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跑者意识到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力量训练对于跑步具有以下四大好处 靠墙静蹲属于静力性练习,也就是说做动作时肌肉持续紧张,身体保持不动,靠墙静蹲对于促进膝痛康复有一定用处,但这样的静力性练习的最大弊端是与跑步时动力性工作模式相去甚远。跑步时下肢肌肉是交替收缩舒张的,不需要肌肉持续紧张,那样得有多累啊! 跑步时,双腿交替腾空落地并推动身体向前运动,在着地阶段是单腿缓冲,在蹬伸阶段也是单腿蹬地。因此,单腿用力是跑步时最主要的动作模式,加强单腿力量训练,提高单腿承受体重的能力更加符合跑步需要。而靠墙静蹲、下蹲无论是动作模式,还是肌肉工作方式,都不如单腿力量训练更加针对跑步专项。 由于是单腿训练,相比双腿对称训练,支撑面变小,所以对于平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样的平衡能力恰恰是跑步所需要的。此外,单腿训练由于身体重心不稳,重心容易偏向非支撑侧,容易造成骨盆和躯干倾斜,当然这时就需要核心肌群的充分激活和参与,目的是在单腿支撑情况下,能够保持骨盆和躯干稳定。因此,单腿训练本身也可以让核心肌群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提高核心稳定性。 2、单腿硬拉:该动作主要训练一侧大腿后群肌肉,大腿后群训练往往被跑友忽视,其实大腿后群一方面是跑步主要发力肌肉,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平衡大腿前侧肌肉,提高膝关节稳定性的作用。12次为一组,完成2-3组。 3、弓箭步:这是一个单腿交替进行的训练动作,也是一个经典的下肢训练方法。24次为一组,完成2-3组。 ![]() 4、单腿外展:这是一个锻炼臀中肌的训练动作,可以提高核心和下肢稳定性,非常重要,注意保持躯干和骨盆稳定。12次为一组,完成2-3组。 ![]() ![]() 6、单腿下落缓冲:从台阶边缘跳下,单腿落地,保持稳定,注意下落后应当停留2秒,该动作可以有效提高跑步落地时的缓冲能力,落地越轻盈越好。8次为一组,完成2-3组。 ![]() 2、弓箭步接高抬腿跳起:该动作在上一个动作基础上,增加了小腿发力,难度增加。12次为一组,完成2-3组。 ![]() 3、单腿上台阶接高抬腿:找一个中等高度台阶,单腿蹬地站上后另一条腿提膝摆腿。模拟一侧腿蹬地,一侧腿前摆的跑步动作。12次为一组,完成2-3组。 ![]() 4、单腿硬拉接提膝:该动作在训练臀肌和大腿后群肌肉基础上增加提膝动作,模拟摆腿。12次为一组,完成2-3组。 ![]() 5、仰卧挺髋接提膝:该动作完全模拟一侧腿蹬地,另一侧腿前摆,是一个高度结合跑步专项的力量训练动作。12次为一组,完成2-3组。 ![]() 6、单腿半蹲腿外展:单腿支撑站立,另一条腿向后外方蹬出,该动作可以训练一侧腿部力量和另一侧臀中肌力量,臀中肌对于提高跑步动作稳定性,减少膝伤至关重要。该动作对于核心控制,平衡能力和稳定性要求较高。12次为一组,完成2-3组。 ![]() ![]() ![]() 小小的分享 可能帮助到很多跑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