钢料不用,而一定要机械加工青铜宝剑去作战,这是不合常理的,同国家教科书所秉持的理念也是相冲突的。

 

而且书中有些产品,其分析也不够准确到位,(我是这样理解的)

 

(3).包括书中论述用钢质錾子一画画錾出文字,而战国时期其他配套工艺又不见出现与记载。

 

否则的话,战国时期錾刻工艺、金属雕刻工艺等等,将会是遍地开花,(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有在青铜镜上,用碳钢錾子与钨钢錾子錾下的记录。董先生,用钢质錾子在青铜器上錾刻几个文字,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可能会改变你的论述。)

 

(4).从你出示的几张图片显示,青铜器、青铜剑上的车床、铣床等等MARK线,我总感到,同通常贯用的打磨原理没什么特别区别。MARK线,也不像是钢料留下的痕迹。

 

因此,面对国家出示的史料,我认为,战国钢料机械加工等等研究理论,是否搞得有点过了。那边铁还在争议,这里钢料淬火又出来了,现在忽然又冒出个车床、铣床、刨床等等机械设备。

 

(当然,仅凭几张你出示的图片,我就橫加评论是不够的。由于业余爱好,也没有资格看更多古代珍贵文物上的MARK线及錾刻工艺等等。因此,我将尝试向中国政府再次提出,参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给自己增加更多学习机会,摆脱总是"看图说话"的研究方法。)

 

第三,失蜡法工艺。

 

1.在你书中P.187页写道: 失蜡法从六朝开始,主要用于小型铜质彿像及小型艺术品铸件。

 

整本书中,没有古代六朝失蜡法小型艺术品展示。

 

2.在你书中P.240页第二节"失蜡法铸造青铜器"写道: 失蜡法可能始于三国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整个章节,没有魏晋南北朝失蜡法青铜器作品展示。

 

董先生,我业余爱好铜镜等研究,在我收藏的铜镜中,以及收藏的青铜器书籍中,六朝、魏晋南北朝的铜镜及器皿,我认为,不像是用失蜡法工艺制作而成的作品。就魏晋南北朝铜镜而言,其造型结构,设计理念,均背离失蜡法工艺概念。包括你书中P.143页图77出示的三国时期铜镜,及P.145页图78出示的唐代铜镜。我认为,它们不像是一个拥有失蜡法工艺时代出现的作品。

 

特别是唐代铜镜,图案设计令人陶醉,看着你提供的,以及自己收藏的唐代葡萄镜,每每会发呆。它们的造型结构,步步逼向失蜡法工艺,但它们不是失蜡法工艺概念制作出来的作品。

 

从权威<<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书中展示的魏晋南北朝铜镜,以及书中明清时期所有铜镜,均避免采用失蜡法工艺的强大优势。

 

难道古代失蜡法工艺人员,不玩铜镜?或搞铜镜的,不喜欢玩失蜡法工艺?

 

董先生,对整本书中没有出示任何古代失蜡法作品,却依然能够得出"魏晋南北朝失蜡法"研究结论,我没有理解。

 

而关键的是,众多魏晋南北朝及明清时期铜镜等,它们并没有支持你的说法,(我是这样看待的)

 

(在泰国,也有很多古代珍贵小型铜质彿像文物,同中国有些相似。但泰国机场对古代彿像文物有严格的管理条例,无法携带,损失惨重。否则,收藏几件,一是家里老人烧香之用,另一用以今天比对魏晋南北朝铜质彿像,我认为,是件很有研究意义的事。)

 

第四,大量复制古代作品。

 

在你书中P.195页等等写道,你复制一批古代作品,等等。

 

董先生,我对你们以研究为名,成立复制基地,大量复制古代作品全世界销售,是持不同看法的。

 

全世界哪个民族博物馆,是这样直接参与疯狂复制自己民族古代作品,然后全世界销售的?

 

这些疯狂复制等等行为,同世界法制文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

 

作品明显部位,没有深深打下复制二字,没有时间,没有制作人员及地点记录的三无产品,对我们民族文化是百害而无益。

 

我们的后代,有可能会拿着你复制以假乱真的作品,来作为古代文化研究,那就更惨了,他们有可能又会去争论古代文史。

 

面对你们如此疯狂复制古代作品,我看,没这个"研究"基地也罢,它至少不会搞乱我们的文化。(包括可悲的"中国青铜器之村",河南省洛阳伊川县烟涧村,整个村子不分男女老少参与复制,想复制什么就可以复制,唯利是图无法无天。这些无知愚昧的文化表现,说明法律在这个领域,还没有发声。)

 

除了悲哀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这种疯狂复制行径?

 

董先生,请问你们真的准备世世代代这么干下去吗?

 

或者你会将那些仿制模型模具等等全部砸毁,带领大家走出复制愚昧怪圈,用我们的智慧去创造现代、未来惊世作品,谱写当今民族青铜文化辉煌一页。

 

请原谅,以前拜读<<范铸青铜>>没想提问。但今天看了"从古代青铜文物看中国机械加工的渊源"文章,忍不住指手画脚,实属不自量力。

 

我是业余爱好者,我需要读更多书,看更多古代实物,我需要提高自我修养。

 

董先生,在此,有件事顺便相告,我看见你书中P.133页图73上海博物馆透空交龙纹镜,以及从<<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书中确认是上海博物馆收藏。我于201561日,62日,在上海博物馆意外发现透空交龙纹镜实样,欣喜若狂。从而得出苦苦追寻多年的研究结论,使我的透空交龙纹镜研究又前进了一步。最新研究结果结论,已寄往国家科委,并推上网站。

 

请董先生赐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