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楼】焦山书藏:江心岛上的藏书之所(下)

 真友书屋 2016-10-17

我从焦山书藏的捐赠名单中还看到了很多大藏书家的名称,比如有方功惠、莫绳孙、汪喜孙、吴大澄、陈庆年等等,另外还有一位冯辨斋,这位冯先生的藏书章的“慈溪耕余楼藏”,近些年在一些拍卖会上,时常看到钤有这方藏章的藏书,以前对他不了解,因为散佚出来的书没有太好的版本,我把他视之为小藏家,而今知道他还给焦山书藏捐过书,顿时对他的好感增加了几分。


阮元希望焦山书藏能够传奇的保留下去,他觉得制度管理很重要,于是制定了一部《焦山书藏条例》。这个条例总计分9个部分,其中规定出了由什么人管理,管理者每年给多少费用,这个费用从哪里来支出,以及书橱的排列方法等等。



华严阁故物


这里面有两条我印象最深,其一是第6条“书即入藏,不许复出。纵有翻阅之人,照天一阁之例,但在楼中,毋出楼门。烟灯毋许近楼。寺僧有鬻借霉乱者,外人有携窃涂损者,皆究之。”


我对这条感兴趣的原因是其中的“照天一阁之例”这句话。我自己的寻访过程看过太多的藏书楼,中国人什么都喜欢“第一”,比如喝口水也要讲究“天下第一泉”,我觉得自己也要勇于争第一,细想之下,应该能称得上是中国见到藏书楼最多的人。而天一阁却依然是中国最早的藏书楼,这个方法虽然需要加一些限定词,但它的名气却是最大者,这是毋庸质疑的。


这在访藏书楼的过程中,看到听到或者查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楼仿天一阁,制度也仿天一阁,无论官楼私楼都有这个癖好。看来,中国藏书楼史是无论如何不能绕开这个天一阁,很惭愧我在以前对它的重视程度不高,总认为它的藏书不讲求善本,现在看来,它的影响属于意在言外,它的制度更受人推崇。


阮元制订的这个藏书条例第9条则是独特的编号方式,他说,征集来的书不用按照四库分类法进行分橱,而是来一部放一部,放满一橱,再放下一橱。而每一橱用一个字来编号,他先列出了35个字“相此胎禽华表留唯髣髴事亦微厥士惟宁后荡洪流前固重爽垲势揜亭爱集真侣作铭”。



这个介绍牌中没有提到焦山书藏


这35个字来自于焦山上的著名碑刻——瘞鹤铭。瘞鹤铭就有着传奇色彩的一个碑刻,这个碑刻的内容倒没有什么重要之处,是碑的主人给自己死去的仙鹤写的一篇墓志铭。这块碑的署名是“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


因为撰者和书者都是写的字号而非真姓名,这就引起了后世一大堆的猜测,比如黄庭坚、苏舜钦等人认为这块碑是王羲之所书,也有人认为是陶弘景所书,而欧阳修认为是顾况所书,还有人认为瘞鹤铭的字体接近于颜真卿的《宋广平碑》,所以认为这个碑可能是颜真卿所书。总之,这个争论一直到今天也没有定论下来,而唯一一致的看法就是这块碑的艺术价值——它被公认为大字之祖。黄庭坚的书法主要就是从瘞鹤铭脱胎而来,所以他称赞瘞鹤铭说“大字无过瘞鹤铭”。



碑林入口


其实,瘞鹤铭的碑帖界名气更大的原因是它那传奇的历史,这块摩崖石刻本在焦山西麓的断崖这上,大概在唐代遭雷劈而崩落没入长江之中。北宋熙宁年间疏浚河道时,从江中捞出一块断石,这正是瘞鹤铭中的一块。到了南宋淳熙年间,又从江里捞出四块,于是,有人将捞出的这五块拼在了一起,又重新立在了江边。然而到了洪武年间,这五块石头又掉入了江中。康熙52年,镇江知府陈鹏年又雇工将这些残石从江中捞出,他将这些残石安置在了焦山观音庵内。但160多字的原文至此仅剩下93字。


而阮元前面所列的那个书橱号就是瘞鹤铭人一部分,但是他是如何摘选的我却没能找到规律。瘞鹤铭不长,我把全文列在下面:“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奚夺余仙鹤之遽也。乃裹以玄黄之巾,藏乎兹山之下,仙家无隐晦之志,我等故立石旌事篆铭不朽。词曰:相此胎禽,浮丘之真,山阴降迹,华表留声。西竹法理,幸丹岁辰。真唯仿佛,事亦微冥。鸣语化解,仙鹤去莘,左取曹国,右割荆门,后荡洪流,前固重局,余欲无言,尔也何明?宜直示之,惟将进宁,爱集真侣,瘞尔作铭。”



