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一年级课堂常规调研反馈

 hankagou 2016-10-22

一年级课堂常规调研反馈

牛献礼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而我们教低段的老师,对孩子习惯的培养更是负有重要的责任,特别是一年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好启蒙时期,而课堂常规的训练过程正是习惯形成的过程,因此,一年级孩子刚入学这几个月的常规教育就非常重要,可以这么说,你开始的常规做得好,后面你就会很轻松,如果开始没做好,那后面你就有苦头吃了。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做了一年级的课堂常规听课调研工作。

    我们先后听了方芳老师的数学课,陆园园老师的美术课,姜静老师的语文课和应海云老师的数学课。整体来看,老师们对一年级新生的常规培养已初见成效:入学刚刚三个星期的孩子,在课堂上已经能安静地听讲,积极地举手,响亮地回答问题了。要做到这点,真的很不容易,这其中,蕴含了老师的大爱心和大智慧,向老师们表示敬意!其中姜静老师的课给大家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学安排科学、课堂节奏明快、调控手段丰富、组织形式多样、评价恰到好处,这节课几乎没给任何学生留下开小差的机会,着实令人佩服。   

    同时,我们也发现,这几个班学生的课堂常规水平发展不平衡,学科之间有差异,班级之间有差异,有的差异还比较大。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表现在:
    1、不会倾听。

    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的时候,有的学生不会倾听,在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

    2、一些学生随意性大。

   随意下座位,随意讲话或做小动作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3、有些老师主观上虽然有引导,但缺乏相应的跟进措施,调控手段单一,效果不理想。

    4、有些课的教学设计上有欠缺,不能很好地把握好六岁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没能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

思考与对策:

    从调研情况来看,课堂教学常规抓与不抓不一样,抓紧与抓松不一样,一个人抓与齐抓共管不一样。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教师要强化常规教育。

    用一年级孩子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方法加强课堂常规的养成。比如:

   (1)明确常规要求。包括课前准备、上课、听课、发言、读书、写字、下课等等,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最主要的是要做细:孩子还小,我们要把规范分解得非常的细才行。

   (2)可以把课堂常规要求编制成学生喜闻乐见、琅琅上口的儿歌,适时的让孩子诵读,使其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要特别强调的是:各科老师都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意识,会听课的良好习惯是一切习惯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求学生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要听。其次同学发言时也要专心听讲,一个同学发言完了,要问学生:他说得对吗?谁还想说?你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要举手发言。作为教师要一边注意孩子的发言,一边关注全班,观察其他孩子是否注意倾听。也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的方法,促进他们学会倾听别人发言。

   (3)建立一套奖励制度。培养学生的个人荣誉感,用榜样激励进步。

    可以说“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好孩子、好学生。”这一点在该入学的孩子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他们对学校充满着希望,对自己也是充满着希望。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希望”,多采取正面激励,诱导出孩子们强烈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要“带着一百顶高帽子走进教室,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抛过去。”小孩子模仿性强,为孩子树立榜样,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孩子学习对方的优点,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常规培养的有效形式。

    2、教师要用心设计教学。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基础。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设计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将常规培养与课堂教学内容巧妙结合,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活动要有利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组织要有条不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

    3、所有教师要齐抓共管。班主任是培养学生良好上课习惯的第一责任人,任课教师也责无旁贷。

    4、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比如,可以组织座谈会,请有经验的教师介绍常规教育的经验,好的经验要推广;在常规培养方面经验欠缺的老师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互相学习课堂组织艺术、管理班级能力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