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方歌括·燥可去湿》第四讲:二陈汤

 whk0229 2016-10-20


【主治】治肥盛之人湿痰为患,痰喘胀满。

为什么叫二陈汤呢?二陈就是陈皮半夏。二陈汤就用了这两味药。

中药有六陈,都是越陈越好,比如麻黄,麻黄一般要放三年以上才能用而且越陈越值钱。

广东新会陈皮,三十年以上的新会皮很贵。前段时间,有朋友送我七几年、八几年的新会陈皮,味道确实非常好,陈皮就是放陈的橘皮,越陈越好,放陈了之后,药性就出来了,而且很柔和。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是越陈越好,人参应该是好。

1.方歌

二陈汤用夏和陈,益以茯苓甘草臣

“利气调中兼去湿,诸凡痰饮此为珍。

一共四味药:半夏二钱,陈皮一钱,茯苓三钱,炙甘草八分,加姜来煮

二陈汤的方歌要把它背下来,如果连二陈汤都不会的话,就没法学中医了。

2.方义

“陈修园曰:此方为痰饮之通剂也。痰之本,水也,茯苓制水,以治其本。

二陈汤是治疗痰饮通用之剂。

痰饮是人体的代谢废物,也是一个病理产物。人体水液代谢运行出现障碍以后,它就会停滞在体内,清稀的为饮,粘稠的为痰。

痰饮在我们体内,我们也看不见。有时候我们能吐出来,但是有时候吐不出来。我们吐出粘稠的就叫痰,而吐出的清水,还有泡沫,那就是饮。

痰饮有一部份我们能吐出来,我们能看到它,实际上有很多根本吐不出来,它会停在体内经络里头,或者停留在脏腑里。

痰是由于人的水液停滞形成的,所以痰的根本是水。茯苓是治水的一味药,它就是治本的。

痰之动,湿也,茯苓渗湿,以镇其功。

痰一动起来就是湿,茯苓也是一味渗湿的药,所以茯苓才是治痰的正药。

方中只此一味是治痰正药,其余半夏降逆,陈皮顺气,甘草调中,皆取之以为茯苓之佐使耳。

如果二陈汤当中的四位药全是化痰的,这就不叫方子了,这就叫有药无方

既然二陈汤是治痰通剂,为什么不把二陈汤当中的四味药都开成化痰的药呢?如果这样开就不叫方子了。比如你开一家IT公司,如果IT公司里面全是程序员,连财会都没有,也没有做饭的,也没有打扫卫生的,也没有搞营销的,全是程序员,那还叫公司吗?就算微软、谷歌也不全是搞IT其实谷歌里面最重要的是大厨,他做饭好吃把这帮人才留住这就叫团队,各司其职。

二陈汤当中只有茯苓才是真正治水治痰的正药,茯苓是二陈汤的君药。

在二陈汤当中,半夏降逆的,陈皮是顺气的,甘草调中,它们都是茯苓的佐使

故仲景云凡痰多者俱加茯苓,呕者俱加半夏,古圣不易之法也。

在张仲景加减法中,痰多都加茯苓。呕吐的胃气上逆的人加半夏这并不是张仲景创的,是古代圣贤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今人不穷古训,以半夏为祛痰之专品,仿稀涎散之法,制以明矾,致降逆之品反为涌吐,堪发一叹!

天的人没有认真研究经典,把半夏误认为痰的专药后世的人仿效稀涎散的方法,明矾制半夏就错了。半夏本来是降逆的,不是化痰的,所以你用明矾去制半夏,就把半夏降逆的性质改成涌吐,所以张仲景用的半夏绝对不用明矾制

我们现在用的半夏,甭管是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全是明矾制的。我在讲药性赋的时候专门给大家讲过实际上这个不太符合张仲景的思想。

如果你开小半夏汤、大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开这些方子的时候你注意,你用的半夏可能有点问题,但是你张仲景那个时代炮制的半夏就不容易找了,除非你自己炮制。

以此方为三阳解表之剂,服之留邪生热,至死不悟。余于《真方》桂枝汤下已详言之,兹不复赘。

有人说二陈汤是三阳解表之剂,这又是误会,这个方子怎么会是解表的呢你想想它能解表吗?所以感冒吃二陈汤肯定是错的,但是当时在福建确实有这样的大夫,就是把二陈汤误以为是解表的,结果病人吃了以后留邪热,到死都没有明白是吃错了药

所以二陈汤是化痰的,千万要记住,它可不是解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