碑林展厅内景


两相对比来看,阮元所列的橱号就是从瘞鹤铭中节选出来的字句,他可能觉得瘞鹤铭在此,书藏在这里也应当按此来编号,但从字句上来看,却比瘞鹤铭的那首“词曰”少了很多个字,由此可以看出,到了阮元那个时代,瘞鹤铭残石上所剩的字数,当然这个字数比阮元所列的35个字要多,因为在阮元所列的条例中还后加了一句,如果前35橱都装满,之后的橱号继续按此排列,又加上了42个字,阮元把那42个字也列了出来,这些字也是从瘞鹤铭中所选出者。


在此拍照完毕后,我又回到了渡口,可能是运气的问题,我回到渡口时,眼看着船上不来人又开走了,我只能接着坐在旁边等候下一班。无聊之际,只能胡思乱想。我来此寻找焦山书藏,却没能看到它的藏书之所,这跟我的辛苦有点不相符,我觉得应该再去找一些跟此相关的物证,突然想到了瘞鹤铭。于是,掉头重新向内走去,在寺的右方找到焦山碑林。



另一个展示内的残碑


碑林是一个独立的院落,里面的正厅四围的白墙上都嵌着许多石碑和墓志铭,屋当中也陈列着一些墓志铭原石,看一圈没有我要寻找的瘞鹤铭,于是穿过这个厅堂进入后院。后院中有一个较大的碑亭,里面放着的碑是乾隆的御笔。而在另一个展厅里也看到了些碑刻,却完全找不到瘞鹤铭的身影。


转了一圈找不到痕迹,让我有些泄气。于是,拍了些照片又重新回到了渡口。我不知道应当说是正巧还是不巧,眼看着一班船又开走了。这很无奈,只能在心里诅咒着万恶的运气。近来,我练成了能够平和自己的怒气,此时细想,可能是阮元觉得我没能看到瘞鹤铭,所以阻拦我不让我这样轻易的离去。既然瘞鹤铭只在此山中,也不可能在云深不知处。我决定,找不到瘞鹤铭决不登船。于是,重新进入了碑林之中。



御碑亭


再入碑林,把刚才看过的地方浏览一遍,仍然没有进入后院,再穿过御碑亭,看到了一片竹园。路边的青青绿竹的身上刻满了“到此一游”的尊姓大名,不用看,肯定没有“瘞鹤铭”三个字。穿过这片竹林,又进入了另外一个院落。在这个院落的最后方,有一个小庙状的建筑,他门楣上的匾额终于让我看到了“瘞鹤铭”三个字,我差点喊出来:你这个亲爱的,竟然死到了这里。



瘗鹤铭在这里


进入这个小庙,里面的建筑果真别有洞天:现代化的棚顶之下有一片断崖,我不知道这个断崖是仿制还是在原有的断崖之处加盖了小庙状的房屋,但无论怎样,我终于看到了瘞鹤铭的那五块残石。这五块残石镶嵌在一面还算平整的崖壁上,但从镶嵌手法上来看,我隐隐地觉得这块断崖是人工做出者。断崖的两侧还挂着一些塑料制的藤蔓,可惜里面用了几盏投影灯照射着崖壁,正是因为这样,反而很难拍得清楚。



这就是那五块残石


因为里面没有游客,也没有管理人员,这让我胆子大了起来,四周寻找着开关,我想把灯光关掉后再拍照,以便能够拍清楚上面的字迹。可惜找了一圈,没能让我如愿。但无论怎样,终于见到了原石,这也了却了我一些心愿。



瘗鹤铭残石特写


瘞鹤铭的拓本我藏有两册裱本,一本是水前本,这较为难得。因为瘞鹤铭被雷劈跌入江中,在跌入江水之前的拓本被称为“水前本”,这种拓本留下来很少,并且大多是翻刻本,而我藏的一本请苏州的杨先生看过,他大为赞赏。虽然称不上宋拓,但明初的拓本总能够得上。后来,从江中捞出的五块石头,还是有很多人去捶拓,这种拓本被称之为“五石本”,而五石本我也藏有一册,这也算是我跟焦山的一点关系吧。



在宝墨轩内看到的瘗鹤诗碣


近些年,对于瘞鹤铭的残石还在进行打捞,我听说又捞上四个字,镇江市的很多部门组成了联合考古队,租用了打捞船、挖泥船、工作艇,还有很多现代化的设施,比如GPS定位系统、超声波等等,都想能够尽量多的发现瘞鹤铭的残石。已经捞上来了1000多块石头,并且给每块石头编了号,可惜带字的很少,我真期盼着能够早日将瘞鹤铭补齐。


心诚则灵,在这里终于应验了,我再次回到渡口时正赶上船靠岸,登焦山时我是站着坐的船,这次我决定坐着回去。在当今的现实中,做绅士状是最无能的表现,我决定在这里要做一回真正的人民大众,于是不管不顾地挤到了前面,果真挤过了那群游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座位。



微信号:zhilanzhaiweili

藏书家韦力的古书之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