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岐黄”“悬壶”“杏林”之称的来历

 binbinbinsong 2016-10-18

编校\陈敏

小编导读: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一般指以我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它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同疾病作斗争过程中,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朝鲜的高丽医学、越南的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后期又出现了如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唐代药王孙思邈,明朝李时珍等一大批杰出的中医药大家,薪火相传,才有了直到现在仍然广受老百姓所欢迎的中医。



中医自从古代以来,就有着不同的叫法和别称,有些一直沿用到今,下面就来介绍几个有关中医常用的别称。


岐   黄

岐黄来源于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书的主要内容是黄帝、岐伯以问答形式讨论医学,岐黄为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合称,并被后人称为医家之祖。因而后世用 岐黄代称《内经》。并由此引申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如岐黄之术岐黄之道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岐黄仁术指中医是济世活人、救死扶伤之仁术等。


杏   林

杏林一词出自东晋葛洪所著的《神仙传》。据葛氏记载:三国时代的名医董奉,是位医林高手,一心一意行医救人。董奉为人治病,不收诊金,只要求病患康复之后,根据自己 病情之轻重来植树造林。轻患者种植杏树23株,重患者种植杏树45株。几年下来,他治愈康复的人们种植的杏林竟蔚然成林了。后世把杏林作为医学或 医术之誉称。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 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来形容。


悬   壶

汉代有个叫费长房的人,在街市上看到一位老翁在卖药,身边放着一根竹杖,竹杖上挂着一只大葫芦。每到散市关门后,老翁就跳入葫芦里。后来,费长房拜老翁为师,学修仙之道。数载后,他术精业成,辞师出山,又得老翁传赠的治病鞭鬼之竹杖,从此悬壶行医。从那时起,医生腰间挂的和诊所前悬的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人们常用悬壶来代称行医。


在中医的别称中,以上所说的岐黄、杏林、悬壶是最常用的,另外,还有比如橘井、坐堂、青囊等都是跟中医有关的别称,中医的大医精诚之道,仁心之术无不和这些别称的来历有关。

喜欢
分享
o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