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明杰治疗中风的临床经验

 陈鑫医师 2016-10-23


明医公开课第242期
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

作者:王明杰
编辑:李邦源

导读:王明杰:辛温散郁热

治疗中风的临床经验


1
疏风散邪、活血通络治疗中风先兆

 中风先兆是指中风前的一些先兆症状,又称为“小中风”,常见突然感到眩晕、突然跌倒或晕倒、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无力、一侧肢体不自主的抽动等。

大多医家均认为中风先兆为肝风内动,夹痰夹火流窜经络所致,治疗上多采用平肝熄风、重镇潜阳、滋补肝肾之法。王师认为,中风先兆为风邪入中,上扰清窍,脑络不利所致。因其起病急骤,与风善行多变的特性相符,且《内经》有云:“风者,百病之始也。”风邪外袭,留滞脉络,与气血胶结不解,导致气滞血瘀络阻。病既从风而得,理应由风而解。王师拟疏风散邪、活血通络之大法,重用疏散外风之品,如防风、荆芥、葛根、羌活、麻黄、牛蒡子、桂枝等,同时配以虫类药以通络透邪,如僵蚕、地龙、全蝎、蜈蚣、水蛭等。风药作为主药既针对主要病因起作用,又能明显增强活血化瘀作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案一:

谢某,男性,46岁,2004年4月12日初诊。素有高血压病史。近2天来感头目阵阵眩晕、视物不清,左手时时欲颤,测血压180/100mmHg。王师认为,此属中风先兆,辨证为风邪入中,风邪与气血相互纠结为患,流窜经络,上扰清空。

治宜疏风散邪,通窍透络。处方:川芎、荆芥、羌活、防风各10g,蝉蜕、丹参各15g,白芍、葛根各30g,蜈蚣2条(研末冲服),全蝎5g(研末冲服)。

3剂后眩晕、手颤症状减轻。继续服用6剂后,上述诸症均得以消除。嘱服患者坚持正规服用降压药。
 
按:本案处方即仿“川芎茶调散”之意。本方集辛散祛风之品与虫类药于一方,重用疏风药,应用时宜微煎,取其轻清灵动之气而疏散风邪。对于中风先兆病症,风药与通络之虫类药合用,不仅协同增效,尤能引药上行,所谓“高巅之上,唯风药可及”。验之临床,确非虚语。

2
搜剔祛风、化瘀通络治疗中风后遗症
(卒中后遗症)

中风病程超过半年以上者,属于中风后遗症期。对于此期治疗,王师认为,患者经络阻滞,因而必须用一些虫类药。盖非用搜风剔邪逐痰祛瘀通络之峻品,不足使顽痰、死血尽祛。常用虫类药有僵蚕、地龙、全蝎、蜈蚣、水蛭、穿山甲等。

缺血性中风患者,此时风、痰、瘀沉痼,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非虫类药以攻冲走窜、搜剔祛风不能化沉痼、开胶着、通经络。

对于出血性中风患者,其发病半年以后,大部分出血已经吸收,因此应用活血通络之品是比较安全的,不致有耗血、动血之虞,但应选用性情较温和的药物,从少量起逐渐加量,以一种虫类药逐渐到几种虫类药联合应用,同时配伍三七、蒲黄等止血活血之品。

由于久病必伤正,患者既有正虚的一面,又有邪留的证候,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期,多采用丸药以图缓攻,并可适当配用扶正之品。
案二:

姜某,男性,50岁,2003年9月18日初诊。
 
患者于当年2月间患左侧内囊区出血,复查头颅CT示血肿基本吸收,可见软化灶。现遗右侧半身不能动,右下肢远端肌力Ⅰ级,自汗,头痛,舌强语謇,舌暗红,脉弦滑。

王师认为,此为风邪中于经络,络脉痹阻,筋骨为之不用,离经之血化热伤阴,阻碍新血化生。立搜剔祛风、化瘀通络大法。

处方:秦艽、羌活、防风各10g,黄芩、生地各15g,葛根30g,地龙12g,三七6g(冲服),红花3g。服上方4剂后,自觉舌体渐软,语言较前流利,头痛稍减,唯右侧肢体活动仍不利。在上方基础上加黄芪30g,继续服用10剂。右下肢能扶杖走10—20步,右手指能屈伸活动。继以上方作成丸药服用。后随访患者右侧肢体功能恢复较好,能独立行走,生活基本能自理。
 
按:本例所用处方有活血、止血、祛风通络之效。其中三七为活血止血、祛瘀通络要药,验之临床,不论出血、缺血,均可使用。不入煎剂时,研极细末,以药汁冲服。同时,本方中还大量运用了风药,其芳香温通之性能够激发人体之阳气,激活脑神之功能,使脑窍得通,且芳香温通之品性走而不守,则取其轻清流动之意以开通玄府,且可透邪外出,引药直达病所。

3
配合运用外治法

内服药物只是治疗的一个方面。在临证中,王师注重外治法的使用,常采用的方法有外洗、外熨法。

外熨时常采用的制川草乌、桂枝、制附子、生姜、黄芪等研末炒热,布包热熨患侧肢节,使用3、4次后,待药之气味渐尽,另换新药。

外洗则嘱患者将所内服药渣加艾叶、花椒、生姜等煎水擦洗患肢。如此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内服药和外治法相结合,可提高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摘自《王明杰 、黄淑芬学术经验传承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