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肢端网状色素异常症一例

 楚8 2016-10-19




肢端网状色素异常症一例

丁承   王平   刘娇   王媚   郑俊惠   邢臣径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杭州临床学院皮肤科(丁承、王平);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第三医院(刘娇);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王媚、郑俊惠、邢臣径)


患者男,11岁,全身黑褐色斑10余年。患者出生后6个月无明显诱因,在颈部、双腋窝、腹股沟、腘窝等皱褶部位及四肢肢端、掌跖部出现黑褐色斑点,随年龄增长皮疹增多,缓慢发展并融合成网状,无明显自觉症状,渐发展累及下腹部,背部。


皮肤科检查:

颈侧、双腋窝、下腹部、腹股沟、背部对称分布黑褐色网状色素斑,边界不清,周围散在针头至绿豆大小棕色斑点。网状色素斑中可见正常肤色。手指、足趾甲周围对称性局限性色素沉着,其边界弥漫,指趾关节屈侧可见色素性条纹,手部指甲均较薄,全白色,足部指甲正常,掌跖弥漫性网状色素沉着。


皮肤CT检查:

基底层噬色素细胞增加,真皮乳头内可见较多噬色素细胞。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轻度角化过度,部分皮突下延融合,真皮浅层少量色素颗粒及噬色素细胞,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皱褶部网状色素异常症。


讨   论

 皱褶部网状色素异常临床特点为皮肤屈侧皱褶部,尤其是腋窝、腹股沟、股内侧、女性乳房下皱襞区出现深棕色网状色素性斑疹,中央可有融合倾向,可伴有颈部散在的深色黑头粉刺样损害,口周凹陷性小疤。本病的组织病理特征为表皮突延长呈线状或鹿角状,黑素细胞数量无明显增加,但真皮内可见噬色素细胞。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


DOI:10.3760/cma.j.issn.1673-4173.2016.04.019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42(4):26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