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起突发眩晕,原来是“耳石症”作祟,医生妙手复位“手到病除”

 万宝全书 2016-10-20

张岗主治医师还指出,目前耳石症的治疗存在很多误区,主要是容易误诊、误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药物治疗

多数患者患眩晕后都或多或少进行了药物治疗,少则几天,多则数月。甚至有的病人诉说她的手上已经没有地方可以扎针了。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尽管药物可能有一定的减轻症状的效果,但是多数情况下是无效的。若用药后症状有减轻,可给病人带来虚假的有效感,从而延误患者治疗。

误区二:误诊

耳石症常常被误诊为颈椎病、梅尼埃病等。其实耳石症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即身体或头在特定的位置时出现视物旋转,多数情况下仅持续一分钟左右,持续发作的旋转性眩晕超过半小时以上一般不考虑耳石症。耳石症通常没有颈部不适、手麻等症状,此点可与颈椎病引起的眩晕相鉴别。

误区三:不必要的检查

由于耳石症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如果体位试验能够检测到位置性眼震即可确诊。然而,临床上多数患者患病后都做了颈部拍片、脑部的磁共振、心电图等检查。如果是耳石症患者,这些检查并非必需。

误区四:耳石症不需要治疗

耳石症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该病的治疗效果良好,并非不需要治疗。许多医生认为该病有自愈的倾向,也就是不用治疗也能好,然而,临床上许许多多的患者自发病到痊愈需要1-3个月,甚至数年到十余年的时间。期间病人反复发作,对病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耳石症是需要正确治疗的。

那么得了耳石症该怎么办呢?

第一,及时就诊。

如果您的眩晕具有发病与头位或体位改变有关,持续时间数秒到数分钟,应及时到耳鼻咽喉科就诊。专科医生会根据您的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做出正确诊断与处理。

第二,家庭训练。

耳石症得到正确诊断后,医生会帮助患者进行耳石复位治疗。其中有一些体位治疗与训练可以在家里做,这样可以减少患者就诊次数。

第三,注意安全。

跌倒是耳石症患者常常出现的严重情况,可导致种种严重的后果。耳石症患者应该避免体位和头位的剧烈改变,不要从事高空作业之类的工作,在耳石症恢复之前也不要游泳。老年耳石症患者更应该预防跌倒,因为老年人跌倒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第四,药物治疗。

将药物治疗作为耳石症治疗的常规是错误的,然而,有些病人依然需要药物的治疗。行动不便不能完成复位治疗或患有其它严重疾病不能进行复位治疗的患者就应该采用药物治疗控制症状。

耳石症复位治疗效果不佳怎么办?

耳石症复位治疗效果良好,经过一次或数次复位治疗约90%的病人都能够痊愈,然而,大约5%左右的病人治疗效果不好。对于确诊的耳石症患者,经过反复耳石复位治疗仍反复发作且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文/周苏图/马骁勇

2016年10月7日,71岁的李老太早晨起床时突然出现眩晕,天翻地覆一般,伴恶心,几分钟后缓解。随后几天,每天都会发作一阵,在家自行口服治晕的药物不见缓解,遂于10月11日来到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神经内科李汶霞主任医师接诊后,认为患者虽有脑血管病病史,且血压偏高,但是眩晕为阵发性,数分钟后缓解,不像脑血病所致,建议到耳鼻咽喉科就诊。

在泰医附院耳鼻咽喉科,张岗主治医师接诊后,经过查体,为患者诊断为“耳石症”,立即进行了手法复位。“当时张岗医生让我坐在治疗床上,随后又躺下,他的手扶着我的头,让我按照他的指示翻了几个身,再起来,张医生就说可以了。短短不到二十分钟,诊断、治疗就全部结束了。回家睡了一觉,第二天就感觉全好了。真是太神奇了,张岗医生的医术实在太高明了!”第二天,李老太高兴地说。几天的眩晕折磨,让她以为自己患了什么严重的病,经过张岗主治医师的手法治疗,如此迅速地恢复了健康,连药也没有开,花钱不多就治好了病,她说:“咋感觉这幸福来得怎么这么突然呢!医学真是一门深奥的技术活!”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张岗主治医师介绍,耳石症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简称,是最为常见的眩晕疾病,约占整个眩晕疾病的20%-50%。耳石症的发生是因为内耳的耳石从其正常附着部位脱落进入内耳迷路,由于耳石与内耳迷路体液的比重存在差异,在体位或头位变化时引起耳石的游走,从而对内耳平衡感受器造成病理刺激,导致平衡失调及眩晕的临床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